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散

TI H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胃經 26%
肺經 14%
腎經 9%
大腸經 7%
肝經 5%
膀胱經 3%
心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肝經
膀胱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醍醐散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方中若有脾胃氣滯、痰濕阻滯之症,則陳皮可助其消食化積,行氣消痰,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
  2. 調和藥性:陳皮性溫,可調和方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寒涼藥物過於傷脾胃。同時,陳皮還能增強藥物的滲透力,促進藥效的發揮。

醍醐散方劑中包含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和中,溫脾止瀉: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食,溫脾止瀉的功效。方劑中可能因脾胃虛寒,或飲食不節導致脾胃氣滯,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而砂仁可溫中理氣,促進脾胃運化,緩解腹痛、腹瀉。
  2. 溫中止嘔,化痰止咳: 砂仁還具有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的功效。若患者伴隨嘔吐、咳嗽、痰多等症狀,砂仁可溫中止嘔,化痰止咳,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醍醐散中包含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厚朴降逆止嘔: 厚朴性溫,味辛、苦,入肺、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之效。醍醐散主治脾胃氣逆、痰壅氣滯所致的呃逆、嘔吐、胸悶等症,厚朴在此方中可起到降逆止嘔的作用,緩解患者的不適。
  2. 厚朴燥濕化痰: 厚朴亦有燥濕化痰之效,可化解痰濁,改善氣道阻塞,進而緩解呃逆、嘔吐等症狀。醍醐散中常與其他化痰藥物配伍,共同發揮化痰止咳的功效。

醍醐散中包含麥芽,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健脾消食: 麥芽味甘性涼,入脾經,具有健脾消食、和胃止嘔的功效。 方劑中若出現食積、消化不良等症狀,麥芽可幫助消化,促進食物的吸收,改善脾胃功能。
  2. 清熱解毒: 麥芽還兼具清熱解毒之效,能緩解因熱毒引起的消化不良、口渴、便祕等症狀。 搭配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可增強其療效,使整體藥效更顯著。

醍醐散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斂肺止咳: 烏梅味酸收斂,性寒,具有斂肺止咳、生津止渴之效。對於肺氣上逆、咳嗽不止、痰多稀薄等症狀,烏梅可起到收斂肺氣、止咳化痰的作用。
  2. 清熱解暑: 烏梅具有清熱解暑之功效,可用於治療暑熱煩渴、口乾舌燥、頭痛目眩等症。在一些暑熱引起咳嗽的患者中,加入烏梅可起到清熱解暑、輔助止咳的作用。

醍醐散中包含高良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止痛止瀉:高良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瀉的作用。醍醐散本身用於治療寒邪犯胃所致的胃寒腹痛、嘔吐泄瀉等症狀,高良薑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溫中散寒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調和藥性:高良薑可以調和方中其他藥物的寒性,避免藥性過寒,減輕對胃腸道的刺激,使藥物更易於服用和吸收。同時,高良薑還能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發揮藥效,提高療效。

醍醐散方中包含葛根,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解肌退熱: 葛根性涼,味甘辛,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的功效,能疏解肌表之邪氣,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發熱、頭痛、項強等症狀。醍醐散主治風寒感冒,葛根有助於緩解發熱、頭痛等症狀。
  2. 升陽舉陷: 葛根能升發陽氣,用於治療氣虛下陷、脾胃虛弱、中氣不足等症狀。醍醐散中包含葛根,有助於提升機體陽氣,促進氣血運行,改善氣虛症狀,配合其他藥物達到解表散寒的功效。

醍醐散中加入烏藥,主要是基於其行氣止痛的功效。烏藥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的功效。

一方面,烏藥可以行氣活血, 改善氣血運行,緩解疼痛,特別是用於治療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痛、胸痛、胃痛等症狀。另一方面,烏藥可溫腎散寒, 對於寒邪凝滯所致的腰膝冷痛、小腹冷痛等症也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在醍醐散中加入烏藥,可以起到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的作用,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效果。

醍醐散方劑中包含草果,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溫中散寒:草果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其辛溫之性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有助於改善因寒邪侵襲脾胃所致的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2. 化濕消食:草果亦具化濕消食的作用,可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有助於改善因濕邪阻滯脾胃所致的食積不化、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因此,草果在醍醐散方劑中,可起到溫中散寒、化濕消食的功效,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醍醐散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諸藥,使藥性趨於平和,避免藥物相互抵觸,更好地發揮藥效。
  2. 緩解毒性: 甘草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能緩解其他藥物可能帶來的副作用,保障患者安全。

此外,甘草還有潤肺止咳、健脾益氣等功效,也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是中藥方劑中常用的調和藥材。

主治功效


醍醐散:溫和調理,溫中化濁,降氣止瀉

原料: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草果:**芳香化濕、溫裡溫中、消食化積、治瘧、降氣、燥濕、解酒毒。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高良薑:**溫中祛寒、燥濕止痛、溫中止嘔、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
  • **葛根:**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麥芽:**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
  •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 **烏梅:**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
  • **烏藥:**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

適應症:

  • 溫中化濁止瀉:厚朴、砂仁、陳皮、麥芽等溫中化濁,降逆止瀉。
  • 散寒止痛:高良薑、葛根、烏藥等溫中散寒,理氣活血,止痛。
  • 補陽健脾:甘草、麥芽、烏藥等補陽益氣,健脾益胃。
  • 理氣行滯:陳皮、砂仁、厚朴、麥芽等理氣行滯,導滯除痞。
  • 止嘔止瀉:砂仁、烏梅、麥芽等止嘔止瀉,清胃化飲。

總結:

醍醐散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溫和調理、溫中化濁、降氣止瀉的功效。臨牀上,醍醐散常被用於治療腹瀉、嘔吐、消化不良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陳皮(去白)5錢,縮砂仁5錢,厚朴(去粗皮)5錢,麥芽(洗淨,焙乾)5錢,烏梅(和核)5錢,良薑(銼,用東壁土炒)2錢半,乾葛2錢半,烏藥2錢半,草果仁(炮)2錢,甘草(炙)3錢。
調和脾胃,消進飲食。
上(口父)咀。每服二錢,水一盞,加生薑二片,大棗一枚,鹽少許,煎取七分,空心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腹瀉、胃痛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患者應先諮詢醫生,以確保用藥安全。

相關疾病


鼻塞鼻咽腫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鼻息肉嘔吐口乾口渴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醍醐散, 出處:《簡易方》引《局方》(見《醫方類聚》卷七十九)。 組成:川烏(炮,去皮臍)2兩,撫芎2兩,甘草2兩,白芷2兩,川芎1兩,細辛半兩,龍腦、薄荷1兩半。 主治:傷風鼻塞聲重。

醍醐散, 出處:《活幼心書》卷下。 組成:陳皮(去白)5錢,縮砂仁5錢,厚朴(去粗皮)5錢,麥芽(洗淨,焙乾)5錢,烏梅(和核)5錢,良薑(銼,用東壁土炒)2錢半,乾葛2錢半,烏藥2錢半,草果仁(炮)2錢,甘草(炙)3錢。 主治:調和脾胃,消進飲食。主治:小兒吐瀉後丁奚哺露,虛熱煩渴,氣逆惡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