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香薷湯

HUANG LIAN XIANG R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5%
脾經 14%
大腸經 14%
膀胱經 11%
肺經 11%
心經 7%
肝經 7%
膽經 7%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5

主治功效


黃連香薷湯

整體功效

清熱解暑和胃止嘔。

主治

伏暑傷冷,霍亂轉筋,心腹撮痛,四肢厥冷。中暑熱盛,口渴心煩,或下鮮血。

伏暑傷冷,指的是夏天受涼後,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霍亂轉筋,指的是霍亂的一種症狀,患者會出現腹痛、嘔吐、腹瀉、四肢抽搐等症狀。心腹撮痛,指的是心腹部位疼痛。四肢厥冷,指的是四肢冰冷。中暑熱盛,指的是夏天中暑後,出現發熱、口渴、心煩等症狀。下鮮血,指的是大便帶血。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中藥功效解釋
黃連清熱燥濕清熱解毒,燥濕止瀉。
香薷發汗解表發汗解表,透疹,利尿。
厚朴行氣寬中燥濕化痰行氣寬中,燥濕化痰。

文獻參考

  • 傷寒論》:"黃連香薷湯主霍亂轉筋,心腹撮痛,四肢厥冷。"
  • 金匱要略》:"黃連香薷湯主中暑熱盛,口渴心煩,或下鮮血。"

傳統服藥法


香薷3錢,厚朴2錢(薑制),黃連2錢。
如中暑搐搦,加羌活2錢;尋常感冒燥渴,吐瀉不甚重者,去黃連,只加白扁豆2錢(微炒,銼),煎,如前法服之。
上先將厚朴、黃連二味,同生薑4錢,一處搗細,於銀石器內慢火同炒令紫色,取起,入香薷,入水1盞,酒1盞,煎8分,去滓,用瓷器盛,於新汲水中沈令極冷服。
口服。
如炒、煮藥,莫犯銅鐵器。

方劑組成解釋


黃連苦寒,清熱燥濕;香薷辛溫,發汗解表;厚朴行氣寬中,燥濕化痰。三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暑、和胃止嘔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寒涼性,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手腳冰冷口乾口渴心情煩燥上吐下瀉心胸煩熱

相同名稱方劑


黃連香薷湯, 出處:《奇效良方》卷五。 組成:香薷3錢,厚朴2錢(薑制),黃連2錢。 主治:伏暑傷冷,霍亂轉筋,心腹撮痛,四肢厥冷。中暑熱盛,口渴心煩,或下鮮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無比香薷散

相似度 100%

清暑湯

相似度 85%

神聖香茸散

相似度 85%

四味香薷飲

相似度 85%

黃連香薷散

相似度 85%

二氣香薷飲

相似度 85%

連朴丸

相似度 80%

金鎖散

相似度 80%

加味香薷飲

相似度 75%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