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蔽(耳門)」的解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09-15

名詞介紹


蔽(耳門),即現代所稱的耳屏。相當於外耳孔前面的小球狀突起部份。

蔽,又名耳門,是人體的一個穴位,位於耳屏前面,下頜骨後緣的凹陷處。主治耳鳴耳聾頭痛目眩口眼歪斜牙痛等。

蔽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穴位,三焦經是人體十二經脈之一,起於胸中,下行到足三里,再上行到頭頂,其循行路線與人體的三個腔相通,分別是胸腔、腹腔和頭腔,因此三焦經有「六腑之別使,水道之總司」之稱。

蔽穴是三焦經上的重要穴位,具有疏通三焦經氣血、調和五臟六腑、緩解頭痛、耳鳴、耳聾等作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頭痛、目眩、牙痛、耳鳴、耳聾、口眼歪斜等疾病

【取穴方法】

蔽穴位於耳屏前面,下頜骨後緣的凹陷處。取穴時,可先將耳朵向前拉,在耳屏前面,下頜骨後緣的凹陷處,可摸到一個小小的凹陷,這就是蔽穴。

【主治疾病】

蔽穴主治耳鳴、耳聾、頭痛、目眩、口眼歪斜、牙痛等。

按摩方法】

用手指指腹按揉蔽穴,力度以稍有酸脹感為宜,每次按揉1-3分鐘,每天2-3次。

【艾灸方法】

艾條灸蔽穴,每次灸5-10分鐘,每天1-2次。

【穴位配伍】

蔽穴配聽宮穴、風池穴,有緩解頭痛、目眩、耳鳴、耳聾等作用;

蔽穴配聽會穴、翳風穴,有緩解耳鳴、耳聾等作用;

蔽穴配合谷穴、足三里穴,有緩解牙痛等作用。

【注意事項】

有皮膚破損、出血、腫脹等症狀者,不宜按摩或艾灸蔽穴。

【穴位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叫蔽的人,他患有重病,耳朵聽不見,眼睛也看不見,四處求醫都沒有效果。有一天,他來到一個山洞裡,看到一個老道士正在打坐。蔽便上前請教老道士,老道士告訴他,他的病是因為三焦經堵塞,導致耳聾目盲。老道士又指點他一個穴位,說這個穴位可以治療他的病。蔽按照老道士的指點,按摩這個穴位,果然不久就好了。這個穴位就是蔽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