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6個困境,你將可運用經絡檢測掌握自己健康!

- 最後更新:2025-04-07首次發表:

過去幾年來,雲端中醫支援團隊發現,許多會員在使用系統一段時間後,常會遇到某些瓶頸。這些挑戰往往不容易突破,最終讓不少人選擇放棄繼續深入研究,實在非常可惜。

本篇文章整理出會員們最常遇到的六大瓶頸,並提供具體的突破方法,希望能幫助那些真心想自學中醫、掌握自身健康的人,少走冤枉路,能夠堅持下去。

中醫是融入生活的養生學

良導絡經絡檢測系統過去主要由專業人士使用,但隨著雲端中醫個人版系統持續開發,越來越多一般民眾開始嘗試運用。

然而,在使用的過程中,多數人會遇到類似的困境與瓶頸,導致部分人最終選擇放棄經絡檢測。

但也有一群人,他們持續透過經絡檢測進行日常養生,長達十數年間幾乎不需要依賴醫生。

運用經絡檢測,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中
運用經絡檢測,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中

這些人相信,中醫本質上就是一門養生的學問,能夠融入生活中的每一刻,每個人都可以學會,也不需要依賴他人才能照顧好自己

古老的中醫其實非常生活化,他們靠著自我調理,處理了絕大多數的健康問題。經年累月累積下來,不論在中醫理論或實務經驗上,都已達到相當豐富的程度。

他們常說,關鍵在於你用什麼角度來看待這些經絡數據,這正是每位新進會員值得深入思考與理解的核心。

運用經絡檢測自學中醫的6個困境

這裡將藉由他的實際經驗,來解釋與引導社會大眾如何突破盲點,平時就可以運用經絡檢測幫助自己,自己養生以提升免疫力,大幅減少醫療開銷!

1.這張經絡圖是什麼意思?

許多人在第一次進行經絡檢測後,常常對圖表內容感到困惑,無法理解其代表的意義。

過去,若要釐清這些資訊,往往需要花時間閱讀文章、比對資料,才能逐步學會解讀。

如今,隨著雲端中醫系統程式功能日益強化,每一張經絡圖都搭配了詳細的自動分析解說,讓理解變得更輕鬆。

基於統計數據分類出來的經絡型態
基於統計數據分類出來的經絡型態

雲端中醫在判讀經絡圖時,以「經絡型態」作為核心架構,這種方法並不屬於傳統中醫的辨證分類。

系統至今已從大量數據中,歸納出幾種典型的經絡型態,包括:「鐵三角」、「寒性陽虛」、「綜合」、「上虛下實」等。

雲端中醫個人版所採用的分析觀點,並非依循任何權威大師的理論,而是完全來自大數據的歸納與驗證

正因如此,除非遇到極為特殊的個案,否則大多數人的檢測結果,幾乎都能準確落在這些預測模式中

這樣的分類方式,成功將複雜的經絡資訊高度簡化。只要掌握自己所屬的經絡型態,每個人都能輕鬆理解與應用,簡單到幾乎不可能學不會

2.我的病,與這張經絡圖有何關係?

絕大多數會員在進行幾次經絡檢測後,會發現檢測數據經常呈現出高度一致的結果,很快可以初步掌握自己的經絡型態。

接著,大家最常問的下一個問題就是:「那我的病該怎麼治?」

以2025年4月初的一個真實案例為例:某新進會員連續三週進行檢測,每次系統判斷出的結果都一致顯示為「鐵三角火熱」型態(見下圖)。

連續三週經絡檢測,呈現鐵三角經絡火熱型態
連續三週經絡檢測,呈現鐵三角經絡火熱型態

他回顧自己4年前的健康檢查報告,顯示肝臟有一顆約6.5公分的血管瘤,並伴隨輕微脂肪肝與膽結石,卻一直不知道該如何改善這些疾病?

面對這類問題,首先要自我教育的是,中醫與西醫在治療原則上截然不同,運用完全不同的醫療概念!

