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風槐角丸
CHANG FENG HUAI JIAO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鱗爪集》卷二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腸風槐角丸中使用槐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涼血止血: 槐角性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的功效。腸風多因濕熱下注,或脾虛不運,導致血熱妄行而致。槐角可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緩解腸風出血症狀。
二、收斂止瀉: 槐角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能固澀腸道,減少腸液分泌,抑制腸蠕動,有助於緩解腸風引起的腹瀉。
腸風槐角丸方中加入地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涼血止血: 地榆性寒,味苦澀,入肝、脾經。其具有涼血止血之功效,可有效控制腸風所致的出血症狀。腸風多因熱毒蘊積腸道,導致血熱妄行而下血,地榆能清熱涼血,止血止痛,對於治療腸風的出血症狀起到重要作用。
- 收斂止瀉: 地榆還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能抑制腸道蠕動,減少腸液分泌,有助於改善腸風所引起的腹瀉症狀。腸風患者常伴有腹痛、腹瀉、裏急後重等症狀,地榆的收斂止瀉作用可緩解這些症狀,幫助患者恢復正常排便。
腸風槐角丸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表,止血止瀉: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止汗止血的功效。腸風常伴隨氣虛血弱、脾胃不健,導致腸道失固,糞便稀薄,甚至帶血。黃耆能補益中氣,固護腸道,減少滲出,從而止血止瀉,改善腸風症狀。
- 扶正祛邪,增強抗病力:黃耆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抵抗外邪侵襲。腸風病程較長,易反覆發作,黃耆能提升機體抵抗力,促進腸道自愈,避免病情反覆,提高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黃耆在腸風槐角丸中起着補氣固表、止血止瀉、扶正祛邪的作用,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腸風槐角丸中加入當歸,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補血止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腸風常伴隨出血,當歸能補益血虛,促進血液生成,並能收斂止血,改善腸道出血癥狀。
- 潤腸通便: 當歸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能緩解腸道燥熱,促進腸蠕動,使糞便通暢,配合其他藥物,共同治療腸風所致的便祕和出血症狀。
「腸風槐角丸」方劑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腸風患者常伴有血便、腹痛等症狀,川芎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促進腸道恢復正常功能。
- 疏肝解鬱: 腸風與肝鬱氣滯、脾胃失調密切相關。川芎入肝經,能疏肝解鬱,使氣機通暢,改善脾胃功能,從而輔助治療腸風。
綜上所述,川芎在「腸風槐角丸」中起到活血止痛、疏肝解鬱的作用,有助於緩解腸風患者的症狀,促進疾病康復。
腸風槐角丸方中使用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止血: 阿膠味甘性平,入肝、脾、腎經,具有滋陰補血、止血生肌之效。腸風多因脾虛肝熱、血虛妄行所致,而阿膠能滋養脾陰,補益肝血,從根本上抑制腸風出血。
- 固腸止瀉: 阿膠還有收斂固腸的作用,能改善因腸虛不固引起的便血、腹瀉等症狀,與方中槐角、地榆等藥物共同發揮止血固腸之效。
因此,阿膠的加入,不僅能止血,更能滋陰補血,改善腸道虛弱,從而達到治本的效果。
腸風槐角丸中加入升麻,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升舉固脫,止血止瀉:腸風多因脾虛氣陷,下焦不固所致,升麻性升,能升舉脾胃之氣,固護下焦,止血止瀉。
- 清熱解毒,涼血止痢:腸風患者常伴有熱毒蘊結,升麻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清熱解毒,涼血止痢,輔助槐角清熱止血,共奏止血止瀉之功。
總之,升麻在腸風槐角丸中發揮升舉固脫、清熱解毒之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達到止血止瀉的效果。
腸風槐角丸方劑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原因有二:
- 涼血止血: 生地黃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涼血止血之效。腸風多因熱毒蘊結,迫血妄行而致,生地黃可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緩解腸風出血症狀。
- 滋陰潤腸: 生地黃滋陰潤燥,可潤腸通便,改善腸道乾燥、便祕等症狀。腸風患者常伴有腸道燥熱,生地黃可滋陰潤腸,緩解腸燥便祕,減少出血。
總之,生地黃在腸風槐角丸中,可起到涼血止血、滋陰潤腸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腸風出血及相關症狀。
腸風槐角丸中加入黃芩,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燥濕止血:腸風多因濕熱下注腸道,引起便血、肛門疼痛等症狀。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的功效,可有效清除腸道濕熱,止血止痛,改善腸風症狀。
- 配合槐角涼血止血:槐角性寒,味苦,入大腸經,擅長涼血止血,治療腸風出血。黃芩與槐角相配,一清熱燥濕,一涼血止血,相輔相成,增強止血效果,並可防止腸風反覆發作。
因此,黃芩在腸風槐角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效改善腸風症狀,提高藥效。
