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氣歸脾丸

SHUN QI GUI P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肺經 18%
心經 16%
肝經 13%
胃經 7%
腎經 6%
三焦經 5%
膽經 2%
大腸經 2%
膀胱經 2%
脾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順氣歸脾丸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方中以黃芪、白朮等補氣健脾,而陳皮則助其理氣健脾,使補氣之效更佳,且能防止藥物壅滯脾胃。

2. 疏肝解鬱: 順氣歸脾丸主治氣血兩虛、心脾兩虧所致的胸悶心悸、神疲乏力等症。而陳皮還能疏肝解鬱,有助於舒緩因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不舒,進而更全面地改善氣血虛弱的症狀。

順氣歸脾丸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化痰: 川貝母味甘微苦,性涼,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順氣歸脾丸主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而痰濕阻滯心脾亦可導致此類病症,故加入川貝母以清熱化痰,暢通心脾氣血。
  2. 潤肺止咳: 川貝母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對於氣血不足引起的咳嗽痰多,也有輔助治療作用。順氣歸脾丸中常配伍其他潤肺止咳藥材,如麥冬、五味子等,共同達到潤肺止咳的效果。

順氣歸脾丸中包含香附,主要原因如下: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順氣歸脾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虛、心脾兩虛,而肝鬱氣滯是導致脾胃氣虛的重要原因之一,香附可疏肝解鬱,使氣機流通,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
  2. 調和脾胃,健脾益氣: 香附還具有一定的健脾益氣作用,可促進脾胃的消化吸收,增強機體的免疫力,配合其他藥材,更能增強順氣歸脾丸益氣養血、健脾和胃的功效。

總之,香附在順氣歸脾丸中起到疏肝解鬱、理氣止痛、調和脾胃、健脾益氣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順氣歸脾丸中加入烏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行氣止痛: 烏藥性溫,味辛,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烏藥,可疏肝理氣,止痛止嘔,緩解脾胃氣滯所致的胸悶、腹痛、嘔吐等症狀。

二、溫脾暖胃: 烏藥亦有溫脾暖胃的功效,可促進脾胃運化,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同時,烏藥還能溫暖脾胃,對於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

因此,順氣歸脾丸中加入烏藥,可有效地緩解氣滯血瘀、脾胃虛弱所致的各種症狀,達到調和氣血、健脾益氣的功效。

順氣歸脾丸中包含當歸,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歸脾丸主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所致的胸悶心悸、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等症狀,而當歸的補血活血功效,可改善心脾氣血不足,增強心臟功能,改善面色蒼白等症狀。
  2. 和血養血: 當歸具有和血養血之效,能滋養心脾,改善心脾氣血運行不暢,進而緩解胸悶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

因此,順氣歸脾丸中加入當歸,可起到補血活血、和血養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心脾兩虛、氣血不足的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順氣歸脾丸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虛弱則氣血不足,導致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白朮能補脾益氣,使脾胃功能恢復,從而改善心神不安。
  2. 固氣止瀉:順氣歸脾丸主要治療脾胃氣虛、心神不安等症狀,白朮可固氣止瀉,防止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進一步提升藥效。

綜上,白朮在順氣歸脾丸中起到健脾益氣、固氣止瀉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

順氣歸脾丸中包含茯神,主要原因如下:

  1. 安神定志:茯神性味甘平,入心、脾經,具有安神定志、益智寧心的功效。順氣歸脾丸主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所致的健忘失眠、心悸不安、神志恍惚等症狀,茯神可安神定志,改善失眠、心悸等症狀。
  2. 健脾益氣:茯神亦有健脾益氣之效,能補益脾胃,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對於氣血不足、面色蒼白、食少乏力等症狀有輔助療效。順氣歸脾丸亦有健脾益氣之功效,茯神有助於增強藥效。

順氣歸脾丸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健脾: 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升陽、健脾益胃之功效。順氣歸脾丸主治脾胃氣虛,症狀如心悸氣短、面色蒼白、食少乏力等。黃耆能補益脾胃之氣,改善氣血虛弱,從根本上改善症狀。
  2. 固表止汗: 黃耆亦有固表止汗之效。順氣歸脾丸中包含當歸、白芍等活血養血藥物,容易造成氣虛外泄,導致汗出。黃耆能固護肌表,防止氣血外泄,使藥效更佳。

