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六君煎

JIN SHUI LIU JUN JI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10.5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心經 21%
肺經 19%
肝經 12%
腎經 12%
胃經 9%
脾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金水六君煎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如下:

  1.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金水六君煎用於治療氣血兩虛、心脾不足,而當歸能補血活血,調和氣血,使氣血運行通暢,從而達到改善心脾功能,緩解症狀的效果。
  2. 配合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金水六君煎中其他藥材如茯苓、白朮等,主要作用於脾胃,而當歸則能補益心血,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滋補心脾、益氣養血的效果。

金水六君煎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之效。金水六君煎主治脾腎陽虛、氣血不足之症,熟地黃可補益腎陰,促進血脈生成,改善氣血虧虛狀態。

2. 溫陽助運: 熟地黃性溫,可溫煦脾腎陽氣,配合其他藥物,促進脾胃運化,改善寒濕內阻,使補益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總之,熟地黃在金水六君煎中起到滋陰補血、溫陽助運的作用,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協同治療脾腎陽虛、氣血不足等症狀。

金水六君煎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方中加入陳皮,可協助理氣化痰,促進脾胃運化,改善脾虛所致的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症狀。
  2. 和中降逆:陳皮能降氣止嘔,對於脾胃氣逆、呃逆嘔吐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金水六君煎中加入陳皮,可起到和中降逆、調和脾胃之效。

總之,陳皮在金水六君煎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脾胃虛弱、氣滯濕阻等症狀的目的。

金水六君煎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燥濕化痰: 半夏性味辛溫,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功效。金水六君煎主治脾胃濕熱、痰濕阻滯所致的嘔吐、腹脹、胸悶等症狀,而半夏可以有效化解痰濕,通暢氣機,緩解上述症狀。
  2. 降逆止嘔: 半夏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可以抑制胃氣上逆,緩解嘔吐。金水六君煎中,半夏與生薑、陳皮等藥物配合,共同起到降逆止嘔的作用,更有效地控制嘔吐症狀。

金水六君煎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如下:

  1. 利水滲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金水六君煎主治脾腎陽虛,水濕內停,故以茯苓利水滲濕,去除水濕,改善脾腎陽虛之症。
  2. 健脾益氣: 茯苓同時具有健脾益氣之功效,能補脾氣,增強脾胃功能,使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增強,從而更有效地利水滲濕,達到治療效果。

金水六君煎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金水六君煎以滋陰降火為主,但藥性偏寒涼,容易傷脾胃。甘草性平味甘,具有調和諸藥、緩解寒涼之弊的功效,能保護脾胃,避免藥物過於寒涼而損傷正氣。
  2. 增強療效: 甘草本身具備清熱解毒、補脾益氣、緩解疼痛等功效,與金水六君煎其他藥材共同作用,能更有效地清熱解毒、滋陰降火,並緩解因陰虛火旺導致的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狀,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金水六君煎」主治功效及原理分析

金水六君煎,一方源自明代醫家張景岳《景岳全書》,由當歸、熟地黃、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組成。主要功效為滋陰補腎,理氣化痰,主治肺腎陰虛,痰濕內阻證。

古文主治分析

從所提供的古文內容可以歸納出,金水六君煎主要應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1. 肺腎陰虛兼外感風寒咳嗽:

    • 《景岳全書》及《不居集》提到「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外受風寒,咳嗽,嘔惡多痰,喘急等症」可用金水六君煎。
    • 《類證治裁》指出「風寒外邪入肺」而喘急者,且「氣粗嗽痰」與「吸促氣短」不同,以金水六君煎主治。
    • 《景岳全書》進一步說明「風寒之痰,以邪自皮毛內襲於肺,肺氣不清,乃致生痰」,若「血氣兼虛者」,宜金水六君煎。
    • 《虛損啟微》也提到「兼受風寒而嗽者,宜金水六君煎」。
    • 《不居集》提到「外邪咳嗽,多有誤認為勞傷,而遂成真勞者」,「辨得其真,則但用六安煎、金水六君煎,或柴陳煎之類,不數劑而可愈矣。」
    • 《景岳全書發揮》也提到「風寒襲於皮毛,則熱鬱於內,肺金不清,而閉塞喉竅,咳嗽甚而聲喑者」可考慮使用金水六君煎,但不宜用。
  2. 陰虛痰嗽:

