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涎丸

QU XI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脾經 15%
肺經 12%
胃經 11%
心經 10%
膽經 7%
腎經 6%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膽經
腎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祛涎丸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其燥濕化痰的功效。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祛風痰、止咳、消腫散結的功效。對於痰涎壅盛、咳嗽痰多、口舌乾燥等症狀,天南星能有效化解痰液,使之排出體外,達到祛涎止咳的效果。

此外,天南星還可與方劑中的其他藥物相配伍,增強療效。例如,與半夏配伍,可增強其燥濕化痰之功,並減輕其毒性;與陳皮配伍,可促進脾胃運化,幫助痰液排出。

祛涎丸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其化痰止嘔、燥濕健脾的功效。

半夏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其善於燥濕化痰,能有效清除痰液,解決因痰濕阻滯導致的口涎增多。同時,半夏亦能和胃止嘔,對於脾胃虛弱、濕濁上泛引起的唾液過多也有緩解作用。因此,在祛涎丸中加入半夏,可有效解決痰濕壅滯、脾胃不和所致的口涎增多問題,達到祛除口涎、改善症狀的效果。

祛涎丸中加入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化痰:白附子性燥,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能有效祛除體內痰液,尤其是溼痰,對於痰涎壅盛、咳喘痰多等症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止涎止嘔:白附子可入脾胃經,能健脾燥溼,止涎止嘔。對於因脾胃溼熱導致的口涎過多、噁心嘔吐等症狀,白附子能夠起到緩解作用。

因此,白附子在祛涎丸中起着化痰止咳、止涎止嘔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配合,達到治療目的。

「祛涎丸」方劑中包含烏頭,看似矛盾,實則有其藥理根據。烏頭性溫熱,入肺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解毒之效,能溫肺化痰,利氣止咳,對於痰涎壅盛、肺氣不利者,可起到祛痰止咳的作用。但烏頭藥性猛烈,毒性較大,需慎用,一般以少量配伍入藥,配合其他藥物,以緩解其毒性,發揮其祛痰功效,避免單獨使用造成毒副作用。

祛涎丸中包含白花蛇,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痙、化痰定驚的功效。

白花蛇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通絡活血、祛風止痙、解毒消腫等作用。其對於風痰阻滯、痰涎壅盛所致的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肢體麻木、言語不清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祛涎丸中加入白花蛇,可以有效地化痰止涎、祛風止痙,達到治療口涎過多、言語不清等症狀的目的。

祛涎丸方劑中包含烏梢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痙,化痰止涎:烏梢蛇性味甘平,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化痰止涎的功效。其能有效解除因風寒痰濕所致的口涎過多、舌苔厚膩、神志不清等症狀。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烏梢蛇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如半夏、陳皮等,共同發揮化痰利濕、降逆止嘔的作用,進一步提升祛涎丸的整體療效。

祛涎丸方劑中含有白僵蠶,主要基於其化痰止咳,清熱解毒的功效。

白僵蠶為一種蟲藥,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其善於化解痰涎,對於風寒、風熱、燥熱等引起之痰多咳嗽,以及痰稠難咳、口涎過多等症狀,均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白僵蠶還有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蘊肺、痰熱壅肺所致的咳嗽、喘息、胸悶等症狀。

祛涎丸中加入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驅風止痙: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息風止痙之效。對於因風痰阻滯,導致的口涎過多、言語不清等症狀,全蠍能有效驅散風邪,止住痙攣,改善涎液分泌過多的狀況。

二、 解毒散結: 全蠍亦有解毒散結之功效,可用於化解痰濁,消除病竈,改善因痰液瘀積而導致的口涎增多。

祛涎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疏散風寒,通利鼻竅: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疏散風寒、通利鼻竅的功效。對於因風寒襲肺、痰濁阻滯而引起的唾液增多,川芎能有效疏散風邪,使鼻竅通利,從而減少痰液的產生,達到祛涎的效果。
  2.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川芎亦具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若因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而導致唾液增多,川芎則能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改善氣血運行,從而減少唾液的分泌。

