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香薷飲

JIA WEI XIANG RU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濟生》卷一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31%
脾經 18%
大腸經 18%
心經 6%
膀胱經 6%
肝經 6%
膽經 6%
肺經 6%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心經
膀胱經
肝經
膽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加味香薷飲」

加味香薷飲是一個中醫方劑,主要由香薷、白扁豆、厚朴、檳榔、黃連等中藥組成。這個方劑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清熱利尿、降氣以及健脾胃等功效。

方劑組成介紹:

  • 香薷: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清熱利尿、降氣以及健脾胃等功效。

  • 白扁豆:具有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等功效。

  •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 檳榔: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主治功效:

  • 伏暑傷冷:在炎熱的夏季因受涼而引起的疾病。

  • 霍亂轉筋:霍亂是一種急性胃腸炎,常伴有肌肉痙攣。

  • 煩渴:口渴難耐。

  • 心腹撮痛:心臟和腹部劇烈絞痛。

  • 吐利交作:嘔吐和腹瀉交替發生。

  • 四肢厥冷:四肢冰冷。

  • 伏暑成瘧:在炎熱的夏季因受暑而引起的瘧疾。

  • 煩悶多渴:煩躁不安,口渴難耐。

  • 微微振寒:輕微的寒顫。

  • 寒罷大熱:寒顫停止後,轉為高熱。

  • 小便黃赤:小便呈黃色或紅色。

  • 背寒面垢:背部寒冷,面部垢髒。

總結:

加味香薷飲是一個中醫方劑,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清熱利尿、降氣以及健脾胃等功效。這個方劑主要用於治療伏暑傷冷、霍亂轉筋、煩渴、心腹撮痛、吐利交作、四肢厥冷、伏暑成瘧、煩悶多渴、微微振寒、寒罷大熱、小便黃赤、背寒面垢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香薷、 厚朴、 黃連、 滑石、 甘草。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香薷為君藥,辛溫芳香,能清暑化濕,和胃止嘔;白扁豆為臣藥,甘淡健脾,利濕和中;厚朴為佐藥,辛苦溫燥,行氣除滿;檳榔為使藥,苦寒燥濕,化痰止嘔;黃連為另加藥,苦寒清熱,燥濕止嘔。諸藥合用,共奏清暑化濕,和胃止嘔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暑濕內蘊,脾胃不和所致的嘔吐、腹瀉、腹痛、四肢厥冷等症。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胰臟炎霍亂瘧疾細菌性食物中毒嘔吐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手腳冰冷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小便顏色偏黃口乾口渴心情煩燥上吐下瀉怕冷怕冷顫抖噁心反胃面色灰暗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香薷飲, 出處:《醫學集成》卷三。 組成:香薷、厚朴、黃連、滑石、甘草。 主治:霍亂飲冷。

加味香薷飲, 出處:《幼科直言》卷四。 組成:香薷、厚朴(炒)、白扁豆、甘草、柴胡、陳皮、川貝母。 主治:瘧疾在盛暑伏天,唇紅煩躁作渴,有暑有食者。

加味香薷飲, 出處:《幼科直言》卷四。 組成:香薷、山楂肉、枳實、豬苓、陳皮、甘草、白扁豆(炒)、厚朴(炒)。 主治:中暑,兼腹痛,惡心,泄瀉,有食者。

加味香薷飲, 出處:《濟生》卷一。 組成:香薷半斤,扁豆4兩,厚朴(薑制炒)6兩,檳榔2兩,川黃連(去須)3兩。 主治:伏暑傷冷,霍亂轉筋,煩渴,心腹撮痛,吐利交作,四肢厥冷;及伏暑成瘧,煩悶多渴,微微振寒,寒罷大熱,小便黃赤,背寒面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