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腫脹」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11-20

名詞介紹


腫脹是中醫名詞,指全身水腫或腹部脹滿的症狀。

全身水腫謂之「腫」,腹部脹滿謂之「脹」。前人有分頭面四肢先腫而後腹脹[1]的屬水,先腹脹而後四肢腫的屬脹。但是,水亦有兼脹的,脹亦有兼水的,一般把水腫腹脹滿的症狀,統稱之為「腫脹」。

腫脹的病因多與脾、腎、肺、心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脾主運化水液,若脾虛運化失常,水液代謝障礙,則可導致水腫;腎主水液,若腎陽不足,水液代謝失常,亦可導致水腫;肺主宣發肅降,若肺功能失調,水液輸布障礙,亦可導致水腫;心主血脈,若心功能失調,血液循環障礙,亦可導致水腫。

腫脹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全身或局部水腫,腹部脹滿,四肢沉重,乏力,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溏薄等。

腫脹的治療以辨證施治為原則。若屬脾虛水腫,可用參苓白朮散四君子湯等方藥治療;若屬腎陽不足水腫,可用金匱腎氣丸真武湯等方藥治療;若屬肺功能失調水腫,可用苓桂朮甘湯五苓散等方藥治療;若屬心功能失調水腫,可用生脈散[2]大補元煎等方藥治療。

腫脹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飲食[3]宜清淡,少食鹽,多吃蔬菜水果。

  2.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3. 保持良好的睡眠[4]

  4. 避免受涼,感冒

  5. 定期體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腫脹是中醫名詞,指全身水腫或腹部脹滿的症狀。腫脹的病因多與脾、腎、肺、心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腫脹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全身或局部水腫,腹部脹滿,四肢沉重,乏力,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溏薄等。腫脹的治療以辨證施治為原則。腫脹的預防主要包括飲食宜清淡,少食鹽,多吃蔬菜水果;適當運動,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受涼,感冒;定期體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參考資訊


  1. 腹脹小腹凸出?4保健法消除脹氣 - Yahoo奇摩新聞

  2. 生脉散_百度百科

  3. 飲食文化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4. 睡眠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