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枯芩7錢,黃連7錢,白芍(俱酒炒)7錢,生地(酒洗)7錢,柴胡7錢,半夏7錢,人參5錢,青皮(醋炒)5錢,赤茯苓1兩,蔓荊1兩,甘草2錢。
上為末,蔥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百丸。
空腹薑、茶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清肝火、和胃氣、通耳竅的藥物組成。黃芩、黃連、白芍、生地黃清肝火;柴胡、半夏、人參和胃氣;青皮、赤茯苓、蔓荊子通耳竅。諸藥合用,共奏清肝火、和胃氣、通耳竅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肝火、和胃氣、通耳竅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肝火旺盛、耳鳴耳聾等症狀,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平肝清胃丸, 出處:《簡明醫彀》。 組成:枯芩7錢,黃連7錢,白芍(俱酒炒)7錢,生地(酒洗)7錢,柴胡7錢,半夏7錢,人參5錢,青皮(醋炒)5錢,赤茯苓1兩,蔓荊1兩,甘草2錢。 主治:飲食厚味,挾怒氣以動肝胃之火,耳聾耳鳴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