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絡該如何判斷「腎陽虛」、「腎陰虛」?兼論中醫科學化!

- 最後更新:2023-10-03首次發表:

過去幾年來,總是持續有雲端中醫的會員或網友提出「腎陽虛」與「腎陰虛」如何判斷的問題,他們希望能從經絡圖來理解,自己究竟是屬於那一種?

要解決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先理解中醫科學化所遇到的困境與可能性,進一步探討從經絡數據來判斷腎陽虛、陰虛的方法,提供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中醫理論根本難以科學化

中醫科學化被討論了幾十年,究竟有沒有辦法科學化?至今依然是一個無解之謎!

西方醫學在過去幾十年來,花費大量金錢與時間企圖運用科學方法驗證中醫,最後依然以失敗收場,甚至以「偽科學」來為中醫貼上標籤。

雲端中醫的FB社團,經常有會員提出來指導大家,指出中醫科學化應該要這樣做...那樣做...然而,這些都只是純理論、猜想與推測。

事實上,任何人只要認真研讀過古書,同時也真正學習過現代科技的話,都會很容易產生一種感嘆:原來,過去千年來傳統中醫提出來的深奧概念,可能有生之年永遠也無法科學化。

傳統中醫科學化是相當困難的一條路
傳統中醫科學化是相當困難的一條路

因為這些古代書籍所紀錄的內容,遠遠超乎現代的科技範疇,根本就沒有相對應的科技可以印證。

無論是《黃帝內經》或是《傷寒論》書中提出的種種醫療概念,現代人的科技連1%都沒辦法印證,請問這要如何科學化呢?

所以,像「腎陽虛」還是「腎陰虛」這樣的抽象概念,只現代的科技水準看來,幾乎不可能用科學儀器來衡量!

如何理解腎陽虛、腎陰虛?

也就是因為這樣,直到2023年的今天,現代高科技時代的中醫師診斷方法,依然與千年以前沒有任何差異!

無論是手中已經在用Iphone15的年輕中醫師,或是老中醫師,都同樣運用三根手指把脈,配合詢問病患有哪些症狀,來推斷這個病患是不是「腎陽虛」?

一直到2023年,中醫師依然運用把脈診斷
一直到2023年,中醫師依然運用把脈診斷

要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腎陽虛」、「腎陰虛」?這其實很簡單啊,根本不需要高科技!

如果一個人經常出現怕冷、面色蒼白、經常腰酸、腳走路無力、性功能減退、頻尿、夜間多尿、脫髮、耳鳴、頭暈、失眠、健忘、食慾不振...等等。

中醫師還會配合把脈,如果脈象是沉、細、無力,那就是「腎陽虛」!

同樣是腎虛,腎陽虛與腎陰虛的症狀有明顯差異

如果一個人經常出現手心、腳心、心口發熱、入睡後容易醒來,醒後出汗、口渴口乾、腰酸、腳無力、膝痠軟、遺精、早泄、女子經少或閉經、耳鳴耳聾、頭暈目眩、健忘、容易疲勞...等等。如果脈象是細、數,那就是「腎陰虛」!

「症狀」+「把脈」這種判斷腎陽虛的方法,過去已經被運用了數千年,不論運用什麼高科技,都不會比這種判斷方法還要快!

客觀判斷腎陽虛、陰虛有可能嗎?

讀到這裡,持續推動中醫科學化的人就會提出抗議了,他們總認為這些症狀過於主觀,把脈也無法客觀化。

所以,一定要找一個客觀的方法來判斷「腎陽虛」,中醫科學化的需求就此出現了!

更大的問題其實在後面,所謂的「腎陽虛」只是中醫派別的其中一種說法,與腎臟相關的證候多到讓你眼花撩亂(註1),根本沒有標準化的診斷定義。

所謂的「陽虛」,也是基於「陰陽」理論的一種演繹說法,認為「中醫的腎臟」是「很寒」、「很虛」、「不足」的抽象概念!

而這個「中醫的腎臟」本身也是抽象的,內容涵蓋非常廣大,根本也就不是解剖學的腎臟。

要將這些抽象的、沒有標準化的說法,要用客觀化、標準化的方法來驗證,恐怕永遠就是牛頭不對馬嘴,怎麼可能會找到平衡點呢?