中醫並不是直接針對疾病治療,是透過調整身體的「內環境」,透過改善體內的平衡狀態,讓疾病自然消退,可參考這篇文章:

而經絡檢測所呈現的「經絡型態」,正是將個體的「內環境」具體化為數據與圖表,讓你能夠用肉眼直接看見自己的身體狀態。

也正是這個內環境,形塑出你身上所有疾病的根源。所以,問題的答案就已經揭曉。

3.異常經絡很多,代表有病嗎?

過去幾十年來,大多數良導絡使用者普遍認為,經絡圖中出現異常的經絡,就代表身體某處有病。然而,當我們深入分析大量經絡數據後才發現,這個觀念其實並不正確。

所謂的「經絡型態」,只是代表某種疾病傾向的可能性,並不等同於實際罹病。

以上面提到這位會員為例,他曾被診斷出脂肪肝與膽結石等肝臟相關疾病,而在雲端中醫的支援團隊看來,這並不令人意外。

因為在系統中,我們觀察到多數有類似肝臟疾病的人,其經絡圖也呈現出「鐵三角火熱」型態。這種經絡型態,確實容易反映出容易導致肝病的「內環境」

然而,反過來看,出現「鐵三角火熱」型態,就一定會得肝病嗎?這也未必!

出現很多異常經絡時,不代表已經生病
出現很多異常經絡時,不代表已經生病

某位會員,長期呈現相同的經絡型態,但因為她的生活步調悠閒、每天睡到自然醒、幾乎沒有工作壓力,所以肝病很少發作。雖然年輕時曾經罹患過嚴重肝炎,但現在的情況穩定良好。

由此可見,一種經絡型態若能妥善調養,並不代表一定會發展為疾病。而如果這種型態才剛剛形成(例如年輕人),更不等於已經罹患疾病。

甚至就算你的經絡圖上幾乎每一條經絡都顯示異常,當你到現代醫院檢查,可能什麼病都查不出來。

因為中醫與西醫對「疾病」的定義,根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層次與維度,並不能用同一套邏輯來看待

4.該按摩哪些經絡穴道?

下一個問題自然會是,那該用什麼經絡穴道治療呢?這個問題相對容易。

如果,既然經絡圖上明顯呈現出異常經絡,什麼經絡異常,就去處理什麼經絡,什麼經絡異常最嚴重,就先去處理那條經絡

依照多數良導絡使用者的處理方法,第一步就是去處理「左右差距過大」的經絡,也就是上圖標示1號的經絡。

第二步就是處理「實證」經絡,也就是上圖標示2號的經絡,第二步就是處理「虛證」經絡,也就是上圖標示3號的經絡。

經絡處理順序
依照這些順序處理異常經絡

至於處理的方法變化多端,從拍打、按摩、刮痧、推拿、針灸、艾灸....等等都可以,依照自己熟悉的能力去進行調理。

哪怕只有最簡單的拍打,只要看著異常經絡的穴道圖循經拍打,都可以改善這些異常經絡的氣血狀態

雲端中醫之前有發表一篇文章,就是在介紹這種簡單卻很有效的經絡養生方法,可進行詳細閱讀。

5.該運用什麼中藥治療?

