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青赤湯

XIE QING CH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5%
肺經 13%
胃經 13%
心經 13%
脾經 9%
膀胱經 7%
膽經 5%
大腸經 5%
腎經 3%
小腸經 3%
三焦經 3%
心包經 2%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腎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瀉青赤湯中包含龍膽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利濕退黃: 龍膽草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利濕退黃的功效。其寒涼之性可清瀉肝膽之火,利濕退黃則可針對因濕熱蘊結導致的黃疸進行治療。而瀉青赤湯主治肝膽濕熱、黃疸、目赤腫痛等症,龍膽草正好可以針對此類病症發揮功效。
  2. 配伍增效: 龍膽草與瀉青赤湯中的其他藥物,如黃芩、梔子、茵陳蒿等,存在良好的配伍關係,共同增強清熱利濕、瀉火退黃的療效。龍膽草的苦寒之性可以引導其他藥物下行,促進濕熱的排出,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瀉青赤湯方劑中包含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青黛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此方多用於治療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而青黛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有助於控制出血,減輕病情。
  2. 活血化瘀: 青黛除了清熱解毒外,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此方中常與其他活血化瘀藥物配伍,如赤芍、丹皮等,共同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促進傷口癒合。

總體而言,青黛在瀉青赤湯中發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

瀉青赤湯中加入羌活,主要是為了其 疏散風寒、解表止痛 的功效。

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鬱,赤芍涼血止痛,為主要藥物,但寒邪入經,阻滯氣機,導致肝鬱氣滯,故需加入羌活,以 散寒解表,疏風通絡,輔助柴胡解鬱,並 止痛,使氣血流通,症狀得以緩解。

此外,羌活還有 升散 的作用,可配合赤芍 活血化瘀,加速瘀血消散,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瀉青赤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邪,止痛止癢: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邪、止痛止癢之功效。瀉青赤湯主治風熱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熱症,如發熱、頭痛、口渴、咽痛、皮膚紅腫、瘙癢等。防風可幫助疏散風熱,減輕發熱、頭痛、咽痛等症狀,並止癢止痛。
  2. 引藥入血,協同止血: 防風性善於上行,能引藥入血,促進藥物吸收和發揮作用。瀉青赤湯中含有清熱涼血、止血生肌的藥物,防風的引經作用可以使這些藥物更有效地作用於血液,達到止血生肌的效果。

瀉青赤湯中包含梔子,主要因為其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梔子味苦寒,入肝、胃、膀胱經,能清熱瀉火,特別擅長治療肝膽實火引起的目赤腫痛、口苦咽乾、黃疸、熱淋等症。

此外,梔子還具有一定的涼血解毒作用,能清解血分熱毒,治療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如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

因此,在瀉青赤湯中加入梔子,可以起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瀉青赤湯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功效。瀉青赤湯旨在清熱解毒,瀉火止血,而生地黃的清熱涼血功效,可有效降低體內熱毒,並抑制出血。
  2. 滋陰潤燥: 生地黃滋陰潤燥,可緩解因熱毒耗傷陰液而導致的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瀉青赤湯治療的疾病,往往伴隨有陰液虧虛,生地黃的滋陰潤燥作用,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症狀,促進康復。

瀉青赤湯中包含黃芩,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瀉青赤湯主治熱毒熾盛,濕熱內蘊,症見高熱煩躁、口渴、咽喉腫痛、大便乾結等。黃芩可清熱瀉火,燥濕解毒,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2. 抑制細菌生長: 黃芩中含有黃芩素等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瀉青赤湯中含有其他清熱解毒藥物,黃芩的加入可加強抗菌作用,抑制細菌生長,進一步消炎解毒,促進疾病恢復。

瀉青赤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燥濕之效。該方證屬熱毒熾盛,黃連可清瀉心火,並解毒消炎,改善熱毒所致的症狀。
  2. 制約藥性: 方中其他藥物如赤芍、生地等偏於涼血滋陰,而黃連的寒性可以制約其寒涼之性,避免過於寒涼傷脾胃,維持藥性平衡。

瀉青赤湯中包含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木通味甘性寒,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功效。瀉青赤湯主治濕熱蘊結膀胱,小便不利、淋瀝澀痛等症,木通可有效清泄膀胱濕熱,促進尿液排出,緩解淋痛。
  2. 通利水道:木通能通利水道,使小便通暢,對於濕熱導致的小便不利、排尿不暢等症,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瀉青赤湯中加入木通,可加強利水通淋的功效,有助於解除膀胱濕熱,恢復排尿功能。

瀉青赤湯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方中以大黃為主藥,旨在瀉除腸胃積熱,緩解熱證所致的腹痛、便祕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大黃兼具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有助於消除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方中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治療目的。

瀉青赤湯方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藥性: 方中以瀉火解毒為主,但部分藥物如黃芩、赤芍等性寒苦,容易傷及脾胃。甘草性甘溫,能調和藥性,緩解寒涼之弊,避免傷脾胃。
  2. 增強藥效: 甘草味甘,能調和藥性,使其他藥物更易於滲透和發揮作用,增強藥效。同時,甘草能解毒,與黃芩、赤芍等藥物相配,增強解毒之效。

總之,甘草在瀉青赤湯方中起著緩解藥性和增強藥效的作用,使藥物更加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瀉青赤湯

瀉青赤湯出自《金匱要略》,為中醫用於治療手腳抽搐、內外皆熱、心思念慮過度、肩、頸、肘、臂、腕到手的部位疼痛等病症的方劑。

瀉青赤湯組成:龍膽草、青黛、羌活、防風、梔子、生地黃、黃芩、黃連、木通、大黃、甘草。

  • 龍膽草:性大苦大寒,具有清熱燥濕與清熱瀉火的功效。
  • 青黛:具有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等功效。
  •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梔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黃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 木通: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主治:手腳抽搐,內外皆熱。心思念慮過度,肩、頸、肘、臂、腕到手的部位疼痛。

用法:水煎服,1劑/日,連服7-10劑。

禁忌: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脾胃虛弱者忌服。

總結:瀉青赤湯是中醫常用於治療手腳抽搐、內外皆熱、心思念慮過度、肩、頸、肘、臂、腕到手的部位疼痛等病症的方劑。該方劑由龍膽草、青黛、羌活、防風、梔子、生地黃、黃芩、黃連、木通、大黃、甘草等藥物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膽草、青黛、羌活、防風、梔子、生地、黃芩、黃連、木通、大黃、甘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瀉青赤湯是一首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方劑,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便溏等。因此,在服用本方劑時,一定要遵醫囑,不可擅自服用。

相關疾病


肩中部肩痛慢性肝炎

相同名稱方劑


瀉青赤湯, 出處:《嵩崖尊生》卷七。 組成:膽草、青黛、羌活、防風、梔子、生地、黃芩、黃連、木通、大黃、甘草。 主治:手足發搐,內外皆熱。心肝火,肩臑肘臂腕手病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