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香蘇飲

JIA WEI XIANG SU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內科摘錄》卷一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脾經 19%
肝經 17%
胃經 16%
心經 8%
膀胱經 5%
三焦經 3%
膽經 2%
心包經 2%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香蘇飲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解表散寒: 紫蘇葉性微溫,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的功效。對於因風寒外襲引起的感冒症狀,如發熱、頭痛、鼻塞、咳嗽等,紫蘇葉能有效緩解。
  • 和中調氣: 紫蘇葉還具有一定的和中調氣作用,能促進消化,緩解胃氣不舒、胸悶氣短等症狀。

因此,在加味香蘇飲中加入紫蘇葉,可增強其解表散寒、和中調氣的功效,更能針對風寒感冒引起的相關症狀,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加味香蘇飲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和胃: 陳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健脾、燥濕的功效。方中因香蘇散寒化痰,但易傷脾胃,故加入陳皮以理氣和胃,避免傷脾,並促進藥效吸收。
  2. 降逆止嘔: 陳皮可降逆止嘔,對於因寒邪犯肺、脾胃虛弱所致的嘔吐,有輔助治療作用。香蘇飲中加入陳皮,可增強降逆止嘔的功效,使治療更加完善。

加味香蘇飲中加入香附,主要是為了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具有行氣解鬱、止痛消積的功效,能疏肝理氣,調和氣血,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疼痛、食慾不振等症狀。

此外,香附還能 調和脾胃,促進消化,有助於改善因氣滯血瘀所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因此,香附在加味香蘇飲中,能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加味香蘇飲中加入防風,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止咳化痰: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咳化痰的作用。香蘇飲本身以疏散風寒為主,加入防風可以增強其疏風止咳之力,對於風寒犯肺、咳嗽痰多等症狀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配合香蘇,增強療效:香蘇辛溫,善於解表散寒,而防風亦能疏散風寒,兩者合用,相輔相成,更能有效地驅散風寒,緩解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狀。

加味香蘇飲中包含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宣肺止咳: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宣肺止咳的功效。對於因風寒襲肺引起的咳嗽、鼻塞、流涕等症,荊芥能起到解表散寒、宣肺通竅的作用。
  2. 配合香蘇,增強止咳化痰功效: 香蘇飲中以香蘇為君藥,主治風寒咳嗽,而荊芥則能協同香蘇,增強其疏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並有助於化痰止咳。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止咳化痰的作用。

加味香蘇飲中加入蔓荊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蔓荊子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痛的功效。對於風熱上擾所致的頭痛、眩暈、鼻塞、流涕等症,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加味香蘇飲本身主治風熱感冒,而蔓荊子的加入更能針對感冒所致的頭部不適進行治療。
  2. 通竅開鬱,和解表裏:蔓荊子具有通竅開鬱之效,能通利頭面、鼻竅,對於風寒束表、氣機鬱滯所致的頭昏腦脹、鼻塞不通等症,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加味香蘇飲中加入蔓荊子,不僅可以疏散風熱,更能通暢氣機,使表裏和解,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加味香蘇飲中加入川芎,主要有兩個原因:

1. 疏散風寒,行氣止痛:川芎具有疏散風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肢體疼痛等症狀。香蘇飲本身主治風寒感冒、咳嗽氣喘,加入川芎可增強其疏散風寒、止痛的效果,使療效更為顯著。

2.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川芎還具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因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頭痛、頭暈、胸悶等症狀。香蘇飲中加入川芎,可增強其活血化瘀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加味香蘇飲中添加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香蘇飲中包含辛溫解表藥物,容易燥烈傷陰,甘草可緩解這些藥物對人體的刺激,使其更加平和。
  2. 補脾益氣: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脾胃的作用,可以加強人體對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提升療效。香蘇飲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而脾胃虛弱者更容易感冒,甘草的補益作用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恢復。

加味香蘇飲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香蘇飲本身偏寒涼,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咳嗽痰多等症,加入生薑可以溫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傷及脾胃。

2. 增強療效: 生薑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吸收和發揮療效。同時,生薑與香蘇、蘇葉等藥物相配,更能增強散寒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加味香蘇飲:溫和感冒禦寒良方

中藥方劑「加味香蘇飲」,主要成分包括紫蘇葉、陳皮、香附、防風、荊芥、蔓荊子、川芎、甘草、生薑,主治功效為時邪感冒及傷風傷寒。

1. 紫蘇葉

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2. 陳皮

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3. 香附

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4. 防風

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5. 荊芥

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6. 蔓荊子

具有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的功效。它可以治療感冒、流感、風寒感冒等病症,以及風熱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等症狀。

7. 川芎

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

8.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9. 生薑

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加味香蘇飲」,由紫蘇葉、陳皮、香附、防風、荊芥、蔓荊子、川芎、甘草、生薑等藥材組成,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理氣活血、清熱解毒等功效,主治時邪感冒、傷風傷寒等病症,具有顯著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川芎3錢, 紫蘇3錢, 羌活3錢, 防風3錢, 蒼朮3錢, 香附3錢, 甘草3錢, 荊芥3錢, 白芷3錢, 葛根1錢, 前胡1錢。
加蔥頭10枚,生薑3片,水煎服。以被覆取汗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發汗解表、疏風解表的功效,因此不宜在感冒初期、體質虛弱、孕婦、小孩等人群服用。

相關疾病


頭痛脖子頸項酸痛感冒鼻塞原發性高血壓慢性鼻炎鼻咽腫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鼻息肉打噴嚏怕冷經常疲勞想睡頸部連及背部筋脈肌肉強直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香蘇飲, 出處:《內科摘錄》卷一。 組成:蘇葉1錢半,陳皮1錢2分,香附1錢2分,防風1錢,荊芥1錢,蔓荊子1錢,川芎7分,甘草7分,生薑3片。 主治:時邪感冒,傷風傷寒,發熱,頭痛項強,鼻塞聲重。

加味香蘇飲, 出處:《玉案》卷二。 組成:川芎3錢,紫蘇3錢,羌活3錢,防風3錢,蒼朮3錢,香附3錢,甘草3錢,荊芥3錢,白芷3錢,葛根1錢,前胡1錢。 主治:傷風,風邪客於腠理,灑浙惡寒,噴嚏呵欠,頭疼發熱,類於傷寒,但見風寒即怕,亦不太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