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香性苦,辛,溫。主治活血行氣;通經止痛;消腫生肌。用於心腹諸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瘡癰腫痛、心腹疼痛、風濕痹痛、經閉痛經、腸癰。外用於消腫生肌、瘡潰不斂。
延胡索性辛、苦、溫、無毒。主治活血、利氣、止痛。 用於胸脅、脘腹疼痛、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跌撲腫痛。
牡丹皮性辛苦、涼、微寒。主治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
白薇性味苦、鹹、寒。主治清熱涼血、風溫灼熱多眠、肺熱咳血、溫瘧、利尿通淋、解毒療瘡。用於溫邪傷營發熱、陰虛發熱、骨蒸勞熱、風濕痛、產後血虛發熱、熱淋、血淋、癰疽腫毒。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白朮性味苦、甘、溫。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腹脹腹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症。
藁本性味辛、性濕。主治祛風散寒勝濕止痛 主上升、達頭巔、入膀胱經、以治太陽頭痛、外感風寒、巔頂頭痛每多用之、又可祛風除濕、治療風濕痺痛。
白芷性味辛、溫。主治去風解表、散風、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解蛇毒、通鼻竅。用於外感風寒、頭痛、鼻塞、鼻淵、牙痛、白帶、瘡瘍腫痛。
香附性味辛、微寒、無毒。主治行氣解鬱、調經止痛。 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胸脘痞悶、寒疝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
沒藥性苦、平。主治散瘀止痛、外用消腫生肌。用於跌打淤血腫痛、癰疽腫痛、胸腹諸痛、外用治瘡口久不收斂。
肉桂性辛、甘、熱。主治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溫經通脈。主治腎陽不足、命門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小便不利或頻數、短氣喘促、浮腫尿少諸證。
赤石脂性甘、澀、酸、溫、無毒。主治澀腸、止血、生肌斂瘡。用於久瀉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帶下、外治瘡瘍不斂、濕疹膿水。
經帶金丹,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組成:乳香2兩,玄胡索3兩,丹皮2兩,白薇2兩,甘草2兩,白朮1兩,藁本2兩,白芷2兩,香附10兩,沒藥1兩,肉桂1兩,赤石脂4分。 主治:調經止帶,和血鎮痛。主治:赤白帶下,紅白淋濁,經水不調,臍腹作痛,腰痠無力,子宮寒冷,難於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