腸風槐角丸方劑中包含連翹,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腸風多因濕熱蘊結,腸道潰瘍出血所致,連翹可清熱解毒,消散腸道濕熱,並止痛止血,緩解腸風症狀。
- 配合槐角,增強止血效果:槐角性寒,味苦,入大腸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連翹與槐角相配,一清熱解毒,一涼血止血,相輔相成,增強止血效果,更有效地控制腸風出血。
腸風槐角丸方中加入秦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止痛止血: 秦艽味苦寒,善於清熱解毒,尤其針對濕熱下注引起的腸風、便血等症狀。其清熱止痛、涼血止血的功效,可輔助槐角清熱止血,緩解腸風的疼痛和出血。
- 疏散風熱,通利腸道: 腸風多因風熱內蘊、濕熱下注所致。秦艽具有疏散風熱、祛風濕的功效,可以協助槐角清熱解毒,同時疏通腸道,促進排泄,幫助止血止痛,改善腸風症狀。
腸風槐角丸方中加入防風,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疏散風熱,止痛止血: 腸風多因風熱下襲腸道所致,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熱、止痛止血之效,可緩解因風熱引起的腸痛、便血等症狀。
- 協同槐角清熱解毒: 槐角性寒,清熱解毒,止血生肌,但偏於寒涼,易傷脾胃。防風溫性,可緩和槐角的寒涼之性,避免損傷脾胃,並協同其清熱解毒之效,使藥效更佳。
綜上,防風在腸風槐角丸中起到疏散風熱、止痛止血,並協同槐角清熱解毒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
腸風槐角丸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止痛消腫: 白芷味辛性溫,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腸風多因熱毒蘊結、血瘀不通所致,白芷可清熱解毒,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燥濕止瀉: 白芷亦能燥濕止瀉,對於腸風引起的腹瀉症狀有輔助作用。白芷可溫燥腸胃,驅除濕邪,固澀止瀉,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腸風槐角丸中加入黃連,主要是為了清熱解毒、止血止瀉。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腸風多因濕熱下注、腸道潰瘍出血引起,而黃連能清瀉腸胃濕熱,並抑制腸道炎症,達到止血止瀉的效果。此外,黃連還能涼血止血,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出血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黃連在腸風槐角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止血止瀉的作用,達到治療腸風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腸風槐角丸」
- 腸風槐角丸,具有補氣攝血、活血化瘀、調經止痛、補腎益精等功效,適用於虛寒腹痛、虛寒泄瀉、崩漏帶下、遺精滑精、陽痿早洩、宮寒不孕、月經不調、赤白痢疾的治療。
腸風槐角丸介紹
- 腸風槐角丸,由槐角、地榆、黃耆、當歸、川芎、阿膠、升麻、生地黃、黃芩、連翹、秦艽、防風、白芷、黃連等中藥材組成。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槐角具有活血破瘀、補腎壯陽的功效。
- 地榆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虛的功效。
- 黃耆具有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的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
- 阿膠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肺的功效。
- 升麻具有發汗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
-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虛的功效。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
- 秦艽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的功效。
- 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活血止痛的功效。
-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的功效。
-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總結
- 腸風槐角丸,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補氣攝血、活血化瘀、調經止痛、補腎益精等功效,適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
傳統服藥法
槐角8兩,地榆8兩,黃耆8兩,當歸8兩,川芎4兩,阿膠2兩,升麻8兩,生地8兩,條芩8兩,連翹8兩,秦艽8兩,防風4兩,白芷4兩,川連4兩。
扶風消毒,解熱潤臟,寬腸利氣,和血定痛。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腸風痔漏。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腸風槐角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杭州方)。 組成:槐角2兩,炒枳殼1兩,當歸(酒制)1兩,地榆炭1兩,防風1兩,黃芩(酒炒)1兩。 主治:大腸熱盛,腸紅下血,濕熱鬱積,痔漏臟毒。
腸風槐角丸, 出處:《鱗爪集》卷二。 組成:槐角8兩,地榆8兩,黃耆8兩,當歸8兩,川芎4兩,阿膠2兩,升麻8兩,生地8兩,條芩8兩,連翹8兩,秦艽8兩,防風4兩,白芷4兩,川連4兩。 主治:祛風消毒,解熱潤臟,寬腸利氣,和血定痛。主治:腸風痔漏,痛癢火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