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蹄膏
WU TI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易簡》卷十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五蹄膏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 清熱解毒 和 燥濕止癢 的功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燥濕之效。五蹄膏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腳癬等。黃連能清熱瀉火,去除濕熱之邪,同時能燥濕止癢,緩解皮膚瘙癢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癒疾病的效果。
五蹄膏中加入牽牛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腫散結:牽牛子性寒,味苦,入肺、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消腫散結的功效。五蹄膏主要用於治療腳氣、濕疹等皮膚病,牽牛子能幫助消散局部炎症,減輕腫脹。
- 清熱解毒:牽牛子亦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能清除體內熱毒,對於濕熱蘊結導致的皮膚病,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五蹄膏中加入牽牛子,有助於加強其消腫散結、清熱解毒的效果,促進皮膚病的康復。
五蹄膏方劑中加入沙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滋陰潤燥:沙參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功效。五蹄膏主要用於治療外傷感染、瘡瘍腫毒等症,沙參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有效控制感染,滋陰潤燥則可緩解因感染引發的燥熱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 配伍增效:沙參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可以互相增效。例如,五蹄膏中常配伍生地黃、玄參等藥物,沙參與這些藥物共同作用,可以更好地達到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功效,使治療效果更顯著。
五蹄膏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玄參性寒,味甘苦,入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五蹄膏常用於治療溼熱下注所致的瘡瘍腫毒,而玄參可以清熱解毒,消散腫毒,減輕局部炎症反應。
- 滋陰潤燥:玄參亦可滋陰潤燥,養血生津,配合其他藥物,可緩解因濕熱所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
總體來說,玄參在五蹄膏中起到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溼熱下注所致的瘡瘍腫毒的功效。
五蹄膏方劑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升舉陽氣、理氣止痛的功效。五蹄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而柴胡可疏通肝氣,解除鬱結,促進氣血運行,有利於消腫止痛。
- 協調其他藥物功效:五蹄膏中其他藥物如當歸、川芎等,多偏於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而柴胡的疏肝解鬱作用可以協調這些藥物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療效更佳。
總而言之,柴胡在五蹄膏方劑中發揮著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並協調其他藥物作用,促進藥效發揮,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五蹄膏方中加入連翹,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五蹄膏主要用於治療癰疽、瘡瘍等外傷感染,而連翹可以有效地清除感染部位的熱毒,促進傷口癒合。
- 活血化瘀:連翹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組織的修復。五蹄膏中加入連翹,可以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防止感染擴散。
五蹄膏方劑中加入香附,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香附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效。五蹄膏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香附可幫助舒緩因瘀血、氣滯引起的疼痛,促進氣血流通。
- 活血化瘀,消腫生肌:香附除了疏肝解鬱外,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生肌之效。在五蹄膏中,香附可以配合其他藥材,共同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再生,減輕腫痛。
總而言之,香附在五蹄膏中發揮了疏肝解鬱、理氣止痛、活血化瘀、消腫生肌等多重作用,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症。
五蹄膏中添加莪朮,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腫止痛:莪朮性味辛溫,入肝脾經,具有破血行氣、消腫止痛的功效。五蹄膏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莪朮可有效消散瘀血,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 活血化瘀:五蹄膏中常與其他活血化瘀藥材搭配使用,如乳香、沒藥等,莪朮的加入可增強活血化瘀之效,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恢復。
五蹄膏中含有三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破瘀散結: 三稜味苦辛,性溫,具有破血行氣、消腫止痛的功效。五蹄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而三稜可以有效化解瘀血,促進血液循環,消散腫脹,有助於傷口癒合。
- 活血通絡: 五蹄膏中常配伍其他活血化瘀藥物,例如當歸、川芎等。三稜與這些藥物共同作用,可以加強活血通絡的效果,促進氣血運行,使藥效更顯著。
五蹄膏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具有行氣止痛、健脾燥濕的功效,能疏通經絡,緩解因氣滯血瘀、濕阻經絡所致的疼痛。五蹄膏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症狀,而木香的行氣止痛作用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腫止痛,加速傷口癒合。
- 健脾燥濕: 五蹄膏中常加入一些滋潤的藥物,容易造成脾胃濕困,影響藥效的發揮。木香能健脾燥濕,燥濕化痰,促進脾胃運化,有利於藥物吸收和發揮功效,避免濕氣阻礙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五蹄膏中加入地骨皮,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 地骨皮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五蹄膏多用於治療濕熱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等,地骨皮能清熱解毒,緩解皮膚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 滋陰降火: 地骨皮能滋陰降火,對於一些因陰虛火旺引起的皮膚病,如面部紅斑、痤瘡等,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五蹄膏方劑中包含神麴,主要是因為神麴具有以下兩方面的作用:
