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比香薷散

WU BI XIANG R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偏寒 (0.8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5%
脾經 16%
大腸經 16%
肺經 9%
膀胱經 9%
心經 8%
肝經 8%
膽經 8%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肺經
膀胱經
心經
肝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19

方劑組成解釋

無比香薷散中加入厚朴,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降逆止嘔:厚朴味辛、苦,性溫,入肺、脾、胃經,具有行氣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香薷散主治暑濕感冒,常伴有惡心嘔吐、胃氣不舒等症狀,厚朴能降胃氣,止嘔逆,配合其他藥物,更能有效緩解症狀。
  2. 燥濕化痰:厚朴能燥濕化痰,而暑濕感冒常伴有痰濕壅肺,厚朴加入方中,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幫助祛除痰濕,改善呼吸道症狀,達到更好的療效。

無比香薷散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止瀉止嘔: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止嘔的作用。對於因暑熱濕毒引起的發熱、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黃連能起到清熱解毒、止瀉止嘔的作用,配合香薷散中其他清暑利濕藥物,加強療效。
  2. 抑制腸胃菌羣過度繁殖: 黃連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腸胃內有害菌的繁殖,減少其對人體的影響,從而達到止瀉止嘔的效果。

「無比香薷散」中包含「香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主治方向: 香薷性辛溫,具有發表解暑、利水消腫的功效,為方劑中主要的藥物,用以治療暑濕感冒、發熱頭痛、惡寒發熱、胸悶嘔吐、小便不利等症。其解暑功效強大,故方劑名為「無比香薷散」。
  2. 藥物配伍: 其他藥材如厚朴、枳實等,以理氣化濕、降逆止嘔,輔助香薷發揮解暑功效,並緩解因暑濕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狀。藥物配伍得當,相輔相成,才能達到最佳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無比香薷散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記載與病機分析

根據《旅舍備要方》的記載,霍亂的病因病機主要為「陰陽不順,清濁相干,氣混中焦」。具體而言,乃因飲食不節,如「飽食豚膾,復啖乳酪,海陸百忌,無所不食;多飲寒漿,眠臥冷席」,導致風冷之氣傷及脾胃,使「諸食結而不消,陰陽二氣,壅而不通」。此時,陽氣欲升而不得,陰氣欲降而不能,陰陽交錯,形成吐利不止的病症。病邪阻滯氣機,導致「百脈昏亂,榮衛俱虛冷」,甚則「轉於筋則令轉筋」。

**《雜病廣要》**則言「無比香薷散,治非時吐瀉,便霍亂躁渴不定,臍腹撮痛及轉筋,遍身冷汗,四肢厥逆」,明確指出本方適用於非時(非夏季)發生的霍亂,並歸納了其主要症狀:吐瀉、躁渴不定、臍腹疼痛、轉筋、冷汗、四肢厥逆等。

**《中國醫籍考》**提到無比香薷散與後世方劑的差異,指出本方可能由古方加減而來,並提及本方能治「兩腳轉筋疼痛」。

治療原理

綜合以上文獻,無比香薷散的治療原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 祛暑化濕、解表散寒: 病邪多由飲食不慎或寒邪侵襲脾胃所致,導致濕邪內生。香薷具有發汗解表、和胃化濕的功效,可祛除體表之寒邪,並化解體內之濕濁。
  2. 行氣消滯、止痛止瀉: 厚朴能行氣化濕、消脹止痛,可針對飲食不消,氣機壅滯所導致的腹脹腹痛。
  3. 清熱燥濕、止瀉止嘔: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可針對吐瀉、心煩躁渴等症狀。
  4. 調和陰陽、緩解轉筋: 本方綜合運用祛邪、扶正之藥,旨在調和機體陰陽,使氣機恢復正常運行,從而緩解霍亂導致的轉筋等症狀。

綜上所述,無比香薷散的功效主治針對脾胃受寒、濕邪內蘊、氣機阻滯所致的霍亂病症。其藥物配伍旨在祛除病邪、調暢氣機、平衡陰陽,以達到止吐止瀉、止痛解痙之效。

傳統服藥法


厚朴(去粗皮)2兩,黃連2兩(同厚朴更入生薑4兩搗如泥,炒令紫色),香薷穗1兩半(1方更有白扁豆苗1兩半)。上為粗散。
每服3錢,水1盞,酒1盞,同煎至1盞,水中沈極冷服,並吃2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滑腸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上吐下瀉霍亂心肌梗塞低血壓細菌性食物中毒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腹瀉手腳冰冷

相同名稱方劑


無比香薷散, 出處:《傳家秘寶》卷中。 組成:厚朴(去粗皮)2兩,黃連2兩(同厚朴更入生薑4兩搗如泥,炒令紫色),香薷穗1兩半(1方更有白扁豆苗1兩半)。 主治:多食生冷,眠卧冷席,傷於脾胃,而致霍亂。吐利轉筋,臍腹撮痛,遍身冷汗,四肢厥逆,躁渴不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