一旦提到中藥,不論系統提供什麼建議,前提始終是:使用者必須具備基本的中藥知識,否則根本無法自行運用。

在雲端中醫的會員當中,有一部分人明確表示自己沒有能力使用中藥。他們認為中藥應由專業中醫師來判斷與處方,不敢輕易自行服用。

但也有另一群會員,他們家中備有多種科學中藥,且自學多年,對中藥並不感到困難,幾乎所有身體不適都靠自己開方、調理,這樣的習慣甚至持續十年以上。

會員中對於運用中藥的看法,相當極端
會員中對於運用中藥的看法,相當極端

雲端中醫所提供的「中藥建議」功能,主要是針對具備自學中藥能力的使用者設計,提供他們依據自身經絡型態選方的參考依據。

若使用者本身堅持依賴中醫師診斷,那麼這些建議內容也可作為與中醫師討論的輔助資訊。

中藥的應用必須因應不同體質,制定相對應的策略。例如,針對這位呈現「鐵三角火熱」型態的會員,對應的治療方向為疏肝利膽、清熱利濕與理氣通腑,有助於排石與肝膽代謝。

所推薦的方劑以《傷寒論》中的「大柴胡湯」為基礎,適用於少陽陽明合病。常見症狀如:往來寒熱(或單純發熱)、胸脅脹滿、嘔吐不止、心煩、心下痞硬或疼痛、大便不暢,以及脂肪肝、血管瘤等相關問題。

此方特別適合火熱偏盛與腸胃積熱體質,建議可以定期運用腹瀉法養生,透過緩和瀉法改善體質。可參考這篇文章:

常用加減藥材單方建議:

  • 利膽排石:金錢草、海金沙、雞內金、玉米鬚
  • 加強疏肝理氣:柴胡、鬱金、川楝子、香附
  • 加強清熱利濕:茵陳、梔子、黃芩、虎杖
  • 便秘時:大黃(通腑瀉熱)
  • 脾虛明顯時:可配合健脾藥材如白朮、茯苓,於濕熱控制後酌量使用。

單純一張經絡圖無法產生中藥建議,系統要求必須輸入症狀才會提出建議,在可見的未來將會更加完善且智慧化。而前提條件是,必須自己敢於運用中藥,自學中醫。

6.無論如何治療,經絡都不會變化?

許多人心中都有一個錯誤假設:只要改善了異常的經絡型態,疾病就會痊癒,經絡自然也恢復正常。或是疾病康復了,經絡型態就會完全正常,從此健康。

然而,從雲端中醫累積的數萬筆經絡檢測數據中顯示,這樣的想法,其實只是一種幻想,從來就沒有真正發生過。

許多資深會員的經絡數據已累積超過十年,他們早已發現,自己的經絡型態每年都以相似的模式循環。

換句話說,不論是否進行治療,經絡模型大致不變,甚至在同一時節,常常會出現相同的疼痛或疾病症狀。這也說明了,「根治」其實是一種難以達成的目標。

正因如此,不少會員曾感到失望、沮喪,甚至最後「不敢」或「不願意」再進行經絡檢測。

其實,這正是人類大腦容易產生的誤判:我們總以為,只要疾病痊癒,經絡體質就會恢復正常。

但事實是:經絡體質是一種穩定且長期的身體模式,除非進行非常激烈的改變程序,否則幾乎不會改變。養生能做的只是預防加速惡化。

一種經絡體質模型出現之後,並不一定會生病,也就是因為這樣,疾病可以被預測,也可以被預防,這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架構。

透過持續堅持正確的養生方式,可以經常「鬆動」經絡體質,讓它無法定型,能明顯減輕症狀、降低發病機率

因此,只要你能掌握自己獨有的經絡模型,並持續配合適合的養生法,就能有效預防疾病、延緩惡化,這才是真正的健康管理。

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經常檢測、經常關注、經常照顧及調整自己的異常經絡。就像家裡的廚房每天都需要打掃一樣,人體也需要每天的調養與照顧。

當然,系統中也有少數「神人」,能夠長期維持近乎完美的「平和經絡型態」。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沒有疾病。

雲端中醫養生系統的核心目標,不是讓你一勞永逸地治好病,而是讓你學會自己照顧自己,減輕疼痛、化解症狀,持續穩定地改善身體狀況。

許多使用者在遭遇系統使用上的6大瓶頸後選擇放棄,但也有一群人堅持使用超過十年,至今還是覺得這套方法很有用。

如果你是一個凡病必依賴醫生的人,那麼這套系統可能不適合你;但如果你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健康,那麼雲端中醫,就是為你而設的工具,它將幫助你相信自己,你真的可以做到。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