補陰散
BU YI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方出《明醫雜著》卷一,名見《醫便》卷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補陰散中加入生地黃,是基於其藥性與功效,用以滋陰補血。
生地黃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腎經。其主要功效為清熱涼血、養陰生津,尤其善於滋陰補血。方中因患者可能出現陰虛血虧,表現為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生地黃可滋潤陰液,改善患者症狀。此外,生地黃還能清熱涼血,緩解可能伴隨的熱證。因此,生地黃是補陰散中不可或缺的藥材,能有效改善陰虛血虧所致的病症。
補陰散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的作用。補陰散中可能含有較為寒涼或燥烈的藥材,加入甘草可以中和其寒燥之性,防止藥物對身體造成過大的刺激。
二、增強補陰功效:甘草雖然不是補陰的直接藥物,但其甘甜之性可以益氣生津,有助於滋陰潤燥,從而配合其他藥材,增強補陰散的整體功效。
補陰散方劑中加入乾薑,看似矛盾,實則暗藏玄機。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之效。補陰散雖以滋陰潤燥為主,但方中常加入一些寒涼之品,容易造成脾胃虛寒,影響藥效吸收。
乾薑的加入,可溫脾胃,助藥力運化,促進藥效發揮,更有利於補陰藥物滲透入陰分,達到陰陽調和之效。
因此,乾薑在補陰散方中扮演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既能溫陽助運,又能避免寒涼傷脾,使補陰效果更顯著。
補陰散中加入川芎,主要源於其活血行氣的功效。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能疏散肝鬱,改善血液循環,進而促進陰血生成。
此外,川芎亦能通絡止痛,對於因氣血瘀滯導致的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也能起到緩解作用,進一步提升補陰散的整體療效。
補陰散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之效。補陰散主治陰虛血虧,而熟地黃能有效補充人體陰血,改善因陰虛所致的各種症狀,如口乾舌燥、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
- 溫而不燥: 熟地黃為地黃經蒸制而成的炮製品,其性質較生地黃溫和,能補而不燥,適合陰虛兼有血虛、熱象不顯者使用。對於陰虛陽亢者,熟地黃能溫而不燥,更能有效地滋陰而不傷陽。
補陰散方劑中包含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養血柔肝: 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止痛緩急的功效。補陰散方劑旨在滋陰補虛,而白芍的養血作用能滋養肝血,緩解肝陰不足所致的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同時也能緩解肝氣鬱結引起的脅肋疼痛、乳房脹痛等。
- 緩解寒熱: 補陰散方劑中常含有其他性寒的藥物,白芍的微寒性可以緩解其他藥物的寒性,避免過寒傷陽。同時,白芍能調節氣血運行,使藥力更易於滲透至病竈,達到更好的療效。
補陰散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其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
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能行氣消滯,健脾和胃。補陰散多用於陰虛內熱、津液不足所致的病症,而陳皮能健脾開胃,助消化吸收,促進脾胃運化,從而增強機體對營養的吸收,為補陰提供更好的物質基礎。
同時,陳皮還具有燥濕化痰的作用,能化解痰濕,使津液運行通暢,有利於陰液的滋養,達到補陰的目的。因此,陳皮在補陰散中起到輔助補陰、促進津液生成的作用。
補陰散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血養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補陰散以滋陰為主,而血為陰液之根本,故以當歸補血,以充盈陰血,促進陰液生化,達到滋陰的效果。
2. 活血化瘀:補陰散除了滋陰,也兼顧活血化瘀,而當歸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陰血運行,有助於滋陰效果的發揮。同時,當歸還能改善氣血流通,緩解陰虛所致的頭暈、心悸等症狀。
補陰散方劑中含有白朮,主要原因如下:
-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補陰散以滋陰補腎為主,但脾胃乃後天之本,脾虛則氣血生化不足,腎陰難以充盈。白朮健脾益氣,可助脾胃運化,為滋陰補腎提供充足的能量。
- 協同其他藥物,增強療效:補陰散中多用滋陰、清熱藥物,容易造成脾胃虛寒。白朮溫脾健胃,可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寒性影響,並促進其他藥物吸收,提高療效。
補陰散方劑中包含黃柏,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癢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火旺所致的各種病症。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可以清熱瀉火,尤其擅長於清降腎火。補陰散方劑主要針對陰虛火旺導致的症狀,而黃柏可以清瀉腎火,抑制熱邪的蔓延,達到滋陰降火的目的。此外,黃柏還能燥濕止癢,對於陰虛火旺引起的皮膚瘙癢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補陰散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瀉火: 知母性寒,味苦,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補陰散常用於治療陰虛火旺,症見口渴咽乾、手足心熱、潮熱盜汗、煩躁易怒等。知母的清熱瀉火之性,可以降低體內虛火,緩解這些症狀。
- 滋陰降火: 知母不僅能清熱,還能滋陰,能滋養陰液,改善陰虛症狀。補陰散常用於治療陰虛肺燥,症見乾咳少痰、口乾咽燥、皮膚乾燥等。知母的滋陰降火之效,可以潤肺滋陰,改善肺燥症狀,緩解咳嗽。
總之,知母在補陰散中,既能清熱瀉火,又能滋陰降火,有效緩解陰虛火旺、陰虛肺燥等症狀。
補陰散中包含天門冬,主要原因有二:
一、天門冬味甘性寒,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生津止渴之效。其性質偏涼,能清熱降火,對於陰虛內熱導致的咳嗽、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二、天門冬與補陰散其他藥材,如麥冬、生地等,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滋陰潤肺、清熱生津的功效。其寒性可制約其他藥材的燥性,避免滋陰過度而影響脾胃功能,使補陰散的功效更為全面。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補陰散」
主治功效:過度勞累或縱慾所引起的疾病;陽痿。
組成藥材介紹: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天門冬:具有滋陰、潤肺、清熱、止咳、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潤燥、補氣、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補陰散」具有補氣、活血、滋陰、潤燥、清熱、止血等功效,可治療過度勞累或縱慾所引起的疾病、陽痿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陰虛火旺者慎用。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陰散, 出處:《明醫雜著》卷一。 組成:生地黃(酒洗)5分,甘草(炙)5分,乾薑(炮)5分,川芎1錢,熟地1錢,白芍藥(炒)1錢3分,陳皮7分,當歸1錢3分,白朮1錢3分,黃柏(蜜水浸,炙)7分,知母(蜜水浸拌,炒)1錢,天門冬(去心皮)1錢。 主治:勞瘵色欲證;陽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