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聖保命丹
DA SHENG BAO MING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一(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2.88)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大聖保命丹中包含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回陽救逆: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補心腎、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陽氣虛衰、寒邪內侵所致的亡陽證,如寒厥、脈微欲絕等,附子可溫煦陽氣,回陽救逆,起到迴天返魂的作用。
- 助藥力:附子能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使藥力更強勁,更容易達到治療效果。在大聖保命丹中,附子與其他藥物相配伍,可協同作用,發揮更大的治療功效。
附子性峻,需謹慎使用,不可隨意服用。
「大聖保命丹」方劑中包含「烏頭」,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扶正祛邪: 烏頭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寒邪入侵、陽氣不足所致的疾病,例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寒濕痹痛等,烏頭可以溫陽散寒,扶正祛邪,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烏頭還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瘀血,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也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然而,烏頭毒性較大,需謹慎使用,需由專業醫師指導,嚴格控制用量,避免中毒風險。
大聖保命丹方中加入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止痛消腫: 白附子性溫,入心、肝、腎經,具有溫陽散寒、止痛消腫之功效。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凝滯,經絡痺阻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白附子能溫經散寒,改善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 祛風濕,通經絡: 白附子同時具有祛風濕的功效,可通經活絡,改善寒濕阻滯所致的肢體疼痛、關節僵硬等症。此方中白附子的加入,可以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效果。
「大聖保命丹」方劑中加入「白蒺藜」,主要是為了其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白蒺藜入肝經,能鬆弛肝氣,解除肝鬱,使氣血流通,有助於緩解胸脅脹痛、脘腹疼痛等症狀。
此外,白蒺藜還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進一步減輕疼痛,加速病症恢復。
大聖保命丹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化痰止咳:白僵蠶性寒,味辛,入肺經,具有化痰止咳、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因痰熱阻肺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白僵蠶能起到清熱化痰、宣肺止咳的作用。
- 息風止痙:白僵蠶還具有息風止痙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因風熱內侵所致的驚癇、抽搐、口眼歪斜等症。
因此,大聖保命丹中加入白僵蠶,是為了增強其化痰止咳、息風止痙的功效,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大聖保命丹中添加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五靈脂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2. 溫腎壯陽: 五靈脂還具有溫腎壯陽的作用,可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洩等症狀。大聖保命丹中常配伍溫補腎陽的藥材,五靈脂的加入可增強藥效,達到溫腎壯陽、固本培元的效果。
「大聖保命丹」方劑中包含「沒藥」,主要源於其藥性特點:
- 活血化瘀: 沒藥味苦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生肌之效。方劑中加入沒藥,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緩解疼痛,有助於傷口癒合。
- 補益氣血: 沒藥亦可補益氣血,增強人體抵抗力。配合其他藥材,能提升整體療效,有助於患者恢復元氣。
因此,「大聖保命丹」中加入沒藥,是基於其活血化瘀、補益氣血的藥性,以達到治療疾病、增強體質的功效。
「大聖保命丹」方劑中含有「白礬」,主要原因有二:
- 燥濕止瀉: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瀉之功,可治療濕熱下痢、腹瀉等症狀。此方可能因應患者腹瀉或腸胃不適等症狀,而加入白礬以達到止瀉效果。
- 收斂止血:白礬亦具收斂止血之效,可治療外傷出血、鼻出血等症狀。此方若有治療內出血或其他出血癥狀的意圖,也可能加入白礬以達到止血的效果。
