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耳聾」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11-20

名詞介紹


[1]聾,是指聽力減退,或完全喪失聽力。

耳聾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多由腎虛[2]精脫,肝膽火[3]上炎等原因所致。

《靈樞[4]·決氣》中說:「精脫者,耳聾。」

《素問[5]·臟氣法時論》中說:「肝病[6]者,……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

醫學心悟·耳》中說:「凡傷寒邪熱耳聾者,屬少陽證小柴胡湯主之。」

耳聾分為虛實兩種。

虛證多為腎虛精氣不足,分為腎虛耳聾氣虛耳聾久聾虛聾等。

實證風熱痰火肝火所致,分為風熱耳聾痰火耳聾肝火耳聾等。

耳聾的治療,應根據病因和症狀,辨證施治

實性耳聾常有以下幾種病因。

一是由風熱所致者,治宜疏風清熱,可用銀翹散加減;

二是由風寒所致者,宜發表散寒,方用九味羌活湯加減;

三是由肝火上炎所致者,宜清瀉肝火,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四是由濕溫所致者,宜芳香化濕,方用竹茹溫膽湯加減。

虛性耳聾常由氣虛血虛陰虛等所致,耳聾多經久不愈。

氣虛所致者,耳聾多伴有肢体倦怠等症,宜補中益氣,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血虛所致者,耳聾常伴面色蒼白無華等症狀,宜補血益精,方用歸脾湯加減;

腎陰虛所致者,宜滋補肝腎,方用大補陰丸加減。

此外,外傷也可致耳聾,應積極對症治療。

景岳全書》卷二十七認為:「耳聾證……其證有五,曰火閉、曰氣閉、曰邪閉、曰竅閉、曰虛閉。」但總歸為虛實兩種類型。

參見耳聾有關各條。

參考資訊


  1. 耳(听觉器官)_百度百科

  2. 肾虚_百度百科

  3. 胆火_搜狗百科

  4. 靈樞(中醫典籍)_百度百科

  5. 素問(中醫古籍)_百度百科

  6. 肝病(肝病)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