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膈寬中散

WU GE KUAN ZHO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三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胃經 23%
肺經 20%
肝經 8%
三焦經 5%
腎經 5%
膽經 5%
大腸經 3%
心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三焦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五膈寬中散中包含白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寬中:白荳蔻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溫中、消食、化痰之功。對於因氣滯、食積、痰濕導致的胸膈滿悶、脘腹脹痛、不思飲食等症狀,能起到理氣寬中的作用。
  2. 芳香開胃:白荳蔻氣味芳香,能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慾,並可消除口中異味,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消化能力。

因此,白荳蔻的加入,可有效解決五膈寬中散治療的症狀,並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達到寬中和胃的效果。

五膈寬中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之功效。五膈寬中散中包含多種藥材,甘草能有效調和各藥材的藥性,使藥性平和,避免藥物相互剋制,達到最佳療效。

二、 補脾益氣: 甘草除了調和藥性外,還具有補脾益氣、緩解脾胃虛弱之功效。五膈寬中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滯食積等症,甘草能補益脾胃,增強脾胃功能,進一步促進消化吸收,助消化藥效發揮。

五膈寬中散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木香性溫,味苦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效。方中加入木香,能疏肝理氣,緩解胸膈滿悶、脘腹脹痛等症狀。
  2. 消食健脾:五膈寬中散主要用於治療食積氣滯、胸膈滿悶等症,木香能健脾消食,有助於促進消化,緩解食積導致的胃脘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

五膈寬中散中包含厚朴,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燥濕化痰:厚朴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燥濕化痰、行氣寬中的作用。方中加入厚朴,可針對脾胃濕濁、痰阻氣滯所致的胸悶、脘腹脹滿等症狀,起到化痰消積、通暢氣機的效果。

二、理氣止痛:厚朴能理氣止痛,對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胃脘疼痛,亦有緩解作用。五膈寬中散中常配合其他理氣止痛藥物,如香附、枳殼等,共同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止痛的效果。

五膈寬中散中加入生薑,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和胃降逆,止嘔化痰: 生薑味辛性溫,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和胃降逆、止嘔化痰之功效。方中加入生薑,可溫胃散寒,降逆止嘔,並可化解痰飲,緩解胸膈痞悶、嘔吐呃逆等症狀。

2. 助藥力,增效力: 生薑性溫,可引藥入經,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效力發揮。配合其他藥材,更有效地緩解脾胃不和、氣機阻滯所致的胸悶、腹脹、嘔吐、呃逆等症狀。

五膈寬中散中包含砂仁,主要原因如下:

  1. 理氣寬中: 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脹、溫中散寒之功效。其能理氣寬中,舒緩胸膈痞悶,改善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寬中和胃的效果。
  2. 溫脾止瀉: 砂仁還能溫脾止瀉,對於寒濕凝滯、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瀉具有較好的療效。五膈寬中散治療的病症中,常伴有脾胃虛寒,砂仁加入其中,可增強其溫脾止瀉的作用,使療效更佳。

五膈寬中散中加入丁香,主要是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溫胃止嘔: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之效。對於因寒邪犯胃、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丁香能溫暖胃陽,緩解胃氣上逆,達到止嘔的效果。
  2. 行氣止痛: 丁香亦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其辛溫之性可溫通氣血,緩解胃脘脹痛、胸悶氣短等症狀,有助於改善因氣滯血瘀所致的胃腸不適。

五膈寬中散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消脹: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消脹、止痛化積的功效。五膈寬中散主治胸膈痞滿、脘腹脹痛等症,青皮能疏肝理氣,使氣機流通,達到寬中消脹的效果。
  2. 健脾和胃:青皮還具備健脾和胃的作用,能促進消化功能,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五膈寬中散中加入青皮,能更好地緩解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滿、脘腹脹痛等症。

五膈寬中散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方中加入陳皮,有助於理氣寬中,消除胸膈脹滿,改善脾胃消化功能。
  2. 疏肝解鬱: 陳皮還有疏肝解鬱的功效,對於肝氣鬱結、胸脅脹痛等症狀也有輔助作用。五膈寬中散主要用於治療胸膈痞滿、食少懶言、脘腹脹痛等症,加入陳皮能綜合調理脾胃氣機,達到寬中和胃的效果。

