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地黃湯
CHAI HU DI HU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五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地黃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解鬱,和解少陽: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具有疏肝解鬱、和解少陽的功效。方中柴胡與黃芩、梔子等藥物配合,可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脅肋脹痛、心煩易怒、口苦咽乾等症狀。
- 引藥下行,助地黃滋陰:柴胡具有升散之性,可以引導地黃等滋陰藥物下行,使藥力直達下焦,更好地滋陰降火,改善陰虛內熱的症狀。
因此,柴胡在柴胡地黃湯中起到了疏肝解鬱、引藥下行的作用,與其他藥物配合,共同達到治療肝鬱氣滯、陰虛內熱的功效。
柴胡地黃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解毒止痢: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心、膽、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解毒消腫之功效。柴胡地黃湯主要用於治療少陽病,其症狀多表現為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乾、小便不利等,黃芩可清解少陽之熱,並有助於止瀉。
- 抑菌抗炎: 黃芩含有黃芩苷等多種成分,具有抑菌抗炎作用,有助於控制感染,減少病程。柴胡地黃湯中常伴隨發熱、口苦、腹痛等症狀,黃芩的抑菌抗炎作用可以幫助緩解這些症狀,促進疾病恢復。
柴胡地黃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柴胡地黃湯主治肝鬱氣滯所致的脅肋疼痛、胸悶氣短等症,川芎的加入可助柴胡疏肝解鬱,並配合地黃滋陰涼血,從氣血兩方面緩解肝鬱氣滯之症。
- 活血化瘀,改善血循環:川芎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肝臟的血液循環,促進肝氣的疏泄,從而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疼痛和不適。
柴胡地黃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養血,緩和柴胡之燥: 柴胡性微寒,善於疏肝解鬱,但用之過久易傷陰耗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可滋陰養血,緩和柴胡的燥性,防止其傷陰耗血。
2. 協同柴胡疏肝解鬱,調和氣血: 當歸善於行氣活血,可使氣血運行通暢,與柴胡相輔相成,更好地疏肝解鬱,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
柴胡地黃湯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方中柴胡疏肝解鬱,升清陽,而生地黃則降濁陰,二者相配,可清解肝膽之熱,並涼血止血,使肝氣舒暢,陰血充足,達到清熱涼血的效果。
- 滋陰養血:生地黃入腎經,能滋陰養血,與柴胡配伍,可滋養肝腎陰血,緩解肝腎陰虛所致的各種症狀,如頭暈眼花、口乾舌燥、心煩失眠、腰膝酸軟等。同時,生地黃還能滋潤燥熱,緩解柴胡疏肝解鬱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燥熱之弊。
柴胡地黃湯中加入人參,是為了扶正祛邪,針對其主治的肝膽鬱熱、氣機不暢症狀,達到和解少陽、滋陰降火之效。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在柴胡地黃湯中,人參可以補益脾胃,提升正氣,幫助機體抵抗病邪,同時也可緩解柴胡、黃芩等藥物對脾胃的影響,避免寒涼之氣損傷脾陽,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
柴胡地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調和藥性: 方中柴胡疏肝解鬱,黃芩清熱燥濕,均屬苦寒之品,易傷脾胃。甘草味甘性平,入脾經,能緩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保護脾胃功能。
二、增強藥效: 甘草有調和諸藥、益氣健脾之效。其與柴胡、黃芩等藥材配伍,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疏肝解鬱、清熱利濕之功效,達到治療肝鬱脾虛、濕熱蘊結之目的。
柴胡地黃湯中加入香附,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考慮: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柴胡地黃湯以柴胡疏肝解鬱爲主,香附善於行氣止痛,二者協同作用,可有效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疼痛等症狀。
- 調和脾胃,促進消化:香附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幫助脾胃運化,改善消化不良,對於肝鬱脾虛所致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香附的加入不僅能夠增強柴胡地黃湯疏肝解鬱的功效,還能起到調和脾胃、促進消化的作用,使其治療效果更爲全面。
柴胡地黃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健脾,助藥力達營: 陳皮味辛、性溫,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柴胡地黃湯以滋陰清熱為主,但亦有清熱解表之效,加入陳皮可助藥力達營,使藥效更有效地發揮。
- 緩解藥性,避免寒涼過甚: 柴胡地黃湯中,黃芩、生地等藥性較寒涼,長期服用容易損傷脾胃陽氣。陳皮性溫,可緩解藥性寒涼之弊,防止藥物過於寒涼,導致脾胃不適。
柴胡地黃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升陽,扶正祛邪: 柴胡地黃湯主治肝膽濕熱、氣血瘀滯所致的胸脅脹痛、心煩易怒等症狀。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託毒生肌之功效。加入黃耆,可補益脾胃之氣,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增強柴胡清熱解毒、利濕退黃之效,扶正祛邪,使療效更佳。
- 調和藥性,防止寒涼過度: 柴胡地黃湯中包含地黃等寒涼藥材,若單用寒涼藥,易損傷脾胃之陽氣。黃耆性溫,與地黃等寒涼藥材配伍,可以調和藥性,防止寒涼過度,避免損傷脾胃,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利用。
