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抑火丸

QING FEI YI HU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32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8%
肺經 15%
心經 11%
肝經 11%
大腸經 9%
膀胱經 6%
腎經 6%
小腸經 4%
三焦經 4%
脾經 4%
膽經 4%
心包經 2%
胃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腎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脾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1

主治功效


清肺抑火丸

整體功效

清肺火,涼血止血。

主治

肺熱咳嗽,咽喉疼痛,口乾舌燥,大便秘結。肺胃實熱,鼻衄吐血。

肺熱咳嗽,咽喉疼痛,口乾舌燥,大便秘結。肺胃實熱,鼻衄吐血。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中藥功效解釋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熱瀉火,燥濕解毒,可用於肺熱咳嗽、咽喉腫痛、濕熱黃疸、泄瀉痢疾、熱淋澀痛等症。
梔子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可用於濕熱鬱蒸、黃疸、目赤腫痛、熱毒瘡瘍等症。
知母清熱燥濕,生津止渴清熱燥濕,生津止渴,可用於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小便不利等症。
川貝母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清熱化痰,止咳平喘,可用於肺熱咳嗽、痰多、氣喘等症。
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可用於濕熱黃疸、泄瀉痢疾、熱淋澀痛等症。
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止咳宣肺利咽,化痰止咳,可用於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痰多等症。
苦參清熱燥濕,解毒利尿清熱燥濕,解毒利尿,可用於濕熱黃疸、泄瀉痢疾、熱淋澀痛等症。
前胡宣肺利咽,降氣化痰宣肺利咽,降氣化痰,可用於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痰多等症。
天花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可用於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
大黃瀉火通便,涼血解毒瀉火通便,涼血解毒,可用於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大便秘結等症。

文獻參考

  1. 《中藥大辭典》
  2. 《中國藥典》
  3. 《本草綱目》

結論

清肺抑火丸是一張清肺火、涼血止血的方劑,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咽喉疼痛、口乾舌燥、大便秘結。肺胃實熱,鼻衄吐血等症。但本方有瀉下作用,脾胃虛弱者慎用,不宜長期服用。

傳統服藥法


黃芩224兩,梔子(生)128兩,知母96兩,貝母144兩,黃柏64兩,桔梗128兩,苦參96兩,前胡64兩,天花粉128兩,大黃192兩。
清熱通便,止咳化痰。
上為細末,過羅,用冷開水泛為小丸,滑石為衣,闖亮。
每服2錢,溫開水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黃芩、梔子、知母、川貝母、黃柏、桔梗、苦參、前胡、天花粉、大黃等十味中藥組成。黃芩、梔子、知母、川貝母、黃柏清熱瀉火,桔梗、苦參、前胡、天花粉宣肺利咽,大黃通便止血。諸藥合用,共奏清肺火、涼血止血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2. 本方有瀉下作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3.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咳血口乾口渴肺氣腫咳嗽大便秘結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胃腸出血大腸激擾綜合症咽喉痛多痰流鼻血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清肺抑火丸,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黃芩224兩,梔子(生)128兩,知母96兩,貝母144兩,黃柏64兩,桔梗128兩,苦參96兩,前胡64兩,天花粉128兩,大黃192兩。 主治:清熱通便,止咳化痰。主治:肺熱咳嗽,咽喉疼痛,口乾舌燥,大便秘結。肺胃實熱,鼻衄吐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