五膈寬中散中包含香附,主要源於其理氣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香附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特性,可有效緩解胸膈滿悶、脘腹脹痛等症狀。

五膈寬中散以寬胸理氣、健脾消食為主要功效,而香附的理氣解鬱作用能幫助疏通氣機,解除胸膈之鬱滯,配合其他藥物,能更有效地達到寬中理氣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膈寬中散」,以甘草、生薑、白荳蔻、陳皮、丁香、厚朴、木香、青皮、砂仁、香附等十味中藥材組成,具有溫中散寒、理氣寬中、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由憂愁、憤怒或寒熱之邪氣引起的五膈之病,以及胃失調停滯、氣血運行不暢、胸膈悶痛、腹痛腹瀉等症狀。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白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暖脾胃陽氣、化濕、行氣止嘔之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中醫認為,五膈之病是因情志不舒,或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寒熱之邪氣乘虛而入,侵犯五臟六腑,導致氣滯血瘀,形成鬱結,阻礙氣機運行,從而出現胸膈悶痛、腹痛腹瀉等症狀。

「五膈寬中散」方中,甘草、生薑、白荳蔻、陳皮、丁香、厚朴、木香、青皮、砂仁、香附等十味中藥材配伍使用,具有溫中散寒、理氣寬中、止痛的功效,可以疏通氣機,行氣活血,化解鬱結,緩解五膈之病的症狀。

此外,本方還具有健脾胃、消食化積的功效,可以增強脾胃的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緩解胃脘脹滿、腹痛腹瀉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厚朴(薑汁炒)2兩,甘草(炙)1兩,木香5錢,白豆蔻仁3錢。
上為散。
每服3錢,加生薑3片,水煎,入鹽1字,和滓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因憂恚寒熱,動氣傷神,致陰陽不和,臟腑生病,結於胸膈之間,遂成五膈之病。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燥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排尿困難胸悶胸痛腹痛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坐骨神經痛胰臟炎神經性厭食症心內膜炎五十肩心律不整類風濕性關節炎百日咳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

相同名稱方劑


五膈寬中散, 出處:《張氏醫道》卷十三。 組成:厚朴(薑汁炒)2兩,甘草(炙)1兩,木香5錢,白豆蔻仁3錢。 主治:七情鬱結,痰氣痞塞,遂成五膈。

五膈寬中散, 出處:《嵩崖尊生》卷九。 組成:白朮1錢5分,陳皮1錢5分,香附1錢5分,白蔻1錢,砂仁1錢,青皮1錢,檳榔1錢,半夏曲1錢,茯苓1錢,厚朴1錢2分,甘草3分,木香(磨)5分。 主治:膈噎。皆由氣滯而成者。

五膈寬中散, 出處:《局方》卷三。 組成:白豆蔻(去皮)2兩,甘草(炙)5兩,木香3兩,厚朴(去皮,生薑汁炙熟)1斤,縮砂仁4兩,丁香4兩,青皮(去白)4兩,陳皮(去白)4兩,香附子(炒去毛)16兩。 主治:因憂恚寒熱,動氣傷神,致陰陽不和,臟腑生病,結于胸膈之間,遂成五膈之病:一曰憂膈,胸中氣結,津液不通,飲食不下,羸瘦短氣;二曰恚膈,心下實滿,噫輒醋心,飲食不消,大小便不利;三曰氣膈,胸脅逆滿,噎塞不通,噫聞食臭;四曰寒膈,心腹脹滿,咳嗽氣逆,腹上苦冷雷鳴,繞臍痛,不能食肥;五曰熱膈,五心中熱,口中爛生瘡,四肢煩重,唇口乾燥,身體或熱,腰背疼痛,胸痹引背,不能多食,及一切氣疾。中脘停滯,氣不流轉,胸膈痞悶,腹痛泄瀉,久而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