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合谷」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合谷穴

合谷(又名虎口)是一個中醫名詞,源於《靈樞.本輸》。它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也是手陽明大腸經氣血匯聚之處。合谷穴位於手背,位於第1、2掌骨之間。另外,可以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合谷穴就在拇指尖下方。

合谷穴具有調節大腸經氣血、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的作用。它主要可以治療的病症包括發熱、頭痛、目赤腫痛、鼻衄、咽喉腫痛、齒痛、耳聾、面腫、口眼斜、中風口噤、熱病無汗、多汗、消渴、黃疸、痛經、經閉、滯產、腹痛、消化不良、痢疾、便祕、癮疹、丹毒、疔瘡、臂痛,以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體炎、流行性腮腺炎、三叉神經痛、癔病、神經衰弱、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針灸時,可以直刺合谷穴0.5-1寸深。而在用艾灸方法時,艾條灸應該持續5-10分鐘。不過,孕婦不適合進行針灸。

合谷穴是臨床上常用的穴位,療效顯著。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合谷穴位於手背,皮下組織較薄,神經和血管較多,所以針灸時應注意深度和角度,避免損傷神經和血管。同樣地,在進行艾灸時應注意溫度,以免燙傷皮膚。

總結來說,合谷穴可以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目赤腫痛、鼻衄、咽喉腫痛、齒痛、耳聾、面腫、口眼斜、中風口噤、熱病無汗、多汗、消渴、黃疸、痛經、經閉、滯產、腹痛、消化不良、痢疾、便祕、癮疹、丹毒、疔瘡、臂痛,以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體炎、流行性腮腺炎、三叉神經痛、癔病、神經衰弱、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它的功效主要體現在疏通經絡、緩解疼痛、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調節氣血、理氣止痛、醒腦開竅、健脾益胃、安神定志、提高免疫力以及抗炎抗病毒方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