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氣逐痰湯

HANG QI ZHU TA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點點經》卷一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胃經 20%
肺經 14%
肝經 12%
大腸經 10%
心經 9%
小腸經 5%
腎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小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行氣逐痰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消痰: 厚朴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痰、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方中以厚朴行氣,可使氣機通暢,有助於痰液的宣泄。
  2. 化痰止咳: 厚朴能化痰止咳,且能降氣止嘔。對於因痰濕阻肺、氣逆上湧所致的咳嗽、氣喘、胸悶等症狀,厚朴能有效緩解。

此外,厚朴與方中其他藥材如半夏、陳皮等配伍,更能增強其行氣消痰、化痰止咳的功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行氣逐痰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其行氣燥濕的功效。

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行氣止痛之效。方中因痰濁阻滯經絡,氣機不暢,故以蒼朮行氣散結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祛痰止咳的目的。

此外,蒼朮亦可健脾燥濕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痰液的排出,進一步促進痰濁的消散。

行氣逐痰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原因有二:

一、行氣化痰: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行氣逐痰湯以化痰為主,陳皮可疏肝理氣,促進氣機運行,並將痰濁之氣化解,有助於痰液排出。

二、健脾和胃: 陳皮還可健脾和胃,增進食慾,利於消化吸收。痰液的形成與脾胃功能失調密切相關,陳皮健脾和胃,能改善脾胃功能,減少痰液的產生。

行氣逐痰湯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消積: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降逆止嘔之效。可助於通暢氣機,排除痰濁積聚於胸膈之間,改善氣滯痰阻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2. 驅蟲殺蟲:檳榔亦有驅蟲殺蟲之效,可有效清除體內寄生蟲,防止蟲積於腸胃,進一步影響脾胃功能,加重痰濕。

總而言之,檳榔在行氣逐痰湯中,發揮了行氣消積和驅蟲殺蟲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改善氣滯痰阻,達到止咳化痰的療效。

行氣逐痰湯中加入大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消積:大腹皮性平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健脾利濕之效。它能疏通氣機,消除腸胃積滯,有助於改善痰濁阻滯,促進痰液排出。
  2. 利水消腫:大腹皮兼具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減少痰液的生成。對於痰多、氣喘、胸悶等症狀,大腹皮的加入能起到輔助作用。

總之,大腹皮在行氣逐痰湯中發揮行氣消積、利水消腫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化痰止咳、通暢氣機的效果。

行氣逐痰湯中加入枳殼,乃因其具備以下兩大功效:

  1. 行氣止痛:枳殼味苦性寒,入肝經,能疏肝理氣,消積止痛。對於痰阻氣滯、胸悶氣短等症狀,枳殼能有效地行氣止痛,使氣機通暢。
  2. 消痰化積:枳殼亦具消痰化積之效。痰濁壅滯,往往導致氣機阻滯,加重胸悶氣喘。枳殼能化解痰濁,使痰液易於咳出,從而緩解氣喘症狀。

總而言之,行氣逐痰湯中加入枳殼,旨在通過其行氣止痛、消痰化積之效,以達到疏通氣機,化解痰濁,緩解胸悶氣喘等症狀的目的。

行氣逐痰湯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行氣解表:紫蘇葉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解表散寒、行氣解鬱的功效。其揮發油成分可促進血液循環,溫暖經脈,有助於驅散風邪,解除外感表證,並有助於疏通氣機,消除胸悶氣短等症狀。
  2. 化痰止咳:紫蘇葉富含揮發油和皁苷,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其揮發油成分可刺激呼吸道,促進痰液排出,而皁苷則可以抑制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緩解咳嗽氣喘。

因此,紫蘇葉在行氣逐痰湯中起到行氣解表、化痰止咳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外感風寒、痰多咳嗽等症的效果。

行氣逐痰湯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活血,散瘀止痛:赤芍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能疏通經絡,解除痰濁阻滯之氣,配合其他藥物,更能有效地促進氣血運行,達到行氣逐痰之效。
  2. 清熱涼血,解毒消腫:赤芍亦具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作用,能清解痰熱,緩解因痰火鬱結而引起的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有助於消除痰濁,促進痰液排出。

