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9%
胃經 18%
腎經 17%
肺經 14%
心經 6%
膀胱經 1%
三焦經 1%
肝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扶經湯

整體功效: 溫經散寒,活血化瘀。

主治: 婦人經脈不調赤白帶下,或如梅汁,或成片塊,或2-3月不行,潮熱咳嗽,飲食不思,四肢困倦,若日久不治,則成骨癆瘵

本方由當歸、香附、鹿茸、熟地黃、白朮、山茱萸、茴香、甘草、生薑等中藥組成,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婦人經脈不調、赤白帶下、潮熱咳嗽、飲食不思、四肢困倦等症。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當歸5分,香附(四制)5分,鹿茸(酥炙,熱則不用)5分,熟地5分,白朮(蜜炙)5分,山茱萸(去核)5分,小茴5分,生甘草3分,生薑3片。
如盜汗,加棗仁、黃耆(蜜炙)各5分;咳嗽,加杏仁(去皮尖)、五味子各5分;潮熱,加黃芩(酒炒)、柴胡各7分。
水煎,空心服。

方劑組成解釋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 香附:具有行氣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 鹿茸: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的功效。
  • 熟地黃: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
  •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 山茱萸:具有補益肝腎、澀精固精的功效。
  • 茴香:具有理氣和胃、止痛消脹的功效。
  •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 生薑:具有發散風寒、溫中止嘔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熱的性質,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含有鹿茸,有壯陽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
陰道炎
肺結核
白帶
百日咳
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
支氣管炎
肺氣腫
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
子宮頸炎
身體發低熱
赤白帶

相同名稱方劑

扶經湯, 出處:《竹林女科》卷一。 組成:當歸5分,香附(四制)5分,鹿茸(酥炙,熱則不用)5分,熟地5分,白朮(蜜炙)5分,山茱萸(去核)5分,小茴5分,生甘草3分,生薑3片。 主治:婦人經脈不調,赤白帶下,或如梅汁,或成片塊,或2-3月不行,潮熱咳嗽,飲食不思,四肢困倦,若日久不治,則成骨蒸癆瘵。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八物溫經湯

相似度 88%

四物補經湯

相似度 60%

瀹經湯

相似度 60%

安老湯

相似度 60%

延仁湯

相似度 58%

大補元湯

相似度 57%

五福飲

相似度 57%

大溫經湯

相似度 56%

香附八珍湯

相似度 55%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