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李根皮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水腫等症狀。其中包含通草的原因主要在於通草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促進尿液排出,從而幫助減輕水腫的情況。通草本身性微寒,味甘,能夠清熱利濕,對於體內積聚的濕氣和熱毒有良好的排除效果。此外,通草還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從而提高整體的治療效果。在李根皮散中,通草的加入不僅增強了方劑的利尿效果,還能與其他成分協同作用,共同調理脾胃功能,增進人體對水分的排泄能力。這樣的配伍,使得李根皮散在治療水腫時更為有效,達到疏通經絡、調理脾胃的多重療效。
李根皮散中加入白蘞,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解毒消腫: 白蘞味甘辛,性平,入肺、脾經,具有解毒消腫、止痛止癢的功效。李根皮散主治溼熱蘊結、毒氣上攻所致的皮膚病,白蘞可以解毒消腫,緩解皮膚紅腫、疼痛、瘙癢等症狀。
- 利溼止癢: 白蘞還具有一定的利溼止癢作用,可以幫助清除溼熱,緩解皮膚瘙癢。李根皮散中加入白蘞,可以增強方劑的利溼止癢效果,更有效地治療皮膚病。
李根皮散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桔梗性寒,味辛,歸肺經,具有宣肺開音、利咽消腫之效。李根皮散主要用於治療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桔梗可以幫助宣通肺氣,利咽開音,緩解咽喉部的炎症。
2. 行氣利水:桔梗兼具行氣利水之功。李根皮散中可能含有其他利水消腫的藥物,桔梗的加入可以協同這些藥物,促進體內水液的流通,幫助消除水腫。
總之,桔梗在李根皮散中起到宣肺利咽、行氣利水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李根皮散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理氣,降逆止嘔: 厚朴性溫,味苦辛,入脾、胃、肺經。其具有行氣消積、燥濕降逆之功效,能疏解肝氣鬱結,和胃降逆,止嘔吐,對因肝氣鬱結、脾胃不和導致的嘔吐症狀有較好療效。
- 利水消腫,化痰止咳: 厚朴還具有利水消腫、化痰止咳的功效。李根皮散多用於治療水腫、咳嗽等症,厚朴的加入有助於促進水液代謝,祛除痰濁,緩解水腫和咳嗽症狀。
總之,厚朴在李根皮散中起着疏肝理氣、降逆止嘔、利水消腫、化痰止咳的重要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李根皮散方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清熱解毒: 黃芩味苦寒,性寒涼,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李根皮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黃芩可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有助於控制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 涼血止血: 黃芩還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能有效控制瘡瘍出血,減輕病患痛苦,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止血生肌的效果。
李根皮散中加入附子,乃因其辛甘熱之性,具有回陽救逆、溫腎壯陽之功效。
李根皮散主治寒濕凝滯、脾腎陽虛所致的腰膝冷痛、肢體麻木、小便不利等症。附子溫腎陽,散寒濕,可助脾腎陽氣,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從而達到止痛、利尿之效。
此外,附子能配合其他藥物,如桂枝、白朮等,增強其溫陽散寒、健脾利濕之功,協同作用,使藥效更佳。
李根皮散方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使藥性更加平和,減少對脾胃的刺激,避免藥性過於猛烈而傷正氣。李根皮性寒涼,甘草的加入可中和其寒性,使其更適合脾胃虛弱者使用。
-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解毒、止痛、抗炎等作用,可以增強李根皮的消腫止痛、清熱解毒功效,提高治療效果。同時,甘草還能緩解李根皮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如口乾、舌燥等。
李根皮散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當歸味甘辛,性溫,歸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功效,可改善因血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李根皮散可能針對病患出現的氣血不足、經絡不通等情況,加入當歸以補血活血,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改善病情的目的。
- 和藥性:當歸性溫和,與方劑中其他藥物相配伍,能起到和緩藥性、調和氣血的作用。李根皮散中可能存在一些寒涼性質的藥物,加入當歸可以中和寒性,避免寒涼藥物對身體造成過大的刺激,同時也能促進其他藥物的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李根皮散中包含葛根,主要原因有二:
- 葛根善於解肌退熱:葛根具有解肌發表之效,可疏散風寒,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所致的發熱、頭痛、惡寒等症狀。而李根皮散主治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肢體疼痛、關節不利等,葛根的解肌退熱作用有助於驅散風寒,改善患者的發熱症狀。