有些人總認為,要用客觀化的AI舌診辨識、AI望診辨識、AI問診辨識、AI脈診...等等就可以客觀地協助中醫診斷。

大家沒有嚴肅思考的是:真正問題的源頭,根本就不在這些儀器,而是在背後的理論!

傳統中醫理論科學化,最大的阻力來自於中醫本身
傳統中醫理論科學化,最大的阻力來自於中醫本身

傳統中醫是一門基於「演繹」的醫學,只要這個基本原理是不變的,中醫診斷基本上就幾乎不可能客觀且科學化!

如果將中醫轉變成「歸納統計」的醫學,那科學化成功機率就很高。然而,這種科學化的中醫,不是傳統中醫所熟悉的那套方法,所以傳統中醫也不可能認同這種中醫科學化。

從經絡數據判斷腎陽虛、腎陰虛

雲端中醫從2019年就持續發表文章,基本原理很簡單,一切都是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歸納統計,結合節氣的變化,來探討背後的標準化運行規則。

為了要證明「陽虛」,就設計一個「寒熱指數」,如果這個指數是有效的,在冬天的時候一定會反映出「陰寒」訊息,在夏天的時候,一定會反映出「火熱」的現象。

事實證明,這個「寒熱指數」對於天氣非常的敏感,只要進入秋冬之後就會變寒,進入夏季之後就會變熱,每一個人都可以親身驗證!

寒熱指數偏寒的時候,就是「陽虛」,寒熱指數偏熱的時候,可以說就是「火氣大」,或者是「陰虛」。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可以清楚看到80%的人一年四季都是腎經虛證,如果一個人寒熱指數是偏寒,又出現「腎經虛證」,那可以推斷:這個人可能有「腎陽虛」喔!

如果一個人「寒熱指數」是寒的,而且「腎經」又是虛證,同時又出現了腎陽虛的「症狀」,那可以說這個人是腎陽虛的機率很高!

當一個人可能是腎陽虛,透過服用改善腎陽虛的中藥,例如「八味地黃丸」之後,症狀明顯改善了,經絡現象也改變了,那才可以證明他應該就是腎陽虛。

透過養生改善腎陽虛經絡型態
透過養生改善腎陽虛經絡型態

既然「腎經虛證」有可能是腎陽虛,那「腎經實證」會不會是腎陰虛呢?從過去10年來會員的不斷地觀察結果發現,還真的很有可能是腎陰虛。

只是,不是一根腎經實證就是腎陰虛,還要呼朋引伴,結合其他經絡才會建構出腎陰虛的經絡型態。

由於「腎經實證」的經絡型態,經常不是「上虛下實」,就是「鐵三角經絡型態」,因此所謂的「腎陰虛」,其實是非常難以改善的,單純服用中藥也難以根治。

這種基於經絡數據、客觀統計歸納的方法,在傳統中醫看來是很難認同的。因為傳統中醫幾乎不用「經絡辨證」,開口閉口都是「五臟六腑」,所以從經絡數據下手的中醫科學化途徑,是不容易被認同的。

然而,雖然傳統中醫人士難以理解,不代表社會大眾不理解,其實運用這套方法理解中醫,反而是非常簡單的,沒學過中醫的人反而理解最快!若基於「養生」的立場,每個人應該都要學習,而且也可以輕鬆學會!


總結:

要用一個儀器來直接診斷腎陽虛,以2023年的科技是幾乎不可能的,問題不在於儀器的本身,而是傳統中醫理論本身就沒有標準化。

基於客觀歸納統計出來的經絡數據,可以看出「陽虛」的現象,也可以看出「腎經虛證」的現象,可以藉此推斷出「腎陽虛」的可能性。

如果這個人同時出現腎陽虛的「症狀」,同時配合服用改善腎陽虛的中藥之後明顯改善,這才可以初步證明應該是「腎陽虛」。反之腎陰虛也是一樣的方法。


註1:傳統中醫辨證法,還有八綱辨證、臟腑辨證、病因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辯證、經絡辨證、氣血津液辨證…等等。與腎臟相關的證候還有:腎陰虛、腎陽虛、腎陰陽兩虛、腎氣不固、腎不納氣、腎精不足、腎虛失藏、腎虛胞寒、腎虛風濕、腎虛痰阻、腎虛髓弱、腎陽虛水泛、腎經虛火、腎精虧虛、少陰證、少陰化火…等等。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