柴胡地黃湯中加入半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降逆止嘔:柴胡地黃湯主治肝膽濕熱、脾胃虛弱之證,而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燥濕化痰之功。臨牀上,肝膽濕熱常伴隨噁心嘔吐,半夏能有效緩解此症狀,使藥效更為完善。
- 調和藥性:柴胡地黃湯中柴胡、黃芩等藥性偏寒,容易損傷脾胃,而半夏性溫,能起到調和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避免藥物對脾胃造成過度刺激,使藥效更為安全有效。
柴胡地黃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柴胡地黃湯主治少陽證,症見發熱、口苦咽乾、胸脅苦滿、脅痛、腹痛、小便赤澀等,而牡丹皮的清熱涼血作用,可以緩解發熱、口苦咽乾等症狀;其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改善胸脅苦滿、脅痛、腹痛等症狀。
2. 抑制柴胡升散之性: 柴胡性升散,若單獨使用,可能導致氣上逆,出現頭暈目眩、心煩失眠等症狀。牡丹皮性寒,可以抑制柴胡的升散之性,防止藥性過於偏上,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柴胡地黃湯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組成成分通常包含柴胡、生地黃、丹皮、茯苓等草本植物,但在某些古方中確實會加入「人尿」,即古稱的「童便」。在古代醫學中,人尿被視為一味藥材,主要因其含有尿素、尿酸等成分,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效。中醫認為,童便性寒,能涼血止血,對於熱病出血、衄血等症状有療效。此外,童便還具有滋陰降火的作用,與柴胡地黃湯中的其他草藥相輔相成,共同達到調理肝膽、滋補肝腎、清熱去濕的功效。然而,現代中醫臨床應用已較少採用此成分,多以藥材替代,以符合現代衛生標準及患者接受度。
柴胡地黃湯中加入大棗,主要有兩個原因:
- 緩和藥性: 柴胡地黃湯以柴胡、生地黃等寒涼藥材為主,大棗性溫,可緩和藥性,避免過寒傷脾胃,保護脾胃功能,使藥效更平穩,不易產生副作用。
- 調和氣血: 大棗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可調和氣血,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人體抵抗力,使藥效更全面,更利於病情的恢復。
柴胡地黃湯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涼血止痛: 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涼血止痛、散瘀消腫的功效。柴胡地黃湯主要用於治療肝膽濕熱、血瘀氣滯所致的脅痛、肝痛、乳房脹痛等症狀。赤芍的涼血止痛功效可以緩解肝膽濕熱引起的疼痛,並散瘀消腫,改善血瘀氣滯。
- 活血化瘀: 赤芍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肝臟的血液供應。柴胡地黃湯中,柴胡、黃芩等藥物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而赤芍的活血化瘀功效可以配合疏肝理氣,使氣血流通,達到整體調理肝臟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柴胡地黃湯」介紹
柴胡地黃湯組成中藥方劑與功效
柴胡:具有疏散肝膽氣滯、清熱除煩的作用。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除熱的作用。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行氣止痛的作用。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作用。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的作用。
人參: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作用。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中益氣、緩急止痛的作用。
香附:具有行氣解鬱、理氣止痛、散結消痞的作用。
陳皮: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的作用。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升陽益氣、利尿消腫的作用。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平喘、止嘔降逆的作用。
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破血消癥的作用。
人尿: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的作用。
大棗: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養血安神的作用。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柴胡地黃湯主治功效
柴胡地黃湯主治產後惡露已經排出,忽然停止了,熱氣侵入血室,寒熱交替發作,胡言亂語,好像見到鬼神。
總結
柴胡地黃湯是一味中藥方劑,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補氣益血等功效,主治產後惡露停止、熱入血室、寒熱交替、神志恍惚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柴胡8兩,人參3兩,黃芩3兩,甘草3兩,地黃3兩,半夏2兩。
上為粗末。
每服5錢,水2盞,加生薑3片,大棗1個,煎至1盞,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柴胡地黃湯, 出處:《四聖心源》卷十。 組成:柴胡3錢,黃芩3錢,甘草2錢,芍藥3錢,丹皮3錢,地黃3錢。 主治:熱入血室,胸脅痞滿,狀如結胸,語言譫妄,神識不清。
柴胡地黃湯, 出處:《雞峰》卷五。 組成:柴胡8兩,人參3兩,黃芩3兩,甘草3兩,地黃3兩,半夏2兩。 主治:産後惡露方下,忽爾斷絕,熱入血室,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寒熱往來,如見鬼狀。
柴胡地黃湯,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五。 組成:柴胡、黃芩、川芎、歸須、生地、人參、甘草、香附、陳皮、黃耆、半夏、丹皮、童便、大棗、赤芍。 主治:清熱行血。主治:産後惡露方下,忽然一斷,熱入血室,寒熱往來,妄言譫語,如見鬼神。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