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腫散
XIAO ZHO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消腫散方中加入白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白芨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改善瘀血腫痛,促進傷口癒合,配合方中其他藥物,有助於消散腫脹,緩解疼痛。
- 收斂止血,生肌斂瘡: 白芨性寒,味苦澀,入肺、肝、胃經,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斂瘡的功效。對於因外傷、手術等引起的出血、潰瘍,白芨能有效止血,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消腫散中加入白蘞,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利水消腫:白蘞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經,具有利水滲濕、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去除體內水濕,減輕水腫,達到消腫的目的。
- 清熱解毒:白蘞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清熱解毒,散瘀消腫,對於因熱毒所致的腫痛,有緩解作用。
因此,白蘞在消腫散中可起到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雙重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消腫散中包含豬牙皁,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豬牙皁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腫痛、瘡瘍、癤腫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活血化瘀,消散瘀血: 豬牙皁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消腫散中加入豬牙皁,可以有效地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消腫散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祛風通絡:白僵蠶性寒,具有祛風散寒、通經活絡的功效。風為百病之始,腫痛往往與風邪有關,白僵蠶可驅散風邪,解除經絡阻滯,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息風止痙:白僵蠶具有息風止痙的功效,可以緩解因風邪入絡而導致的筋脈拘攣、肢體麻木等症狀。對於一些因風邪所致的腫痛,白僵蠶也能起到緩解疼痛、促進消腫的作用。
總而言之,白僵蠶在消腫散中,可起到祛風通絡、息風止痙的功效,有助於消散腫痛、緩解疼痛,使藥效更為全面。
消腫散方劑中含有雄黃,主要源於其解毒消腫的功效。雄黃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殺蟲、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能清熱解毒,對於熱毒所致的癰腫、疔瘡、蛇蟲咬傷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此外,雄黃亦可活血化瘀,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腫痛亦有緩解作用。因此,消腫散方劑中加入雄黃,可有效疏散熱毒、消腫止痛,達到治療目的。
消腫散中包含天南星,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消腫止痛: 天南星性溫,味苦辛,具有消腫止痛、祛風化痰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風濕痺痛等症狀,天南星可以有效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 化痰散結: 天南星還具有一定的化痰散結作用,可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對於痰濁阻滯、氣血凝滯所致的腫塊,也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天南星在消腫散中起到消腫止痛、化痰散結的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可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消腫散方劑中包含半夏,主要原因有二:
- 消腫止痛: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消腫止痛的功效。消腫散方劑用於治療痰濕凝結、氣血瘀阻所致的腫痛,半夏可以化解痰濕,疏通氣血,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 降逆止嘔:消腫散方劑中常加入半夏,也因為其具備降逆止嘔的作用。半夏能降氣止嘔,對於因痰濕阻滯、胃氣上逆所引起的嘔吐,具有緩解作用,進一步促進腫痛消退。
消腫散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熱解毒: 大黃味苦寒,具有瀉熱解毒之效。消腫散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血瘀凝滯所致的腫痛,大黃可清熱瀉火,解毒消腫,有助於改善局部炎症,促進血液循環。
- 通便排毒: 大黃有通便瀉下之功,能促進腸道蠕動,排除體內毒素。消腫散中加入大黃,不僅能促進局部毒素排出,更可降低體內熱毒,從而更好地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綜上所述,消腫散中加入大黃,正是利用其瀉熱解毒、通便排毒的特性,達到消腫止痛的療效。
消腫散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燥濕: 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腫痛,如濕熱下注導致的陰囊腫痛、濕疹等,黃柏可以清熱燥濕,消腫止痛。
- 抗菌消炎: 黃柏中含有黃柏素等有效成分,具有較強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減少感染,從而促進腫痛消退。
