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氣飲

FEN QI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風勞臌膈》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胃經 19%
肺經 12%
肝經 11%
心經 9%
大腸經 6%
腎經 4%
小腸經 4%
三焦經 4%
膽經 4%
膀胱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分氣飲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茯苓性平和,味甘淡,入脾、肺經,具利水滲濕之效。分氣飲主治胸膈痞滿,氣機不利,茯苓可助於利水滲濕,消除痰濕,通暢氣機,改善胸悶氣短等症狀。
  2. 健脾益氣:茯苓亦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功能。分氣飲中常配伍其他健脾益氣藥物,茯苓可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使氣機運行通暢,恢復脾胃運化功能。

分氣飲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瀉火:梔子味苦寒,入心、肺、三焦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方中加入梔子,可有效清泄心肺積熱,解除因熱邪上擾所致的煩躁不安、口渴、心胸鬱悶等症狀。

2. 瀉火解毒:梔子還具有瀉火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熱病,如高熱不退、神昏譫語、口舌糜爛等。分氣飲中常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如黃芩、連翹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的功效。

分氣飲中包含紫蘇葉,主要原因在於其 解表散寒、行氣寬中 的功效。

紫蘇葉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行氣解鬱、止咳化痰的作用。分氣飲本身就以 疏散風邪、調和氣機 為目的,而紫蘇葉的加入則能增強其解表散寒、行氣寬中的作用,使藥效更顯著。

此外,紫蘇葉還能 和胃降逆,對於因氣機不暢、寒邪阻滯所致的胸悶氣短、胃脘脹滿等症狀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進一步提升分氣飲的整體療效。

分氣飲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燥濕: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分氣飲旨在治療脾虛濕盛導致的氣機不暢,白朮可健脾燥濕,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氣機得以順暢運行。
  2. 固表止汗:白朮亦具固表止汗之效。分氣飲常用於治療氣虛自汗、盜汗等症,白朮可固護脾氣,減少汗液流失,達到止汗的效果。

綜上所述,白朮在分氣飲中發揮健脾燥濕、固表止汗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氣機不暢、脾虛濕盛等症的效果。

分氣飲中包含枳殼,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項功效:

  1. 行氣消脹:枳殼味苦、性寒,入脾、胃經,能理氣解鬱,消食導滯。對於因氣滯食積導致的胸悶、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枳殼能有效緩解。
  2. 降逆止嘔:枳殼能降氣止逆,對於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呃逆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因此,分氣飲中加入枳殼,旨在通過行氣消脹和降逆止嘔的作用,達到治療氣滯食積、胃氣上逆等病症的效果。

分氣飲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通淋:木通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之效。分氣飲主治氣分鬱熱,濕熱內蘊所致的發熱、口渴、小便不利、淋痛等症狀,木通在此方中起到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作用,幫助患者排出體內濕熱,改善尿路不適。
  2. 宣通氣道:木通還具有宣通氣道的作用。分氣飲中常配合其他清熱解毒、宣肺化痰的藥物,共同達到清熱解毒、宣肺止咳的效果。木通的加入,有助於疏通氣道,緩解氣滯所致的胸悶、咳嗽等症狀。

分氣飲中包含大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消脹:大腹皮性平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脹、健脾和胃的功效。分氣飲以疏肝理氣、健脾和胃為目的,大腹皮可協助行氣止痛,緩解氣滯所致的胸悶、腹脹等症狀。
  2. 利水消腫:大腹皮還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分氣飲中常配合其他利水藥物,大腹皮可助其利水滲濕,減輕水濕停滯所致的腹脹、浮腫等症狀。

總之,大腹皮在分氣飲中發揮行氣消脹、利水消腫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疏肝理氣、健脾和胃的療效。

分氣飲中包含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消脹: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消脹、疏肝理氣的功效。分氣飲主要用於治療氣滯血瘀、胸悶腹脹等症狀,青皮可幫助行氣散結,消解脹滿,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的狀況。
  2. 降逆止嘔:青皮還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可以緩解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症狀。分氣飲中加入青皮,有助於調和胃氣,降逆止嘔,使氣機通暢,達到治療效果。