總而言之,黃耆在順氣歸脾丸中起到補氣健脾、固表止汗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脾胃氣虛的功效。

順氣歸脾丸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基於其兩大作用:

一、安神定志:酸棗仁性味甘酸,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盜之效。方中加入酸棗仁,可助於改善心脾兩虛所致的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進一步提升方劑安神定志的功效。

二、疏肝理氣:酸棗仁同時具有一定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效,可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疏肝理氣、調和氣血的效果,進而改善因肝氣鬱結所導致的胸悶、脅肋脹痛等症狀。

順氣歸脾丸中加入遠志,乃取其安神解鬱、開竅醒脾之效。遠志味甘、苦,性溫,入心、脾、肺經。其能疏通心氣、解鬱開竅,對於脾胃氣滯、心神不寧、失眠健忘等症狀有明顯療效。

此方以歸脾湯為基礎,加入遠志,旨在改善氣機阻滯、心脾兩虛所致的失眠、健忘、心悸、胸悶、食慾不振等症狀,使其心脾氣血調和,神志安寧。

順氣歸脾丸中包含人參,主要因其補氣益血之效。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

方中以白朮、茯苓健脾燥濕,補氣助運;當歸、川芎養血活血,調和氣血;甘草和中緩急,調和諸藥。人參在此方中起著補氣益血、固本培元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補脾益氣、養血安神、順氣解鬱的功效,以治療脾胃氣虛、心神不安、面色蒼白、食少乏力等症。

順氣歸脾丸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理氣解鬱: 木香性溫,味苦,入脾、胃經,具有行氣解鬱、燥濕止瀉之功效。方中因脾虛氣滯,導致胸悶心悸、脘腹脹滿等症,木香可通過行氣解鬱,緩解氣機阻滯,促進脾胃運化,改善症狀。
  2. 調和脾胃: 木香不僅行氣解鬱,更能健脾和胃,對於脾虛氣滯導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順氣歸脾丸中加入木香,旨在通過理氣解鬱、調和脾胃,達到改善脾虛氣滯症狀的效果。

順氣歸脾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一、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順氣歸脾丸中包含多種藥物,甘草能有效調和各藥性,使藥物相輔相成,發揮最佳療效。

二、健脾益氣: 甘草能補脾益氣,緩解脾胃虛弱所致的氣虛乏力、倦怠嗜睡、食慾不振等症狀。順氣歸脾丸主治脾氣虛弱、心神不安、氣血不足等病症,甘草的健脾益氣作用能有效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氣血生成,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順氣歸脾丸,中藥方劑,主治功效為思慮過多損傷脾臟,導致脾氣鬱結,進而生長肉瘤,肉瘤質地柔軟如棉花,腫脹像饅頭,伴隨脾氣虛弱,時間久了逐漸長大,有的略微疼痛,有的則不會感到疼痛。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止痛等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茯神性甘、平,歸心、脾經,具有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等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人參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酸棗仁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傳統療效。 烏藥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腎經,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陳皮1兩,貝母1兩,香附1兩,烏藥1兩,當歸1兩,白朮1兩,茯神1兩,黃耆1兩,酸棗仁1兩,遠志1兩,人參1兩,木香3錢,甘草(炙)3錢。
上為末,以合歡樹根皮四兩,煎湯煮老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60丸,食遠白滾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健脾和胃、理氣化痰、消腫散結的功效,適用於思慮傷脾,致脾氣鬱結,乃生肉瘤,軟如綿,腫似饅,脾氣虛弱,日久漸大,或微疼或不疼者。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脾胃虛弱。

相關疾病


容易焦慮恐懼嗜眠症(嗜睡症)脂肪瘤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瘤(皮膚癌)容易憂鬱腹內有腫塊

相同名稱方劑


順氣歸脾丸, 出處:《外科正宗》卷二。 組成:陳皮1兩,貝母1兩,香附1兩,烏藥1兩,當歸1兩,白朮1兩,茯神1兩,黃耆1兩,酸棗仁1兩,遠志1兩,人參1兩,木香3錢,甘草(炙)3錢。 主治:思慮傷脾,致脾氣鬱結,乃生肉瘤,軟如綿,腫似饅,脾氣虛弱,日久漸大,或微疼或不疼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