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七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七 (4)

1. 勞淋方三首

病源勞淋者,謂勞傷腎氣而生熱成淋也,腎氣通於陰,其狀尿留莖內,數起不出,引少腹痛,小便不利,勞倦即發也。(出第十四卷中)

千金夫勞淋之為病,勞倦即發,痛引氣衝,灸之方。

灸足太陰百壯,在內踝上三寸,三報之,療與氣淋同。

又療五勞七傷,八風十二痹以為淋,勞結為血淋,熱結為肉淋,小便不通,莖中痛,及少腹急痛,不可忍者方。

滑石(三分),王不留行冬葵子車前子,桂心,甘遂通草(各二分),石葦(四分去毛)

上八味搗篩為散,以麻子粥五合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尿清瘥。(並出第二十一卷中)

古今錄驗療石淋勞淋熱淋,小便不利,胞中滿急痛,石葦散方。

通草(二兩),石葦(二兩去毛),王不留行(一兩),滑石(二兩),甘草炙,當歸(各二兩),白朮瞿麥,芍藥,葵子(各三兩)

上十味搗篩為散,先食以麥粥清服方寸匕,日三服。(出第二十六卷中)

2. 氣淋方五首

病源氣淋者,腎虛膀胱熱氣脹所為也,膀胱與腎為表裡,膀胱熱,熱氣流入胞,熱則生實,令胞內氣脹,則少腹滿,腎氣不能制其小便,故成淋耳,其狀膀胱小便皆滿,尿澀常有餘瀝是也,亦曰氣癃,診其少陰脈數者,男子則氣淋。(出第十四卷中)

千金療氣淋方。

灸關元五十壯。

又方

挾玉泉相去一寸半,灸三十壯。

又方

水三升,煮豉一升,一沸去滓,納鹽一合,頓服之。

又方

搗葵子末,湯和服方寸匕。

又方

空腹單茹蜀葵一滿口。

3. 膏淋方二首

病源膏淋者,淋而有肥狀如膏,故謂之膏淋,亦曰肉淋,此腎虛不能制於肥液,故與小便俱出也。(出第十四卷中)

千金療膏淋方。

葎草汁三升,醋三合和,空腹頓服,當如大豆汁下,一名葛葎也。

又膏淋之為病,尿似膏自出,療之一如氣淋也。(並出第二十一卷中)

4. 許仁則淋方二首

許仁則療小便淋澀方,此病有數種,有石淋,有熱淋,有氣淋,氣淋者,氣壅塞,小便不通,遂成氣淋,此病自須依前療水氣法,石淋者,緣先服石,石氣不散,壅遏生熱,故成石淋,熱淋者,體氣生熱,更緣食飲將息傷熱,熱氣灼灼,遂成熱淋,更無餘候,但若體氣熱,小便澀,出處酸灑,宜依後瞿麥六味湯,大蟲魄等五味散,三淋俱服之方。

瞿麥穗(三兩),冬葵子(一升),榆白皮(切一升),桑根皮(六兩),白茅根(切一升),石葦(四兩去毛)

上藥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每服如人行十里久,服三五劑後,宜合大蟲魄五味散服佳。

又方

大蟲魄(六兩),石葦(三兩去毛),瞿麥穗(四兩),冬葵子(一升),茯苓(六兩)

上藥搗篩為散,煮桑白皮作飲子,初服一方寸匕,日再服,稍加至三匕。忌酢物。(吳升同出下卷中)

5. 大便難方六首

病源大便難者,由五臟不調,陰陽偏有,冷熱虛實,三焦不和,則冷熱並結故也,胃為五穀之海,水穀之精,化為營衛,其糟粕行之於大腸以出也,五臟三焦,既不調和,冷熱壅塞,結在腸胃之間,其腸胃本實,而又為冷熱之氣所並,結聚不宣,故令大便難也,又云邪在腎,亦令大便難,所以爾者,腎臟受邪,虛而不能制小便,則小便利,津液枯燥,腸胃乾澀,故大便難,又渴利之家,大便亦難,所以爾者,為津液枯竭,致令腸胃乾燥,診其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手少陰經也,脈沉為陰,陰實者,病苦閉悶,大便不利,腹滿,四肢重,身熱,若胃脹,右手關上脈陰實者,脾實也,病苦腸中怵怵(一作伏伏)如牢狀,大便難,脈緊而滑直,大便亦難,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大便難而腳痛,此虛寒從下而上也,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養生方導引法云,偃臥直兩手捻左右脅,除大便難,腹痛脹中寒,口納氣,鼻出氣,溫氣咽之,數十病愈。(出第十四卷中)

肘後療脾胃不和,常患大便堅強難方。

大黃,芍藥,厚朴(炙各二兩),枳實(六枚炙),麻子(別研五合)

上五味搗篩,入麻子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稍稍增之,以通利為度,可常將之。(集驗備急古今錄驗同出第二卷中)

千金療大便難方。

灸承筋二穴三炷,在腨中央陷中。

又方

單用豉清,醬清,羊酪土瓜根汁,並單灌之,立出。(範汪同)

練中丸,主宿食不消,大便難方。

大黃(八兩),葶藶(熬),杏仁(去皮尖熬),芒硝(各四兩)

上四味搗篩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稍加之。(並出第十五卷中)

備急不得大便,或十日一月方。

葵子二升,水四升,煮取一升,去滓,一服不愈,重作,服良。忌蒜,炙肉。(古今錄驗文仲範汪同姚方出第六卷中)

古今錄驗麻子仁丸,療大便難,小便利而反不渴者,脾約方。

麻仁(二升別為膏),枳實(半斤炙),芍藥(半斤),大黃(一斤),厚朴(一尺炙),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別為脂)

上六味搗篩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飲下十丸,漸增至三十丸,日三服。(此本仲景傷寒論方出第二十六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