因此,黃柏在消腫散中發揮著清熱燥濕、抗菌消炎的作用,有助於消除腫脹,緩解疼痛。
消腫散方劑中加入烏頭,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 散寒止痛:烏頭性溫,味辛,入足太陽膀胱經,具有散寒止痛、祛風除濕的功效。對於寒邪凝滯,疼痛腫脹的病症,烏頭可以起到溫經散寒、止痛消腫的作用。
- 活血化瘀:烏頭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有助於消除瘀血腫痛。
因此,消腫散中加入烏頭,能發揮其溫經散寒、止痛消腫、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腫痛目的。但烏頭毒性較大,需嚴格控制用量,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消腫散中加入白芷,主要原因如下:
- 消腫止痛: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解表散寒、宣通鼻竅、消腫止痛的功效。它能有效改善因風寒濕邪入侵引起的局部腫痛,例如跌打損傷、瘡瘍腫痛等。
- 活血化瘀: 白芷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進一步緩解腫痛。
因此,白芷在消腫散中起到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整體方劑達到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的目的。
消腫散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化痰: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能清肺熱、化痰止咳。消腫散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痰熱內阻所致的癰腫、疔瘡、乳腺炎等病症,川貝母能清熱解毒,化解痰熱,促進炎症消退。
- 潤肺止咳:川貝母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能緩解因痰熱阻肺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消腫散中加入川貝母,可協同其他藥材,消炎止痛,並緩解因炎症引起的呼吸道不適。
消腫散中包含山慈菇,主要基於其消腫止痛的功效。山慈菇味苦性寒,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藥性偏寒,善於清熱解毒,並能散瘀止痛,對於熱毒壅滯所致的腫痛、瘡瘍、跌打損傷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因此,在消腫散中加入山慈菇,可以有效地發揮其消腫止痛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消腫散方劑中包含芙蓉葉,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芙蓉葉性寒,味甘,入肺、肝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作用。
芙蓉葉中的有效成分,如黃酮類化合物、多醣類等,能抑制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有效治療外傷腫痛、瘡瘍腫毒、濕疹等症狀。
因此,芙蓉葉作為消腫散的組成藥材,可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消腫散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天花粉味甘性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利水消腫、解毒止痛之效。其寒涼之性可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則有助於消除水腫,並有助於排泄體內毒素。
此外,天花粉還具有解毒止痛的功效,可緩解由熱毒引起的疼痛。因此,在消腫散中加入天花粉,可有效地發揮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解毒止痛的功效,幫助患者消腫止痛,恢復健康。
消腫散方劑中加入牡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牡蠣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其性寒能清熱,味鹹能軟堅散結,且具解毒之效。對於熱毒壅滯所致的腫痛、瘰癧等症狀,牡蠣能清熱解毒,消散腫塊,達到消腫散結之目的。
- 滋陰潛陽,鎮心安神:牡蠣具有滋陰潛陽,鎮心安神的功效。對於因陰虛火旺、心神不寧所致的失眠、心悸等症狀,牡蠣能滋陰降火,安神定志,有助於緩解病症。
因此,消腫散方劑中加入牡蠣,可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以及滋陰潛陽、鎮心安神的功效,達到更全面、有效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消腫散」:
主治功效: 瘡瘍:指皮膚或皮下組織發炎、化膿、潰爛的病變,包括瘡、瘍、膿瘡、癤、癰等。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白笈:
- 味苦辛、氣寒,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活血化瘀、止血、化腐生肌等功效。
- 白及能促使血小板聚集,適用於經期、創傷性出血。
- 能抑制纖維蛋白溶解,以及增強血小板因子Ⅲ的活性,促進血栓形成,促進凝血,加快血液凝固。
- 白及為外瘍消腫生肌之要藥,治金瘡不瘥,癰疽方中多用之。
- 能滋養肝腎,補血止血,兼具疏通經絡、消散瘀血、活化氣血之功,常被用於治療經期不調、痛經、瘀血等症狀。
白芷:
- 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 白芷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
- 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半夏:
- 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
- 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川貝母:
