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散

JI L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2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脾經 20%
肝經 19%
胃經 13%
心經 10%
膀胱經 5%
腎經 3%
小腸經 1%
三焦經 1%
大腸經 1%
膽經 1%
心包經 1%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腎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吉利散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當歸,這一成分對於藥方的整體效能具有重要影響。當歸自古以來被視為“補血之王”,其主要功效在於滋補血液,調和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對於女性的生理問題特別有益。方劑中的當歸能夠有效改善氣血虛弱所引起的疲倦無力、心悸和麪色不佳等症狀,幫助身體恢復活力。

此外,當歸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能夠幫助消除體內的淤血,促進新陳代謝。這不僅有助於提高整體健康水平,也能增強免疫力,是防治多種疾病的重要成分。在吉利散中,當歸的搭配可以使其他中藥成分的效果更為明顯,形成一個協同作用的整體。因此,當歸的加入不僅是為了補血,更是提升整體療效的重要來源。

吉利散方中包含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赤芍性苦寒,入肝經,具有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吉利散主要針對血瘀引起的各種症狀,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而赤芍可以有效地化解瘀血,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2. 清熱解毒: 赤芍除了活血化瘀外,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在一些伴有熱毒的瘀血癥狀中,赤芍可以幫助清熱解毒,同時也能促進血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吉利散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具有行氣解鬱、疏肝止痛的功效,可針對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脹痛、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而吉利散本身也主治這些症狀,香附的加入能加強其疏肝理氣、止痛的效果。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香附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腫止痛。對於吉利散治療的瘀血腫痛等症狀,香附的加入能增強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療效。

吉利散方劑中包含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散風寒: 羌活性溫,味辛,入膀胱、肝經,具有疏散風寒、勝濕止痛之效。吉利散主治風寒濕痹,肢體疼痛,因此加入羌活可有效疏散風寒,緩解疼痛。
  2. 通絡止痛: 羌活具通絡止痛之功,可暢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進一步緩解風寒濕痹所致的肢體疼痛,達到治標治本的效果。

吉利散中包含薄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表,疏散風熱: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表、疏散風熱的功效。吉利散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薄荷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起到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作用。
  2. 芳香開竅,醒腦提神: 薄荷氣味芳香,可以芳香開竅,醒腦提神,緩解頭昏腦脹、鼻塞不通等症狀。對於風熱感冒引起的頭部不適,薄荷可以起到緩解作用,使患者感到神清氣爽。

吉利散中加入枳殼,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消脹:枳殼味苦酸,性寒,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脹、化痰止咳之效。對於因氣滯、痰阻引起的胸悶氣短、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枳殼能有效疏通氣機,緩解不適。
  2. 降逆止嘔:枳殼能降逆止嘔,對於胃氣上逆引起的噁心、嘔吐、噯氣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吉利散方劑中加入枳殼,能有效改善患者氣機不暢、消化不良等症狀,起到整體調和作用。

吉利散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燥濕: 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燥濕、化痰止咳之功效。對於脾胃氣滯、濕阻中焦所致的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陳皮能促進消化,改善脾胃功能。

2. 芳香開胃: 陳皮氣味芳香,能開胃消食,增進食慾。對於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的患者,陳皮能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吸收。

總之,陳皮在吉利散中發揮理氣燥濕、芳香開胃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吉利散中包含紫蘇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解表散寒: 紫蘇葉性味辛溫,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作用。對於因風寒侵襲導致的感冒、咳嗽等症狀,紫蘇葉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行氣寬中: 紫蘇葉還具有行氣寬中、消食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氣滯導致的胸悶、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紫蘇葉可以起到調理作用。

總之,紫蘇葉在吉利散中起到解表散寒、行氣寬中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吉利散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五靈脂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緩解疼痛。
  2. 疏通經絡,改善循環:五靈脂能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吉利散中加入五靈脂,有助於增強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並能改善循環,促進康復。

吉利散中加入人中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人中黃性溫,味苦,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吉利散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人中黃可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2. 疏通經絡,促進恢復: 人中黃還具有疏通經絡、行氣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傷病恢復。對於跌打損傷引起的筋骨損傷,人中黃可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吉利散中包含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止痛:延胡索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吉利散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經閉腹痛等症狀,而延胡索的活血止痛作用能有效緩解疼痛,促進瘀血消散。
  2. 疏肝理氣:延胡索還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吉利散中常配合其他疏肝理氣的中藥,如柴胡、香附等,共同發揮疏肝理氣、活血止痛的功效。

吉利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其活血行氣、止痛止痙的功效。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脾經,能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對於因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頭痛、頭暈、月經不調等症狀,川芎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此外,川芎還能解痙止痛,緩解痙攣引起的疼痛,如胃痙攣、腸痙攣等。

因此,吉利散中加入川芎,旨在通過活血行氣、止痛止痙的功效,改善患者的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吉利散中加入烏藥,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烏藥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效。對於寒邪客於中焦,導致脘腹冷痛、脹滿不舒等症,烏藥可溫中散寒,驅除寒邪,緩解疼痛。
  2. 行氣解鬱,消食化滯:烏藥氣味芳香,能行氣解鬱,有助於消除胃腸道氣滯,改善消化不良、食積不化等症狀。此外,烏藥還能促進胃液分泌,有助於消化吸收。