總而言之,赤芍在行氣逐痰湯中,既能行氣活血,又能清熱涼血,有效地促進氣血運行,消散痰濁,從而達到行氣逐痰的目的。

行氣逐痰湯中包含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化氣,散寒逐痰: 肉桂性溫,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行氣活血、化痰止咳之效。對於寒痰凝滯、胸悶氣喘,肉桂可溫化寒痰,使之易於排出。
  2. 助陽溫脾,健運脾胃: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寒痰阻滯,常累及脾胃,導致運化失常。肉桂能溫陽健脾,促進脾胃運化,助陽化氣,進而達到逐痰的目的。

總之,肉桂在行氣逐痰湯中,以其溫陽化氣、散寒逐痰、助陽溫脾的功效,起到溫陽化痰,促進氣血流通,恢復脾胃功能的作用。

行氣逐痰湯中添加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助散寒止嘔: 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散寒解表、溫中止嘔之效。方中若有寒邪阻滯,或痰濁上逆,生薑可助藥力驅散寒氣,溫暖脾胃,止嘔逆之症。

2. 促進藥效: 生薑辛溫之性,可使藥物更易於氣血流通,並能促進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行氣逐痰之效。

行氣逐痰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

  1. 調和藥性: 行氣逐痰湯多以辛溫之品為主,容易燥烈傷陰。甘草味甘性平,能緩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猛烈,減少對身體的刺激和副作用。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疼痛的功效,可以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同時也起到保護脾胃的作用,避免藥物對脾胃造成過大的負擔。

總而言之,甘草在行氣逐痰湯中起著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使藥物更安全有效地發揮療效。

主治功效


行氣逐痰湯介紹

行氣逐痰湯為一中藥方劑,主治肚子疼痛、大便不通暢,小便卻是通暢的。其組成包括:厚朴、蒼朮、陳皮、檳榔、大腹皮、枳殼、紫蘇葉、赤芍、肉桂、生薑、甘草等。藥材的功效如下:

  • 甘草:補中益氣、潤肺止咳、解毒生肌。

  • 生薑:溫中散寒、發汗解表、止嘔止瀉。

  • 檳榔:殺蟲、降氣化痰、行氣通便。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

  •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

  • 大腹皮:理氣行氣、利水消腫、健脾胃。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

  • 紫蘇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

各藥材功效介紹

  • 厚朴:辛散苦燥,能溫裡溫中、除濕驅蟲。

  • 蒼朮:辛溫,能燥濕健脾、利水消腫。

  • 陳皮:辛、苦、溫,能理氣行氣、燥濕化痰。

  • 檳榔:苦、辛,能破滯降氣、殺蟲止咳。

  • 大腹皮:甘、微溫,能理氣行氣、消水利尿。

  • 枳殼:苦、寒,能理氣行氣、破氣消痞。

  • 紫蘇葉:辛、溫,能發汗解表、理氣行氣。

  • 赤芍:酸、苦、微寒,能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 肉桂:辛、甘、溫,能溫經散寒、引火歸元。

  • 生薑:辛、溫,能溫中止嘔、散寒發汗。

  • 甘草:甘、平,能補中益氣、清熱解毒。

總結

行氣逐痰湯的主要成分包括厚朴、蒼朮、陳皮、檳榔、大腹皮、枳殼、紫蘇葉、赤芍、肉桂、生薑、甘草等。這些藥材具有溫裡溫中、燥濕健脾、理氣行氣、殺蟲止咳、利水消腫等功效,可以有效地緩解肚子疼痛、大便不通暢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厚朴1錢5分,蒼朮1錢5分,陳皮1錢5分,檳榔1錢5分,腹皮1錢5分,枳殼1錢5分,蘇葉1錢5分,赤芍1錢5分,官桂1錢,炭薑8分,甘草4分。
生薑為引,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行氣消脹、化痰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肚腹作痛、大便不通、小便自利的患者。
  • 本方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一定的溫熱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行氣逐痰湯, 出處:《點點經》卷一。 組成:厚朴1錢5分,蒼朮1錢5分,陳皮1錢5分,檳榔1錢5分,腹皮1錢5分,枳殼1錢5分,蘇葉1錢5分,赤芍1錢5分,官桂1錢,炭薑8分,甘草4分。 主治:肚腹作痛,大便不通,小便自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