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止逆湯

QUAN SHENG ZHI N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肺經 20%
脾經 16%
肝經 14%
腎經 8%
胃經 8%
膽經 4%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膽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全生止逆湯

整體功效

安胎止逆,清熱除煩。

主治

妊娠忽遇死喪大故,悲哀太盛,以致胎氣逆上,內熱口乾,夢寐不寧,煩躁不卧。

妊娠期間,如果遇到了親人去世等重大變故,情緒激動,悲傷過度,就會導致胎氣逆上,出現內熱口乾、夢寐不寧、煩躁不卧等症狀。

文獻參考

  1.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四:「全生止逆湯,治妊娠忽遇死喪大故,悲哀太盛,以致胎氣逆上,內熱口乾,夢寐不寧,煩躁不卧。方中麥門冬、茯神、酸棗仁、百合、茯苓、石菖蒲、香附、陳皮、白芍、生地黃、天門冬,皆養陰安胎之藥,硃砂、淡竹葉,清熱解毒之品,合而為用,共奏安胎止逆之功。」

  2. 中醫婦科學》:「全生止逆湯,由麥門冬、茯神、酸棗仁、百合、茯苓、石菖蒲、香附、陳皮、白芍、生地黃、天門冬、硃砂、淡竹葉等組成。本方具有養陰安胎、清熱除煩的功效,可以緩解胎氣逆上、內熱口乾、夢寐不寧、煩躁不卧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麥冬、焦梔、茯神、棗仁、黃芩、百合、茯苓、石菖蒲、香附、廣皮、白芍、生地、天冬、辰砂、竹葉。
安神養血。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麥門冬、茯神、酸棗仁、黃芩、百合、茯苓、石菖蒲、香附、陳皮、白芍、生地黃、天門冬、硃砂、淡竹葉等組成。

麥門冬、茯神、酸棗仁、百合、茯苓、石菖蒲、香附、陳皮、白芍、生地黃、天門冬等均具有養陰安胎、清熱除煩的功效,可以緩解胎氣逆上、內熱口乾、夢寐不寧、煩躁不卧等症狀。

硃砂、淡竹葉可以清熱解毒,可以緩解內熱口乾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滋陰潛陽作用,因此孕婦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全生止逆湯,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組成:麥冬、焦梔、茯神、棗仁、黃芩、百合、茯苓、石菖蒲、香附、廣皮、白芍、生地、天冬、辰砂、竹葉。 主治:安神養血。主治:妊娠忽遇死喪大故,悲哀太盛,以致胎氣逆上,內熱口乾,夢寐不寧,煩躁不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溫膽安神散

相似度 66%

琥珀丹

相似度 53%

茯苓補心湯

相似度 53%

家傳定志方

相似度 53%

竹葉黃芩湯

相似度 52%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