- 消食化積: 神麴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消食導滯,化積積滯。五蹄膏方劑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神麴能幫助消解積食,促進消化吸收,改善脾胃運化功能。
- 溫陽散寒: 神麴還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可以溫暖脾胃,促進氣血運行。五蹄膏方劑中常加入一些寒涼藥物,如地黃、生地等,神麴可以起到平衡寒涼藥物的寒性,避免其寒性過重,損傷脾胃陽氣。
五蹄膏方劑中包含山楂,主要原因有二:
- 消食化積: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的功效。五蹄膏常用於治療因脾胃虛弱、積食停滯所致的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而山楂可助於消食化積,促進食物消化吸收,緩解上述症狀。
- 活血化瘀: 山楂同時具有一定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五蹄膏中常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如丹參、三七等,以達到更好的療效。
五蹄膏方劑中加入麥芽,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消食化積:麥芽性味甘平,入脾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之效。五蹄膏多用於治療小兒疳積、消化不良等症,麥芽能幫助消解積滯,促進脾胃功能恢復,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 活血通絡:麥芽還具有一定的活血通絡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營養供應。對於五蹄膏所治療的某些疾病,如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麥芽的活血通絡作用可以促進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五蹄膏方劑中加入白芥子,主要是利用其辛溫燥烈的特性,達到以下目的:
- 溫經散寒,止痛消腫:白芥子性溫,能溫經散寒,有助於緩解因寒邪侵襲引起的疼痛,同時也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寒性疼痛、風寒濕痹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活血化瘀,通經絡:白芥子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利於消散瘀血,疏通經絡,減輕疼痛。
因此,白芥子在五蹄膏方劑中起到溫經散寒、止痛消腫、活血化瘀的作用,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五蹄膏方劑中包含天花粉,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
天花粉味甘、性寒,入肺、脾、胃經,具有清熱涼血、利濕止渴、消腫解毒等作用。五蹄膏常用於治療溼熱蘊結、瘡瘍腫毒等症,而天花粉的清熱利濕功效能有效改善濕熱症狀,並有助於消散腫毒,促進傷口癒合。
五蹄膏中加入巴豆,是利用其峻烈瀉下的特性,達到拔毒去腐的效果。
巴豆性味辛、熱,具有逐水消腫、攻毒殺蟲等功效,對於頑固的皮膚病,如瘡瘍、癬症、癤腫等,能起到迅速拔除毒素、消腫止痛的作用。
五蹄膏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病,以其強力殺菌、消炎、止癢的特性,加速病竈癒合。巴豆在配方中雖然使用量極少,但卻是藥效的關鍵,不可輕忽。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五蹄膏 」
主治功效
- 外科疑難雜症,各種不明原因的腫毒,馬、牛、驢、騾因馬鞍而造成的損傷。
中藥方劑組成和功效介紹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牽牛子:瀉下、利水滲濕、驅蟲殺蟲
- 沙參:滋陰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止渴止咳
- 玄參:清熱涼血、滋陰潤燥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連翹: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
- 香附: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莪朮: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
- 三稜: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
-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地骨皮: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
-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 山楂: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
- 麥芽: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
- 白芥子: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
- 天花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
- 巴豆: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
總結
中藥方劑「 五蹄膏 」主要成分是:黃連,牽牛子,沙參,玄參,柴胡,連翹,香附,莪朮,三稜,木香,地骨皮,神麴,山楂,麥芽,白芥子,天花粉,巴豆,具有外科疑難雜症,各種不明原因的腫毒,馬、牛、驢、騾因馬鞍而造成的損傷的治療功效。
傳統服藥法
川黃連1錢5分,黑醜1錢5分,白醜1錢5分,沙參1錢5分,元參1錢5分,柴胡1錢5分,連翹1錢5分,香附1錢5分,莪朮1錢5分,三稜1錢5分,木香1錢5分,地骨皮1錢5分,神曲6分,山楂6分,麥芽6分,白芥子1錢,天花粉1錢,巴豆肉1兩。
腫毒末成即消,已成即拔毒收功。
上藥並生用,煎熬。將馬、牛、羊、豬、驢五樣蹄殼先洗淨曬乾,各稱5兩,香麻油2斤4兩,先將各蹄殼入油熬爛,次入前藥一同熬化,用桑木棍同攪,撈去滓,將油濾起,刷淨鍋,再用飛淨黃丹1斤2兩(炒乾),同此油一並於細火上熬至滴水成珠為度,取放水內浸七日。
臨用時,隔水灼化,攤貼患處,須將此滓研極細,過篩收存。治馬、牛、驢、騾銀鞍斷梁破損,用花椒煎水洗破處,隨將此末乾敷填滿,七日自愈。
耳、眉心忌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蹄膏, 出處:《醫方易簡》卷十。 組成:川黃連1錢5分,黑醜1錢5分,白醜1錢5分,沙參1錢5分,元參1錢5分,柴胡1錢5分,連翹1錢5分,香附1錢5分,莪朮1錢5分,三棱1錢5分,木香1錢5分,地骨皮1錢5分,神曲6分,山楂6分,麥芽6分,白芥子1錢,天花粉1錢,巴豆肉1兩。 主治:腫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拔毒收功。主治:外科疑難險證,一切無名腫毒,馬、牛、驢、騾爲鞍所破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