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扶陽反本湯中包含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宣肺解表,助陽氣上行: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解表、發汗散寒的功效。扶陽反本湯用於治療陽氣虛衰,表寒內陷的症狀,麻黃可幫助驅散表寒,使陽氣得以順利上行,起到扶陽的作用。
- 配合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麻黃與扶陽反本湯中的其他藥材,如桂枝、生薑等,共同發揮溫陽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麻黃的宣肺解表,可以配合桂枝的溫經通脈,生薑的溫中止嘔,使藥效更加顯著。
扶陽反本湯中包含秦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止痛: 秦艽性寒,味苦,善於祛風濕、止疼痛。扶陽反本湯主要針對陽氣不足、氣血虛弱所致的腰膝痠軟、肢體麻木等症狀,而秦艽可以驅散寒濕,緩解疼痛,配合其他藥材起到扶陽補虛的作用。
- 清熱解毒: 秦艽除了祛風濕外,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扶陽反本湯中常加入一些熱性藥材,如附子、肉桂等,秦艽的清熱作用可以平衡藥性,防止藥物過於燥熱,避免傷陰。
扶陽反本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是為了其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理氣健脾作用可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改善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扶陽反本;而燥濕化痰作用可化解痰濕,止咳化痰,有助於排除體內濕邪,恢復陽氣。
此外,陳皮亦可降逆止嘔,對於扶陽反本湯中可能出現的胃氣上逆、嘔吐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扶陽反本湯中加入檳榔,乃因其具備以下兩點作用:
- 降逆止嘔: 檳榔味辛、性溫,入胃、大腸經,具有降逆止嘔之效。扶陽反本湯主治陽氣虛衰,脾胃不和,出現嘔吐等症狀,檳榔可助於降逆止嘔,緩解患者不適。
- 消食導滯: 檳榔能消食導滯,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扶陽反本湯亦需健脾益氣,檳榔的消食作用,可配合其他藥材共同提升脾胃功能,進一步扶正祛邪。
總而言之,扶陽反本湯加入檳榔,旨在通過降逆止嘔和消食導滯的作用,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增強體質,達到扶陽反本的目的。
扶陽反本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燥濕化痰: 厚朴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之效。扶陽反本湯多用於脾陽虛寒,寒濕內阻,導致痰飲內停,氣機阻滯之症。厚朴可燥濕化痰,使脾陽得復,氣機通暢,達到扶陽反本之功。
- 行氣止痛: 厚朴有行氣止痛之效,可緩解因氣機阻滯所致的胸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扶陽反本湯中的厚朴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氣血運行,進而達到扶正祛邪、緩解疼痛的效果。
扶陽反本湯中使用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固本培元: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扶陽反本湯旨在扶助陽氣,恢復元氣,而白朮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為陽氣生髮提供物質基礎,達到固本培元的功效。
- 助補陽氣,溫運脾陽:扶陽反本湯多用於陽氣虛衰、脾陽不振之症,白朮溫陽健脾,可溫運脾陽,促進脾胃運化,有利於陽氣生髮和流通,進一步達到扶陽反本的目的。
扶陽反本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效果。扶陽反本湯常用於治療陽氣虛弱、脾胃虛寒等症,生薑的溫中散寒作用可助藥物溫補脾胃,提升陽氣,改善虛寒症狀。
二、 調和藥性: 生薑辛溫,能調和藥性,使藥效更易發揮。扶陽反本湯中常包含一些較寒涼的藥材,加入生薑可以緩解寒涼藥的寒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減少副作用。
扶陽反本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通經絡、散寒止痛之功效。扶陽反本湯用於治療陽氣虛衰、寒邪內侵,導致的各種虛寒證候,如四肢厥冷、面色蒼白、神志不清等。桂枝能溫煦陽氣,驅散寒邪,使陽氣回升,恢復正常功能。
- 調和營衛,扶正祛邪:桂枝具有調和營衛,促進氣血流通的作用。扶陽反本湯常用於治療氣血虧虛、營衛不和的證候,桂枝能溫通經絡,使營衛氣血運行通暢,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增強機體抵抗力。
扶陽反本湯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解表散寒,助陽氣回升: 紫蘇葉性味辛溫,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之效。扶陽反本湯旨在扶助陽氣,回補元氣,而紫蘇葉可疏散風邪,溫暖脾胃,幫助陽氣回升,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 和中調脾,利氣行水: 紫蘇葉還具有和中調脾、利氣行水之功效。扶陽反本湯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水濕困脾等症,紫蘇葉能促進脾胃運化,利水消腫,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扶陽反本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功效,可溫通陽氣,驅散寒邪,對於陽氣不足、寒邪入侵所致的陽虛症狀,如面色蒼白、四肢冰冷、脈微等,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二、 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 桂枝可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對於陽氣不足、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病症,如氣虛乏力、面色萎黃、脈弱等,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扶陽反本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藥物過於偏寒或偏熱,更好地發揮扶陽反本的功效。
- 緩解副作用:甘草具有解毒、緩解毒副作用的作用,可減輕其他藥材可能帶來的毒性,提高用藥的安全性。
此外,甘草還具有益氣補中、緩解疲勞等作用,有助於提升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扶陽反本湯 」,主要成分是:麻黃、秦艽、陳皮、檳榔、厚朴、白朮、生薑、桂枝、紫蘇葉、桂枝、甘草,主治功效是:全身發冷,卻大量出汗,脈搏緩慢、細小、沉弱、滑利,同時不停嘔吐,胸悶、脹痛,嘔吐酸水。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秦艽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的功效。
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扶陽反本湯具有發汗解表、溫經散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功效,可治療全身發冷,卻大量出汗,脈搏緩慢、細小、沉弱、滑利,同時不停嘔吐,胸悶、脹痛,嘔吐酸水。
傳統服藥法
麻黃1錢半,秦艽1錢半,陳皮1錢半,檳榔1錢半,厚朴1錢半,白朮1錢,薑炭1錢,桂枝1錢,川羌1錢,蘇葉桂心1錢,甘草3分。
加生薑、大棗為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 本方有發汗解表的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出汗、口乾、心跳加快等症狀,若出現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正氣。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扶陽反本湯, 出處:《點點經》卷三。 組成:麻黃1錢半,秦艽1錢半,陳皮1錢半,檳榔1錢半,厚朴1錢半,白朮1錢,薑炭1錢,桂枝1錢,川羌1錢,蘇葉1錢,桂心1錢,甘草3分。 主治:周身寒冷,大汗不休,六脈遲細沉滑,並嘔不止,胸膈脹悶,吐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