祛涎丸中加入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平肝熄風,止痙止顫: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止顫的功效。涎液過多,常與肝風內動、痰濁上擾相關。天麻能平息肝風,減少痰濁上湧,從而達到祛涎止渴之效。

二、 祛風止痛,改善頭暈:天麻亦能祛風止痛,改善頭暈目眩等症狀。涎液過多,往往伴隨頭暈、肢體乏力等不適。天麻可改善相關症狀,提升患者整體感受。

總而言之,天麻在祛涎丸中起著平肝熄風、止痙止顫、祛風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涎液過多、頭暈目眩等症狀,提升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祛涎丸 中藥方劑介紹

祛涎丸是一款中藥方劑,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其主要成分包括天南星、半夏、白附子、烏頭、白花蛇、烏梢蛇、白僵蠶、全蠍、川芎、天麻。

祛涎丸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平肝息風、清熱解毒等功效。主治風痰瘀積,導致頭部和眼睛昏沉疼痛,頭昏眼花,想要嘔吐,感覺噁心,神志恍惚,健忘,精神恍惚,四肢疼痛,頸部和頭部僵硬,頭部和臉部腫脹和發癢,手腳不能抬舉,有時麻痺。

祛涎丸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
  •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天麻: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
  • 天南星: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
  •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全蠍: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
  • 白附子:溫通經絡,化痰散結,定驚搐。

總結:

祛涎丸是一款中藥方劑,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平肝息風、清熱解毒等功效,主治風痰瘀積引起的頭部和眼睛昏沉疼痛等症狀。其組成中的每種中藥材都具有不同的功效,搭配使用可增強療效。但需要注意的是,祛涎丸含有烏頭、白附子等有毒成分,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擅自服用。

傳統服藥法


天南星4兩,半夏9兩半,白附子2兩6錢,川烏頭7錢半。上並生為細末,用生絹袋盛,以井花水揉洗澄濾,有滓更研,再入袋擺洗盡,瓷盆中日曬夜露,每至曉澄去宿水,別換井花水,攪勻曬,春5日,夏3日,秋7日,冬10日,去水曬乾如玉片,方入後諸藥: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乾,稱)1兩,劍背烏消蛇(酒浸1宿,去皮骨,焙乾,稱)1兩,白僵蠶1兩(炒去絲嘴),全蠍1兩(去毒,微炒),川芎2兩,天麻2兩。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煮湖為丸,如綠豆大,以飛研細朱砂一兩,麝香末二錢為衣,風乾,密器中盛之。
每服30丸,食後生薑、薄荷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祛涎丸有祛痰止眩、通絡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痰壅盛所導致的頭目昏痛、旋暈欲倒、嘔噦惡心、恍惚健忘、神思昏憒、肢體煩疼、頸項拘急、頭面腫癢、手足不舉、或時麻痹等症狀。但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年老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阿茲海默症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嘔吐多痰眼睛模糊容易健忘膝部腫大疼痛噁心反胃半身或下肢麻木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祛涎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八。 組成:天南星4兩,半夏9兩半,白附子2兩6錢,川烏頭7錢半。上并生爲細末,用生絹袋盛,以井花水揉洗澄濾,有滓更研,再入袋擺洗盡,瓷盆中日曬夜露,每至曉澄去宿水,别換井花水,攪勻曬,春5日,夏3日,秋7日,冬10日,去水曬乾如玉片,方入後諸藥: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乾,稱)1兩,劍背烏梢蛇(酒浸1宿,去皮骨,焙乾,稱)1兩,白僵蠶1兩(炒去絲嘴),全蠍1兩(去毒,微炒),川芎2兩,天麻2兩。 主治:風痰壅盛,頭目昏痛,旋暈欲倒,嘔噦惡心,恍惚健忘,神思昏憒,肢體煩疼,頸項拘急,頭面腫癢,手足不舉,或時麻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