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土化瘕湯

PEI TU HUA JIA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七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9%
胃經 21%
肝經 14%
肺經 11%
腎經 10%
心經 5%
心包經 3%
大腸經 1%
三焦經 1%
膽經 1%
脾經
胃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心包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培土化瘕湯

中藥方劑組成: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
  •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 山楂: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鱉甲: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
  • 白薇:清熱解毒、清虛熱、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清肺熱利咽、滋陰潤燥、消腫排毒。
  • 何首烏: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白芥子: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

主治功效:

培土化瘕湯適用於脾胃虛弱、氣血瘀滯引起的腹脹、腹痛、消化不良、嘔吐、泄瀉等症狀。

方劑原理:

培土化瘕湯中的白朮、茯苓、山藥、神麴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柴胡、山楂、枳殼具有理氣行氣的作用,可以疏通肝氣鬱滯,緩解腹脹、腹痛等症狀。鱉甲、白薇、何首烏具有滋陰養血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虛弱引起的氣血不足。白芍具有平肝息風的作用,可以緩解肝氣鬱滯引起的腹脹、腹痛等症狀。白芥子具有溫補陽氣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虛寒引起的腹脹、腹痛等症狀。

臨牀應用:

培土化瘕湯常用於脾胃虛弱、氣血瘀滯引起的腹脹、腹痛、消化不良、嘔吐、泄瀉等症狀。

總結:

培土化瘕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補益脾胃、疏肝理氣、滋陰養血、平肝息風的作用。臨牀上常用於脾胃虛弱、氣血瘀滯引起的腹脹、腹痛、消化不良、嘔吐、泄瀉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白朮1兩,柴胡1錢,茯苓3錢,山藥4錢,神曲2錢,山楂1錢,枳殼5分,兩頭尖3錢,厚朴1錢,鱉甲1錢5分,白薇1錢,何首烏(生用)2錢,白芍5錢,白芥子2錢。
水煎服。10劑癥瘕消半,再服10劑全消。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白朮、柴胡、茯苓、山藥、神麴、山楂、枳殼、厚朴、鱉甲、白薇、何首烏、白芍、白芥子組成。白朮、茯苓、山藥健脾益氣,山楂、神麴消食化積,枳殼、厚朴行氣消脹,鱉甲、白薇、何首烏、白芍、白芥子化痰散結。諸藥合用,共奏化痰散結,消食導滯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痰結瘕證,症見胸脅脹滿,食積不化,大便不暢,舌苔白膩,脈弦滑。若痰濕較重者,可加用陳皮、半夏、藿香等藥;若氣滯較重者,可加用香附、川芎等藥;若食積較重者,可加用麥芽、山豆根等藥。

相關疾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培土化瘕湯, 出處:《辨證錄》卷七。 組成:白朮1兩,柴胡1錢,茯苓3錢,山藥4錢,神曲2錢,山楂1錢,枳殼5分,兩頭尖3錢,厚朴1錢,鱉甲1錢5分,白薇1錢,何首烏(生用)2錢,白芍5錢,白芥子2錢。 主治:人有偶食難化之物,忽又聞驚駭之事,則氣結不散,食亦難消,因而痰裹成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