然而,白礬具有一定的毒性,需嚴格控制用量,並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避免造成身體負擔。
「大聖保命丹」方劑中包含麝香,主要由於其具有以下功效:
- 開竅醒神: 麝香氣味辛香濃烈,具有開竅醒神、蘇厥救逆之效,可用於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
- 活血化瘀: 麝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血液供應,有助於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因此,在「大聖保命丹」中加入麝香,意在增強其開竅醒神、活血化瘀之功效,以達到救治急危重症的目的。
「大聖保命丹」中加入硃砂,主要是基於其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靜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古人認為,硃砂能鎮心安神,可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同時,硃砂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熱病煩躁、神志不清等症狀。因此,在「大聖保命丹」中加入硃砂,旨在緩解因病痛或外邪入侵而導致的心神不安、熱毒攻心等症狀,以達到保命安神之效。
「大聖保命丹」方劑中加入金箔,其目的並非直接藥效,而是基於傳統中醫理論的觀點。
首先,金箔具有鎮心安神的功效,能平息心火,安定心神,並可解毒,緩解內熱和毒素對心臟的刺激。
其次,金箔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辟邪的效用,可驅散陰邪,保護人體健康。
此外,金箔在丹方中也具有提升藥物價值的象徵意義,象徵著藥物品質高貴,增加其神祕感,更能增強患者的信心,從而達到更好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大聖保命丹】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範圍廣泛,集中於「風疾」相關病症,涵蓋內風、外風及氣血失調所導致的多種重症。依古籍所載,其主要作用可分為三類:
- 卒暴中風:針對急性中風症狀,如昏塞不醒、抽搐癱瘓、口眼歪斜等,反映其開竅醒神、熄風止痙之效。
- 慢性風病:如半身不遂、語言障礙、四肢麻木等,顯示其能通絡活血,促進肢體功能恢復。
- 風邪內外兼證:包括頭痛眩暈、頸項強直,乃至腎虛風襲之腰腳疼痛,說明具有祛外風、溫經脈、補虛損的複合作用。
其強調「薑汁化服」與「溫酒送服」的服法,意在借助辛溫行散之力,助藥勢速達病所,並以汗出為度,符合古代「發汗祛風」的治療思路。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溫通逐風」為核心,配伍層次嚴謹:
1. 溫陽峻藥為主導
- 大黑附子、川烏頭:大辛大熱,溫通十二經脈,散寒逐風,針對陽虛寒凝之本。
- 白附子:祛風痰、定驚痙,輔助烏附之力,專攻經絡風痰壅塞。
2. 熄風化痰為輔助
- 白僵蠶、白蒺藜:一質輕上行祛頭面風,一性平疏肝熄內風,合用緩解抽搐、口眼歪斜。
- 五靈脂、沒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改善氣血滯澀導致的肢體障礙。
3. 開竅固攝為佐使
- 麝香、墨汁:芳香走竄,通關利竅,醒神以解昏塞。
- 朱砂、金箔:鎮心安神,防風痰上擾心神。
- 白礬:化痰斂涎,防止痰濁壅盛。
治療原理:
- 溫陽以祛寒:烏、附峻補元陽,助氣血運行,從根本改善「氣血虛弱,陽虛生風」之病機。
- 動靜結合:辛燥藥配伍僵蠶、蒺藜等柔潤熄風,避免過燥傷陰;活血與化痰同用,標本兼顧。
- 外透內消:藉酒力與薑汁發散外邪,同時內消痰瘀,使風邪從汗解、從內化。
此方體現古代「風病多雜合」的辨治思維,針對風痰瘀血交結的複雜病證,採用溫通、化痰、活血、開竅等多重手段,結構層次分明,符合「異病同治」的中醫邏輯。
傳統服藥法
大黑附子(炮,去皮尖)2兩,大川烏頭(炮,去皮尖)2兩,新羅白附子(炮)2兩,白蒺藜(炒,去尖刺)1兩,白僵蠶(洗,去絲,微炒)1兩,五靈脂(研)1兩,沒藥(別研)半兩,白礬(枯,別研)半兩,麝香淨肉(研)半兩,細香墨(磨汁)半兩,朱砂(研)半兩,金箔200箔(為衣)。
補五臟,固真元,通流關節,祛逐風邪,壯筋骨,活血駐顏。
上為細末,拌勻,用上件墨汁和藥,每1兩分作6丸,窨乾,用金箔為衣。
每服1丸,用生薑半兩和皮擦取自然汁,將藥丸於薑汁內化盡為度,用無灰酒半盞暖熱,同浸化,溫服。量病人酒性多少,更吃溫酒1-2升,投之以助藥力。次用衣被蓋覆便臥,汗出為度。勢輕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熱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含有附子、烏頭等有毒中藥,使用時應嚴格遵醫囑,切勿擅自用藥。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聖保命丹, 出處:《局方》卷一(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組成:大黑附子(炮,去皮尖)2兩,大川烏頭(炮,去皮尖)2兩,新羅白附子(炮)2兩,白蒺藜(炒,去尖刺)1兩,白僵蠶(洗,去絲,微炒)1兩,五靈脂(研)1兩,沒藥(别研)半兩,白礬(枯,别研)半兩,麝香淨肉(研)半兩,細香墨(磨汁)半兩,朱砂(研)半兩,金箔200箔(爲衣)。 主治:補五臟,固真元,通流關節,祛逐風邪,壯筋骨,活血駐顔。主治:一切風疾,氣血俱虛,陰陽偏發,卒暴中風,僵卧昏塞,涎潮搐搦,腳手顫掉,不省人事,舌強失音,手足軃曳,口眼喎斜,或癱瘓偏枯,半身不遂,語言謇澀,舉止錯亂,四肢麻木;又治癲癇倒卧,目瞑不開,涎盛作聲,或角弓反張,目睛直視,口噤悶絕,牙關緊急;又治風搏於陽經,目眩頭痛,耳作蟬聲,皮膚瞤搐,頻欠好睡,項強拘急,不能回顧;及腎臟風虛,腳膝疼痛,步履艱辛,偏風流註一邊,屈伸不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