    • 《醫學集成》指出「陰虛痰嗽,金水六君煎」。
    • 《醫學集成》又提到「陰虛夜咳,金水六君煎加胡桃、枇杷葉」。
    • 《金臺醫案》提到張景岳「治病制方多重陰分」,「有六君子湯,以治陽虛人痰嗽,即不可無金水六君煎以治陰虛人痰嗽」。
    • 《虛損啟微》提到「腎水不能制火,所以剋金,陰精不能化氣,所以病燥,故有咳嗽喘促,咽痛喉瘡聲啞等症。」,「兼受風寒而嗽者,宜金水六君煎,或百合固金湯。」
    • 《景岳全書發揮》指出「水泛為痰而用二陳,於理不通。風寒咳嗽而用歸、地,其邪焉得解散?嘔惡而用歸、地,必致胸膈痞悶。○水泛為痰,當用地黃湯;風寒咳嗽,當用二陳加羌、防、杏仁、蘇子之類。此方兩相悖謬。」
  3. 產後喘急:

    • 《類證治裁》提到「產後血脫氣喘,為孤陽絕陰,危候也」,但若為「風寒外邪入肺,而喘急者」且「氣粗嗽痰,與吸促氣短不侔」,則以金水六君煎主治。
    • 《景岳全書》也提到「產後喘急有二,乃一以陰虛之極,一以寒邪在肺」,「若風寒外感,邪氣入肺而喘急者,此必氣粗胸脹,或多咳嗽,自與氣短似喘上下不接者不同,治當以疏散兼補為主,宜金水六君煎」。
    • 《雜症會心錄》提到「凡喘症虛多實少。況屬產後。而喘忽發。虛耶實耶。」,「若其人平素原有哮喘之疾。因胎下偶受外風。舊疾亦作。宜金水六君煎主之。」
  4. 其他:

    • 《重樓玉鑰續編》提到「咳嗽無痰間有內熱者,金水六君煎主之」。
    • 《景岳全書發揮》提到「若腎虛兼痰者,宜金水六君煎。」,但同時也指出「腎虛兼痰,乃水泛為痰,豈可用二陳歸地夾雜之藥?」
    • 《醫學集成》提到「喘急痰壅,貞元飲,金水六君煎,兼服腎氣丸,此逆治法也。」
    • 《繆宜亭醫案》提到「仿金水六君煎意」治療哮喘。

治療原理分析

金水六君煎的組成為:當歸、熟地黃、陳皮、半夏、茯苓、炙甘草。

  • 滋陰補腎: 熟地黃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為君藥;當歸補血活血,且可潤燥,與熟地黃相配,滋陰養血。
  • 理氣化痰: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茯苓健脾滲濕,助陳皮、半夏化痰;甘草調和諸藥。

綜合以上分析,金水六君煎的治療原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 針對肺腎陰虛: 熟地、當歸滋補肺腎之陰,陰液得充,則能制約虛火,且可潤燥化痰。
  2. 針對痰濕內阻: 陳皮、半夏、茯苓理氣化痰,祛除痰濕,使氣機通暢,痰濕得化。
  3. 兼顧外感: 古文多處提到此方可用於外感風寒,可能是由於方中陳皮、半夏具有一定的解表作用,且全方補中有散,對於正虛之人感受外邪,有扶正祛邪之意。但需注意,方中熟地、當歸滋膩,若外邪未解,則不宜使用。
  4. 標本兼治: 金水六君煎既能滋補肺腎之陰以治本,又能理氣化痰以治標,標本兼顧,故可用於肺腎陰虛,痰濕內阻之證。

總之,金水六君煎是一個滋陰化痰的方劑,適用於肺腎陰虛,痰濕內阻之證,特別是年老體弱,或產後氣血虧虛之人,兼有咳嗽、痰多、喘急等症狀。但此方偏於滋膩,對於脾胃虛弱,運化無力者,需慎用。此外,若外感症狀明顯,則需先解表,或配伍解表藥同用。

傳統服藥法


當歸2錢,熟地3~5錢,陳皮1錢半,半夏2錢,茯苓2錢,炙甘草1錢。
如大便不實而多濕者,去當歸加山藥;如痰盛氣滯,胸脅不快者,加白芥子7-8分;如陰寒盛而嗽不愈者,加細辛5-7分;如兼表邪寒熱者,加柴胡1-2錢。
潤枯燥濕。益陰化痰。
水2鐘,生薑3-7片,煎7-8分。食遠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金水六君煎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虛火上炎。
  • 金水六君煎不宜與溫熱性中藥同用,以免加重病情。
  • 金水六君煎不宜與寒涼性中藥同用,以免降低藥效。

相關疾病


喉中痰鳴鼻子乾燥咳血肺氣腫咳嗽氣喘高血脂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慢性腎衰竭嘔吐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金水六君煎, 出處:《一盤珠》卷四。 組成:熟地4錢,當歸4錢,白苓3錢,半夏、陳皮、甘草、核桃。 主治:夜咳不癒。

金水六君煎,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當歸2錢,熟地3-5錢,陳皮1錢半,半夏2錢,茯苓2錢,炙甘草1錢。 主治:潤枯燥濕。益陰化痰。主治:肺腎虛寒,水泛爲痰。或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外受風寒,咳嗽,嘔惡多痰,喘急等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