因此,吉利散中加入烏藥,可有效改善寒邪客於中焦所致的胃脘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吉利散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通鼻竅,止流涕: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通鼻竅、散風寒、止流涕的功效。吉利散主治鼻塞、流涕等症,白芷可疏通鼻竅,改善鼻塞症狀,並能止流涕,達到治療鼻炎的目的。
  2. 解毒消腫: 白芷亦有解毒消腫之效。吉利散中常配合其他藥物如蒼耳子、辛夷等,共同發揮解毒消腫、清熱利鼻的作用,對於鼻炎引起的鼻腔腫脹、膿鼻涕等症狀,可起到緩解作用。

吉利散方劑中含有防風,主要原因如下: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防風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可有效治療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
  2. 宣通鼻竅,通絡止痛: 防風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鼻竅不通、鼻塞、頭面疼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可促進鼻竅通暢,緩解頭面部疼痛。

因此,吉利散中加入防風,可以有效地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各種病症,起到疏風散寒、止痛止癢、宣通鼻竅、通絡止痛等作用。

吉利散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吉利散中可能包含一些性味偏寒或熱的藥材,甘草可以起到調和藥性,使藥效更為平和,避免藥物副作用。
  2. 補脾益氣:甘草有補脾益氣、緩和脾胃之功效。吉利散可能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甘草可以幫助補益脾胃,促進氣血生化,增強藥效。

主治功效


吉利散主治功效分析

吉利散,出自《少林真傳傷科秘方》,主要針對各種新舊損傷。從古文記載來看,其應用範圍廣泛,涵蓋了骨折、脫臼、瘀血、內傷等多種情況。

主治病症

根據古文內容,吉利散主要用於治療以下幾類病症:

  • 骨傷: 包括骨折、脫臼、碎骨等,如「骨節斷者」、「小膀有二骨...折一根易治,二根俱斷難治」、「鼻梁折斷者」、「天井骨急難損折」等。
  • 瘀血: 「登高跌撲損傷,瘀血凝滯而肋痛」、「傷血海者,血多妄行」、「傷氣眼者,氣喘大痛」、「傷大腸者,糞後出紅急澀」等都描述了瘀血導致的各種症狀。
  • 內傷: 包括臟腑損傷,如「傷心口者」、「傷食肚者」、「傷腎者」、「傷肝者」、「傷胸者」等。
  • 氣機不暢: 「傷氣眼者,氣喘大痛」、「傷小腸者,小便閉塞作痛,發熱口乾,面腫氣急」等症狀體現了氣機運行不暢。
  • 其他: 如「失枕」、「清痰食積流注而兩肋痛者」、「踢傷海底穴者」、「捏傷陽物」、「踢傷肛門腫脹者」、「火燒湯燙炮打各傷者」等特殊情況。

治療原理

吉利散的治療原理,可以從其組成和古文描述中窺見一二。整體而言,吉利散的治療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活血化瘀: 這是吉利散的核心功效。古文多次提到「瘀血」,而方中當歸、赤芍、川芎、延胡索、五靈脂等藥材均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這些藥物協同作用,可以疏通經絡、消散瘀血,從而減輕疼痛、促進損傷修復。

  2. 行氣止痛: 損傷常伴隨氣機阻滯,導致疼痛加劇。方中的香附、枳殼、烏藥、薄荷等藥物具有行氣、理氣、止痛的作用。它們可以疏通氣機,緩解疼痛。

  3. 補益氣血: 損傷會耗傷氣血,方中當歸、甘草等藥物具有補益氣血的作用,可以扶正祛邪,增強機體修復能力。

  4. 散寒解表: 針對外傷,方中的羌活、紫蘇葉、白芷、防風等藥物具有散寒解表、祛風除濕的作用,可以防止外邪入侵,加速傷口癒合。

  5. 清熱解毒: 人中黃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防止傷口感染,抑制炎症反應。

  6. 對症加減: 古文記載了吉利散在不同病症中的應用,並強調了「按其輕重,明其受傷新久」的重要性。這表明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具體病情對吉利散進行加減,或配合其他方劑使用,以達到最佳療效。例如,「傷腎者」先服吉利散,後服「補腎和血湯」;「傷大腸者」先服「槐花湯」,次服吉利散;「傷氣眼者」先用「砂仁湯」調吉利散,次以「酒煎補腎活血湯」服之等等。

總結

綜上所述,吉利散是一個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主要功效的方劑,廣泛用於各種新舊損傷。其治療原理涵蓋了活血、行氣、補益、散寒、解毒等多個方面,並強調辨證施治、靈活加減的重要性。通過疏通經絡、消散瘀血、調暢氣機、扶正祛邪,吉利散可以有效減輕疼痛,促進損傷修復,達到「吉利」的目的。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 長期服用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吉利散, 出處:《傷科大成》。 組成:當歸、川芎、枳殼、陳皮、香附、厚朴、木香、蘇木末、劉寄奴、落得打、三七、乳香、沒藥、萹蓄各等分。 主治:行氣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損傷,紅腫不消,陣陣作痛。

吉利散, 出處:《良方集腋》卷下。 組成:當歸1兩,赤芍1兩,香附1兩,羌活1兩,薄荷1兩,枳殼1兩5錢,廣皮1兩5錢,紫蘇1兩5錢,五靈脂1兩5錢,人中黃(煅)1兩5錢,延胡索2兩5錢,川芎8錢,烏藥8錢,白芷8錢,防風2兩,甘草3錢。 主治:新舊諸般損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