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脾經 19%
心經 8%
大腸經 8%
三焦經 7%
肝經 7%
胃經 7%
腎經 5%
膽經 5%
膀胱經 4%
心包經 3%
肺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人參益肺散

整體功效

疏風解表宣肺止咳,益氣養陰。

主治

風熱乘肺,肺氣鬱甚,肩背痛,汗出,小便數而欠者。

風熱侵襲肺部,肺氣鬱結,導致肩背疼痛、出汗、小便頻數。本方以柴胡、升麻、黃耆、羌活、防風、人參、甘草、陳皮、藁本、青皮、黃芩等藥物組成,具有疏風解表、宣肺止咳、益氣養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熱乘肺、肺氣鬱甚、肩背痛、汗出、小便數而欠者。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三:「人參益肺散,治風熱乘肺,肺氣鬱甚,肩背痛,汗出,小便數而欠者。方中柴胡、升麻、黃耆、羌活、防風,為疏風解表之藥;人參、甘草,為益氣養陰之藥;陳皮、藁本、青皮、黃芩,為理氣化痰、清熱解毒之藥。諸藥合用,共奏疏風解表、宣肺止咳、益氣養陰之功。」

  • 中醫方劑學》第十三章:「人參益肺散,出自《醫學衷中參西錄》。本方以柴胡、升麻、黃耆、羌活、防風、人參、甘草、陳皮、藁本、青皮、黃芩等藥物組成,具有疏風解表、宣肺止咳、益氣養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熱乘肺、肺氣鬱甚、肩背痛、汗出、小便數而欠者。」

傳統服藥法

柴胡1錢,升麻1錢,黃耆1錢,羌活5分,防風5分,人參5分,甘草5分,陳皮5分,藁本3分,青皮2分,黃芩2分,白豆2分,蔻仁2分。瀉風熱。
嚼碎,都作1服,水2盞,煎至1盞,食後去滓溫服。
如面色白,脫色氣短者,不可服。

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升麻、黃耆、羌活、防風具有疏風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可緩解風熱侵襲肺部、肺氣鬱結所致的症狀;人參、甘草具有益氣養陰的功效,可緩解肺氣虛弱、津液不足所致的症狀;陳皮、藁本、青皮、黃芩具有理氣化痰、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緩解肺氣鬱結、痰熱壅肺所致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辛溫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肺燥咳嗽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肩痛(肩中部)
容易憂鬱
肩痛(肩前部)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益肺散, 出處:《醫學發明》卷五。 組成:柴胡1錢,升麻1錢,黃耆1錢,羌活5分,防風5分,人參5分,甘草5分,陳皮5分,藁本3分,青皮2分,黃芩2分,白豆2分,蔻仁2分。 主治:瀉風熱。主治:風熱乘肺,肺氣鬱甚,肩背痛,汗出,小便數而欠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固氣防風湯

相似度 86%

迎氣防風湯

相似度 86%

羌防柴胡湯

相似度 70%

歸葵湯

相似度 69%

升陽徹頂湯

相似度 66%

升陽勝濕湯

相似度 66%

升陽散火湯

相似度 66%

羌活柴胡湯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