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氣散

XIAO Q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肺經 16%
胃經 16%
心經 10%
腎經 7%
肝經 7%
小腸經 5%
膽經 4%
大腸經 4%
膀胱經 2%
三焦經 1%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小腸經
膽經
大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消氣散介紹:

中藥方劑「消氣散」,主要成分是:沉香、木香、人參、半夏、青皮、桔梗、陳皮、茯苓、草果、大腹皮、紫蘇葉、木通。

各成分的功效:

  • 沉香: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青皮: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草果:芳香化濕、溫裡溫中、消食化積、治瘧、降氣、燥濕、解酒毒等功效。
  • 大腹皮:理氣行氣、利水消腫、健脾胃。
  • 紫蘇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主治功效:

  • 血氣凝滯:血液運行不暢,導致氣血瘀滯。
  • 心脾不和:心臟和脾胃功能失調,導致氣血不順。
  • 腹急中滿:腹部急迫感和腹脹感。
  • 四肢浮腫:四肢水腫,尤其是腳踝和手指。
  • 飲食無味:對食物沒有味道或興趣。
  • 小便不清:小便混濁或帶有沉澱物。

總結:

中藥方劑「消氣散」具有溫裡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降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多種功效。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氣滯血瘀、心脾不和、腹急中滿、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小便不清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沈香半兩,木香半兩,人參半兩,半夏(湯洗7次)半兩,青皮(去白、炒)半兩,桔梗(炒)半兩,陳皮(去白,炒)1兩,白茯苓(去皮)3兩,草果仁(炒)3兩,大腹皮(洗,焙)3兩,紫蘇(連梗)3兩,木通3兩。
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盞,加生薑4片,大棗1枚,煎,空心熱服。
本方方名,《醫方類聚》引作「消氣湯」。

方劑組成解釋


消氣散由沉香、木香、人參、半夏、青皮、桔梗、陳皮、茯苓、草果、大腹皮、紫蘇葉、木通等中藥組成。沉香具有行氣止痛、化痰散結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功效;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健脾益肺的功效;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青皮具有行氣消脹、和胃降逆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草果具有行氣消脹、健脾和胃的功效;大腹皮具有行氣消脹、健脾和胃的功效;紫蘇葉具有行氣寬胸、解表散寒的功效;木通具有通利小便、清熱解毒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消氣散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腹瀉、嘔吐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消氣散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並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消氣散, 出處:《石室秘錄》卷六。 組成:白朮1兩,薏仁1兩,茯苓1兩,人參1錢,甘草1分,枳殼5分,山藥5錢,肉桂1分,車前子1錢,蘿蔔子1錢,神曲1錢。 主治:健脾行氣利水。主治:氣臌。乃氣虛作腫,似水臌而非水臌也。其症一如水臌之狀,但按之皮肉不如泥耳。必先從腳面腫起,後漸漸腫至上身,甚則頭面皆腫者。

消氣散, 出處:《簡易方》引《葉氏錄驗方》(見《醫方大成》卷三)。 組成:沉香半兩,木香半兩,人參半兩,半夏(湯洗7次)半兩,青皮(去白、炒)半兩,桔梗(炒)半兩,陳皮(去白,炒)1兩,白茯苓(去皮)3兩,草果仁(炒)3兩,大腹皮(洗,焙)3兩,紫蘇(連梗)3兩,木通3兩。 主治:血氣凝滯,心脾不和,腹急中滿,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小便不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