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痢疾」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病名。見《濟生方》。宋以前有腸澼、赤白沃、熱利、痢病、下痢(或「痢」)、滯下等名稱。《醫碥》卷三:「痢由濕熱所致,或飲食濕熱之物,或感受濕熱之氣,積於腸胃,則正為邪阻,脾胃之運行失常,於是飲食日益停滯,化為敗濁,膠粘腸胃之中,運行之機,益以不利,氣鬱為火,與所受濕熱之氣混合為邪,攻刺作痛,……」有腹痛瀉次頻仍,下利赤白粘凍,里急後重等症。後世更明確指出痢疾多由飲食不潔,感受疫毒之氣,使腸道產生積滯,傳導失常所致,當辨其虛實分別論治。

而痢疾所下之赤白粘凍,《醫學原理.痢門》謂:「其赤者血分受傷,屬於小腸;白者氣分受傷,屬於大腸。」

《明醫指掌》:「濕熱之積,乾於血分則赤,乾於氣分則白。」在臨床上,實證宜清熱化濕,涼血解毒,消積導滯為法。邪盛正虛者,宜祛邪扶正,兼用行血調氣,此所謂「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虛證當補中益氣,溫陽固澀。痢疾又可分為多種,按不同的病因、癥候(包括症情輕重和病程以及下痢之色),大致有暑痢、濕熱痢、風痢、疫痢、氣痢、毒痢、熱痢、寒痢、噤口痢、久痢、休息痢、奇恆痢、赤痢、白痢、赤白痢、五色痢等多種,中醫所說之痢疾,既等同於現代醫學的痢疾,也包括阿米巴痢、潰瘍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及其他一些腸道感染、中毒等引致的腸道傳化、吸收功能失調的疾病。參見痢疾各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