- 葛根可通經絡止痛:葛根具有通經絡、止疼痛的功效,可改善氣血運行不暢所引起的疼痛,例如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疼痛。李根皮散中加入葛根,除了解肌退熱,更能舒筋活絡,緩解疼痛,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李根皮散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溼止嘔: 半夏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李根皮散用於治療溼熱蘊結、脾胃不和所致的嘔吐,而半夏可燥溼化痰,降逆止嘔,協同其他藥物,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 調和藥性: 半夏性溫,可調和方中其他藥性,避免寒涼藥性過強,對脾胃造成損傷。同時,半夏還能提高其他藥物的療效,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
李根皮散方中包含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桂枝性溫,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之效。李根皮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症見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而桂枝可溫煦經絡,驅散寒邪,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
- 調和營衛:桂枝還具有調和營衛、解肌發表之功。李根皮散中常配伍其他藥物,如羌活、獨活等,共同作用於營衛之間,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達到治療風寒濕痹的目的。
李根皮散中包含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緩解疼痛,調和藥性: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李根皮散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白芍可以緩解疼痛,並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調和藥性,使藥效更加協調。
- 滋陰養血,促進癒合:白芍具有滋陰養血的功效,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李根皮散中往往還含有活血化瘀的藥物,白芍可以與之配合,起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李根皮散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 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李根皮散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瘡瘍腫毒,而天花粉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協同李根皮散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目的。
- 利水消腫: 天花粉還能利水消腫,有利於消除瘡瘍腫毒的局部水腫,促進其消散。
主治功效
李根皮散
方劑組成:
- 通草:味甘、性寒,歸肺、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肺潤燥的功效。
- 白蘞:味甘,性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解毒、清熱瀉火、化腐生肌、散結、活絡止痛、斂瘡等藥效。
-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 厚朴:味辛、性溫,歸肺、脾、胃經,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 黃芩:味苦、性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葛根:味甘、辛,性微寒,歸脾、胃經,具有多種功效,包括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 半夏:味辛、性溫,歸肺、脾、胃經,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桂枝:味辛溫,歸肺、大腸、心、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白芍:味酸、甘,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 天花粉:味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主治功效:
癰疽發背,以及小小的瘰癧。
總結:
中藥方劑「李根皮散」,主要成分為通草、白蘞、桔梗、厚朴、黃芩、附子、甘草、當歸、葛根、半夏、桂枝、白芍、天花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補氣養血等功效,主治癰疽發背,以及小小的瘰癧。
傳統服藥法
李根皮1升,通草1兩,白蘞1兩,桔梗1兩,厚朴1兩,黃芩1兩,附子1兩,甘草2兩,當歸2兩,葛根3兩,半夏5兩,桂心4兩,芍藥4兩,穹(艹窮)6兩,栝樓根5兩。
上藥治下篩。
每服方寸匕,酒下,日3次。瘡大困者,夜再服之。
忌羊肉、餳、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
本方方名,《外台》引作「李根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李根皮散, 出處:《千金》卷二十二。 組成:李根皮1升,通草1兩,白蘞1兩,桔梗1兩,厚朴1兩,黃芩1兩,附子1兩,甘草2兩,當歸2兩,葛根3兩,半夏5兩,桂心4兩,芍藥4兩,穹6兩,栝樓根5兩。 主治:癰疽發背,及小小瘰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