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經益母丸

TONG JING YI M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履霜集》卷二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脾經 20%
肝經 20%
肺經 15%
腎經 7%
胃經 7%
心包經 5%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通經益母丸中的益母草,具有活血調經、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益母草能夠改善經絡中的血瘀狀況,調理月經不規則等症狀。在通經益母丸中使用益母草,有助於調和經絡,改善女性月經問題。

通經益母丸中的香附,擅長疏肝解鬱、調理氣滯。香附能夠舒緩經絡中的氣滯,促進經血流通,減少因氣滯引起的經痛。其理氣作用有助於通經益母丸在改善月經不調和痛經方面發揮作用。

通經益母丸中的桃仁,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作用。桃仁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經絡中的瘀血。在方劑中加入桃仁,能夠幫助改善經絡不暢、痛經等症狀,增強方劑的通經效果。

通經益母丸中的紅花,具有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紅花能夠改善經絡中的血瘀狀況,減輕經痛。在通經益母丸中加入紅花,有助於調理經血,舒緩痛經和經絡不暢的症狀。

通經益母丸中的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的作用。當歸能夠促進血液循環,調理經期不順和痛經。在方劑中添加當歸,能夠幫助改善血虛和經絡阻滯,提升通經益母丸的療效。

通經益母丸中的白芍,擅長養血柔肝、緩解經絡不通。白芍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絡中的血瘀狀況。在通經益母丸中使用白芍,能夠有效減少經痛和經絡問題,增強方劑的通經效果。

通經益母丸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藥力達宮: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固脫之功效。通經益母丸主要針對婦科瘀血阻滯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症,而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虛弱則氣血不足,藥力難以達宮。白朮健脾益氣,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氣血生化,使藥力更易到達病竈部位,提高藥效。
  2. 補氣升陽,防止氣血下陷:通經益母丸中含有活血化瘀藥物,使用不當容易導致氣血下陷,出現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白朮具有補氣升陽之功,可防止藥物過度活血化瘀而導致氣血下陷,保障治療過程安全有效。

通經益母丸中添加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水,消水腫: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水、滲濕止瀉的功效。女性月經不調,常伴有水腫、小腹脹滿等症狀,茯苓能利水消腫,改善這些症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經血順利排出。
  2. 寧心安神,改善情緒:茯苓還有寧心安神之效,能改善女性經期前後易怒、煩躁、失眠等情緒問題,有助於穩定身心狀態,促進身體恢復平衡。

通經益母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益母草性寒,容易傷脾胃。甘草性甘平,能緩解益母草的寒性,保護脾胃,使藥效更平和,避免寒涼損傷。
  2. 增強藥效: 甘草有調和氣血、解毒、緩和藥性的作用,能增強益母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使通經益母丸的治療效果更佳。

甘草的存在,使通經益母丸的藥性更協調,更好地發揮藥效,達到治療目的。

通經益母丸中加入陳皮,主要原因如下:

  1. 理氣行滯: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行氣解鬱、燥濕化痰之功效。婦女月經不調多因氣血運行不暢,陳皮可理氣解鬱,促進血行,緩解經行腹痛、血塊等症狀。
  2. 健脾和胃:陳皮亦能健脾和胃,改善脾胃功能,使氣血生化充足,進一步促進月經順暢。

通經益母丸中添加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牡丹皮味苦,性寒,入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女性月經不調常伴有血瘀,牡丹皮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排出,從而緩解經痛、經量少等症狀。
  2. 疏肝解鬱: 牡丹皮還具有疏肝解鬱的作用,可緩解肝氣鬱結導致的月經不調、乳房脹痛等問題。肝氣鬱結常與情緒波動有關,牡丹皮能調節情緒,使氣血流通,改善女性身心健康。

通經益母丸中的丹參,具有活血化瘀、調理經絡的功效。丹參能夠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經絡不暢。在方劑中添加丹參,有助於促進經血運行,減少經痛和經絡阻滯的問題。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通經益母丸」

中藥方劑「通經益母丸」,主要成分是:益母草,香附,桃仁,紅花,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陳皮,牡丹皮,丹參, 主治功效是:月經閉塞,下腹脹滿疼痛。

益母草

益母草具有調經止痛、解毒、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破血消癥、活血化瘀、安胎等功效。

香附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桃仁

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

紅花

紅花在傳統中醫裡具有多種藥效,包括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等功效。

當歸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白芍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白朮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陳皮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牡丹皮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

丹參

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通經益母丸」,主要成分是:益母草,香附,桃仁,紅花,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陳皮,牡丹皮,丹參, 主治功效是:月經閉塞,下腹脹滿疼痛。

傳統服藥法


益母草8兩(用上截),香附米3兩(七制),桃仁3兩(去皮尖雙仁,曬乾,麩炒),紅花3兩(酒炒),當歸4兩(酒洗),白芍4兩(酒炒),白朮4兩(土炒),白茯苓4兩(乳拌,蒸透),粉甘草3兩(蜜水拌炒),陳皮3兩,丹皮3兩(去骨),丹參3兩(酒洗)。
養血破積。
上為末,煉蜜為丸,每丸重三錢,曬乾收用。
病輕者,日用1丸,研末熱黃酒送下,或蜜湯送下;有痰者,薑湯送下;病甚者,朝、夕各1丸,以愈為度。或丸如綠豆大,每服3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通經益母丸具有活血化瘀、行氣通經的功效,因此孕婦、月經量過多、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月經稀少

相同名稱方劑


通經益母丸, 出處:《履霜集》卷二。 組成:益母草8兩(用上截),香附米3兩(七制),桃仁3兩(去皮尖雙仁,曬乾,麸炒),紅花3兩(酒炒),當歸4兩(酒洗),白芍4兩(酒炒),白朮4兩(土炒),白茯苓4兩(乳拌,蒸透),粉甘草3兩(蜜水拌炒),陳皮3兩,丹皮3兩(去骨),丹參3兩(酒洗)。 主治:養血破積。主治:積塊經閉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