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福飲
WU FU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熱 (4.25)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7%
脾經 26%
肝經 14%
肺經 12%
胃經 11%
腎經 7%
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五福飲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元氣: 人參為補氣藥,能增強人體正氣,提升免疫力,對於體虛乏力、氣血不足等症狀有顯著療效。五福飲作為滋補強壯的方劑,加入人參可助於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2. 扶正祛邪: 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可改善臟腑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抵抗外邪侵襲。五福飲旨在調和氣血、改善體質,人參的加入有助於增強整體療效,促進疾病的康復。
五福飲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血: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養血生津之效。五福飲以滋陰潤燥、補益氣血為主,熟地黃能有效補充氣血不足,改善虛損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
- 固腎益精:熟地黃可補腎精、益腎陰,對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症狀有改善作用。五福飲中加入熟地黃,可增強腎氣,促進腎精生成,進而提升整體療效。
五福飲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其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五福飲常用於血虛症狀,如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等,而當歸可有效改善這些症狀,使氣血運行通暢。
- 調和藥性:五福飲的藥材多為性涼或平性,而當歸性溫,加入其中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寒或過燥,使藥效更趨平和,更易被人體吸收,達到更好的療效。
五福飲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如下:
-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止汗之功效。五福飲以健脾養胃為目的,而白朮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故為重要組成部分。
- 補氣固表:白朮能補益中氣,提升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抵抗外邪入侵,起到固表的作用。五福飲中常與其他補氣藥材搭配,共同增強人體抵抗力,預防疾病發生。
五福飲方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五福飲多用於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藥性偏寒涼。甘草味甘性平,能緩解藥性過於寒涼對脾胃的刺激,起到調和藥性,使藥效更平和的作用。
- 增強藥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其藥理作用包括抗炎、抗氧化、免疫調節等,有助於增強五福飲的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提高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五福飲》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要針對「五臟氣血虧損」之核心病機,涵蓋多種虛損證候:
- 氣血雙補:主治日晡潮熱、陰虛盜汗,乃因熟地滋腎陰、當歸養肝血,配合人參益氣,共奏補血生津之效。
- 脾胃虛弱:白朮、炙甘草健脾和中,針對「脾胃不香」及瘧痢久瀉,體現「培土生金」之理。
- 安神固攝:怔忡心悸、遺精滑脫,與心脾兩虛、腎氣不固相關,人參補心氣,熟地澀精,當歸調血養神。
- 痘疹胎產:痘痂不落屬氣血失養;胎動不安因衝任不固,方中熟地補腎、當歸養血,佐人參助元氣以載胎。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結構布局:
- 君藥:人參(大補元氣)、熟地(滋養陰血)—共復五臟根基。
- 臣藥:當歸(活血補血)助熟地調肝血,白朮(健脾燥濕)輔人參振脾氣。
- 佐使:炙甘草調和諸藥,兼補中焦,生薑(可選)溫胃散寒。
配伍精義:
- 氣血同調:人參+熟地形成「氣血互化」之勢,符合「陽生陰長」之旨。
- 動靜結合:當歸活血防熟地之膩,白朮健脾佐人參之壅,體現「補而不滯」。
- 加減法:加薑、附溫陽,契合「宜溫者」之陰寒內盛;升麻、柴胡升提,針對氣虛下陷之「宜散者」,展現「因證製宜」之靈活性。
臟腑定位:
- 脾腎為本:熟地填腎精,白朮健脾運,共治先天後天。
- 兼顧肝心:當歸入肝養血,人參益心氣,形成五臟並補格局。
此方設計貫徹「虛則補之」原則,通過氣血陰陽並調,使五臟得養,諸虛漸復。其加減法更擴展適用範圍,體現中醫辨證論治之精髓。
傳統服藥法
人參2-3錢,熟地2-3錢,當歸2-3錢,白朮(炒)1錢半,炙甘草1錢。
宜溫者,加薑、附;宜散者,加升麻、柴、葛。
水2鐘,煎7分,食遠溫服。或加生薑3-5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五福飲是一首補益氣血、養心安胎的方劑,但並非人人皆可服用。以下幾類人群不宜服用五福飲:
- 陰虛火旺者。五福飲具有補益氣血、養心安胎的功效,但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否則會加重病情。
- 感冒發熱者。五福飲具有補益氣血、養心安胎的功效,但感冒發熱者不宜服用,否則會加重病情。
- 孕婦慎用。五福飲具有補益氣血、養心安胎的功效,但孕婦慎用,否則會影響胎兒的健康。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福飲,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人參2-3錢,熟地2-3錢,當歸2-3錢,白朮(炒)1錢半,炙甘草1錢。 主治:五臟氣血虧損;痘收靨而痂不落,昏昏欲睡;胎動不安。五臟氣血虧損,日晡潮熱,陰虛盜汗,脾胃不香,瘧痢反復,經久不癒,怔仲心悸,遺精滑脫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