總之,青皮在分氣飲中起著行氣消脹、降逆止嘔的作用,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分氣飲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解鬱: 木香性辛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解鬱、健脾消食之效。分氣飲以疏肝理氣為治則,而木香能疏散肝氣鬱結,調暢氣機,使氣機運行通暢,故列於方中。
  2. 燥濕健脾: 木香亦能燥濕健脾,對於脾胃濕困、氣機阻滯者,能起到健脾益氣、消食除濕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總而言之,木香在分氣飲中,既能疏肝理氣,又能燥濕健脾,是方中不可或缺的藥物,與其他藥物配伍,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主治功效


分氣飲:疏肝理氣,寬中化濕

分氣飲是中醫常用的方劑,具有疏肝理氣、寬中化濕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中脘(胃脘部)以上部位脹滿,胸悶氣促,逐漸加重。分氣飲由茯苓、梔子、紫蘇葉、白朮、枳殼、木通、大腹皮、青皮、木香等九味藥組成。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梔子:**性寒,味苦,歸心、肺、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功效。

**白朮:**性溫,味苦、辛,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溫陽化濕、祛風除濕、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等功效。

**枳殼:**性寒,味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木通:**性寒,味辛、苦,歸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大腹皮:**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利水消腫、健脾胃等功效。

**青皮:**性溫、辛、苦,歸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總結:**分氣飲具有疏肝理氣、寬中化濕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中脘(胃脘部)以上部位脹滿,胸悶氣促,逐漸加重。分氣飲由茯苓、梔子、紫蘇葉、白朮、枳殼、木通、大腹皮、青皮、木香等九味藥組成。分氣飲對治療中脘(胃脘部)以上部位脹滿,胸悶氣促,逐漸加重,療效顯著,值得臨牀推廣應用。

傳統服藥法


桔梗、茯苓、陳皮、桑皮、大腹皮、枳殼、草果、半夏、蘇子、木瓜、木通、木香。
小便不利,加豬苓、澤瀉;瀉,加肉果;腹痛,加肉桂;胸膈不寬,加砂仁、厚朴。
加生薑、大棗、燈心,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理氣和中、化痰散結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中脘以上脹滿妨悶,漸漸而起的症狀。但本方性味辛溫,有燥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氣喘肺結核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腹瀉全身性水腫多痰吞咽障礙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分氣飲,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五。 組成:桔梗、茯苓、陳皮、桑皮、大腹皮、枳殼、草果、半夏、蘇子、木瓜、木通、木香。 主治:四肢浮腫,氣喘短急。

分氣飲,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二七引《仙傳濟陰方》。 組成:陳皮3錢,甘草3錢,赤茯苓3錢,蒼朮5錢,木瓜5錢,白朮5錢。 主治:婦孕7-8月,腳腫。

分氣飲, 出處:《醫部全錄》卷四四○引《幼幼近編》。 組成:桔梗、茯苓、陳皮、桑皮、大腹皮、枳殼、草果、蘿蔔子、蘇子、蒼朮、厚朴、木通、半夏、木香。 主治:肚腹膨脹,喘急煩悶。

分氣飲, 出處:《風勞臌膈》。 組成:茯苓1錢,梔子1錢,紫蘇8分,白朮5錢,枳殼1錢(炒),蔻仁(研)1錢,木通7分,大腹皮8分,青皮6分,木香4分。 主治:中脘以上脹滿妨悶,漸漸而起。

分氣飲, 出處:《玉案》卷四。 組成:藿香1錢,枇杷葉1錢,貝母(去心)1錢,陳皮1錢,當歸1錢5分,厚朴(薑汁炒)1錢5分,沉香1錢5分,香附(醋炒)1錢5分,蘇子(炒)1錢5分,白豆蔻1錢5分。 主治:遠年近日噎膈。

分氣飲, 出處:《校注婦人良方》卷十三。 組成:陳皮1錢,茯苓1錢,半夏(炒)1錢,桔梗(炒)1錢,大腹皮1錢,紫蘇梗1錢,枳殼(麸炒)1錢,白朮(炒)1錢,山梔(炒)1錢,甘草(炙)5分。 主治:脾胃虛弱,氣血不和,胸膈不利;或痰氣喘嗽,飲食少思。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