- 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 川貝母可清肺熱、化痰止咳,對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痰粘難咯、咯痰帶血等症有良好療效。
- 川貝母還可平喘、鎮咳、祛痰,對氣喘、咳嗽、痰多胸悶等症有良好療效。
- 川貝母還具有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大黃:
- 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 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
- 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
- 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
- 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
- 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
- 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
- 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
- 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黃柏:
- 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 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
- 此外,黃柏還有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疾病。
白僵蠶:
- 性辛、寒,入肝、肺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
- 可治療肝風上擾、眩暈、頭痛、目赤翳障、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瘡、癰腫、疔瘡、症瘕、痛症等症狀。
牡蠣:
- 具有多種傳統功效,包括補腎固精、益氣養血、益氣養血、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清熱利濕、滋陰補腎、健脾胃。
- 牡蠣入腎經,具有滋補腎陰、益精養髓之功,故可用於腎虛精虧所致的陽痿、早泄、不孕不育等症。
- 牡蠣性微寒,味鹹,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功。
- 牡蠣入胃經,具有健脾益胃、和胃降逆之功,故可用於脾虛胃弱、胃痛嘔吐等症。
- 另外,牡蠣還具有清熱利濕、滋陰補腎、健脾胃等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熱痢疾、黃疸、尿赤等症。
天花粉:
- 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 天花粉用於肺熱燥咳、熱病津傷、口渴多飲、瘡瘍腫毒、水腫等症。
- 另外也有抗癌作用、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抑制艾滋病病毒(HIV)在感染的免疫細胞內的複製,減少免疫細胞中受病毒感染的活細胞數。
天南星:
- 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
- 可治療寒痰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胸悶;風濕痺痛、中風、癲癇、破傷風;各種咳喘痰多、痰難咯出之症;胸悶、脹氣、食積不化;風濕性關節炎、痛風、腳氣病等濕熱病症;水腫、淋閉、瘡腫、癰疽等症。
- 但天南星有毒,內服須謹慎,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
白蘞:
- 具有清熱解毒、解毒、清熱瀉火、化腐生肌、散結、活絡止痛、斂瘡等藥效。
- 白蘞中的活性成分能促進機體代謝、解毒,修復受損細胞和組織,有助於治療中毒性疾病、化學毒素中毒、病毒感染等。
- 白蘞還可促進細胞再生,修復受損細胞,具有抗氧化作用,保護細胞和組織不受氧化損傷,有助於傷口癒合和皮膚再生。
- 白蘞中的消腫止痛、化瘀散結的有效成分可以促進細胞再生,加速損傷部位的復原。
- 白蘞還具有消腫止痛、斂瘡生肌之效,常與其他中藥同用,可收斂瘡口,促進癒合。
烏頭:
- 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
- 烏頭性溫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活絡止痛之功,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
雄黃:
- 具有止
傳統服藥法
槐花(燒酒略炮,曬乾)3錢,牛膝3錢,木瓜3錢。
上為末。
每服2錢,黃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消腫散,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一。 組成:乳香1錢,白及1錢,火丹草1錢。 主治:野火丹。
消腫散, 出處:《仙拈集》卷二。 組成:槐花(燒酒略炮,曬乾)3錢,牛膝3錢,木瓜3錢。 主治:腿腫痛。
消腫散, 出處:《癧科全書》。 組成:生南星5錢,生半夏5錢,生草烏5錢,凋竹5錢,生甘草3錢,細辛5錢,重樓1兩。 主治:童子癧,證屬寒痰所致者。
消腫散, 出處:《三因》卷十四。 組成:大黃(蜜蒸)、山梔(炒)、甘草(炙)、乾葛、橘皮、麻黃(去節,湯)、馬牙消、川芎各等分。 主治:水氣浮腫,喘呼不得睡,煩熱躁擾,渴燥,大小便不利。
消腫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五。 組成: 消腫散(《聖濟總錄》卷一三五。)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五。組成:附子(生,去皮臍,銼)半兩,石硫黃(研)半兩,天南星(生)半兩。主治:追風毒。 。 主治:追風毒。
消腫散,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組成:白及3錢,白蘞3錢,牙皂3錢,僵蠶3錢,赤豆5倍,雄黃3錢,南星5錢,半夏5錢,大黃5錢,黃柏5錢,草烏5錢,白芷5錢,貝母5錢,山茨菇5錢,芙蓉葉5錢,天花粉1兩,牡蠣1兩。 主治:瘡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