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歸芎湯

FANG FENG GUI XIO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醫傷科學講義》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脾經 18%
心經 15%
肺經 11%
膀胱經 6%
胃經 6%
腎經 5%
心包經 4%
大腸經 4%
膽經 2%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膀胱經
胃經
腎經
心包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防風歸芎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方中防風散風寒,歸芪補氣血,而川芎則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經絡痺痛,配合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止痛效果。
  2. 疏通經絡: 川芎具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可改善血瘀阻滯所致的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等症狀。在防風歸芎湯中,川芎與防風、歸芪等藥物協同作用,共同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使氣血運行通暢。

防風歸芎湯中包含當歸,主要是基於其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其補血作用能改善血虛所致的頭昏眼花、面色蒼白、心悸氣短等症狀;活血作用則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所致的經絡不通、疼痛等症狀。

因此,在防風歸芎湯中加入當歸,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疏風解表、活血止痛的功效,並能改善血虛、血瘀等症狀。

防風歸芎湯中包含防風,主要源於其解表祛風之效。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經,具有祛風解表、止痛之功。方中以川芎為君藥,主治頭痛,而防風則輔佐川芎,疏散風寒,止痛,使頭痛之症得以緩解。

此外,防風亦可通鼻竅,對於風寒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狀亦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防風的加入,不僅有助於疏風散寒,更能增強方劑的治療效果

防風歸芎湯中加入荊芥,主要原因有二:

  1. 疏散風熱,透疹止癢:荊芥辛溫,具有疏散風熱、透疹止癢之效。對於風熱之邪入侵肌膚,導致疹出不暢、瘙癢難忍等症狀,荊芥可與防風、歸芪等藥物協同作用,疏散風熱,促進疹出,止癢止痛。
  2. 增強解表散寒之力:荊芥性溫,能溫經散寒,與防風、歸芪等藥物共同作用,增強解表散寒之力,對於風寒之邪所致的感冒、鼻塞、流涕等症狀,可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防風歸芎湯中包含羌活,乃因其性溫、味辛,入肝、膀胱經,具有解表散寒、祛風濕的作用。

方中防風、歸芎、當歸等藥材主要針對風寒濕邪所致的頭痛、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羌活則進一步加強散寒祛風之效,並能通經活絡,協同其他藥材共同奏效,使藥力更加深入經絡,從而達到治療風寒濕痺之目的。

防風歸芎湯中加入白芷,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風散寒,通竅止痛:白芷性溫,具有疏散風寒、通鼻竅、止痛的功效。與防風、川芎等藥物配合,可更有效地疏散風寒,通利鼻竅,緩解頭痛、鼻塞等症狀。
  2. 袪風除濕,止癢消腫:白芷還具有袪風除濕、止癢消腫的作用。在防風歸芎湯中,白芷可以幫助去除濕邪,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腫脹等症狀。

因此,白芷的加入,既能加強方劑疏風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又能擴展其袪風除濕、止癢消腫的作用,使方劑更能有效地治療風寒濕邪所引起的各種病症。

防風歸芎湯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散寒止痛:細辛性溫,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防風歸芎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頭痛、肢體疼痛等症狀,細辛的加入可以幫助散寒止痛,提高藥效。
  2. 配合防風:細辛與防風同屬辛溫解表藥,二者相配,可以更好地發揮散寒解表、止痛止癢的作用。同時,細辛的辛溫之性可以促進防風的藥效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細辛的加入對於防風歸芎湯的治療作用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增強其散寒止痛、解表止癢的效果。

在中藥方劑「防風歸芎湯」中加入蔓荊子,主要是利用蔓荊子清熱解毒、散風止痛的功效。蔓荊子能夠清熱解毒、散風止痛,對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風熱導致的頭痛、目赤等症狀。

在中藥方劑「防風歸芎湯」中加入丹參,主要是利用丹參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丹參能夠活血化瘀、調經止痛,對於治療血瘀所致的各種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血瘀導致的頭痛、胸悶等症狀。

防風歸芎湯中加入乳香,是為了增強活血止痛的效果。乳香性溫,味辛,入肝、心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排膿生肌的功效。

在防風歸芎湯中,防風、歸芎、川芎等藥物主要用於祛風止痛,而乳香則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加速瘀血的吸收,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此外,乳香還可以消腫,減輕疼痛,提高治療效果。

在中藥方劑「防風歸芎湯」中加入沒藥,主要是利用沒藥活血止痛、消腫散結的功效。沒藥能夠活血止痛、消腫散結,對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阻絡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跌打損傷或瘀血導致的相關症狀。

防風歸芎湯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之效。方中防風、歸芎等藥材雖有祛風通絡之功,但對於瘀血阻滯的情況,單靠這些藥物可能難以完全解決。桃仁的加入,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增強療效。
  2. 調和氣血: 桃仁兼具補血與活血功效,可改善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防風歸芎湯主要治療風寒溼邪引起的痹症,而氣血不足則會加重病情。桃仁的加入,可起到調和氣血,增強藥物整體效果的作用。

在中藥方劑「防風歸芎湯」中加入蘇木,主要是利用蘇木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蘇木能夠活血化瘀、止痛,對於治療血瘀所致的各種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血瘀導致的頭痛、胸悶等症狀。

防風歸芎湯中加入澤蘭,主要是為了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澤蘭性味辛溫,歸肝、脾經,具有行氣活血、溫經止痛之效。

方中以防風、歸芪等藥材補氣活血,但對於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單純補氣活血效果有限。加入澤蘭,可以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進一步緩解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增強療效。同時,澤蘭亦可溫經散寒,緩解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使治療更全面有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防風歸芎湯」的組成與功效

中藥方劑「防風歸芎湯」組成:川芎、當歸、防風、荊芥、羌活、白芷、細辛、蔓荊子、丹參、乳香、沒藥、桃仁、蘇木、澤蘭。

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的效果,主治症狀包括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

當歸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的效果,主治症狀包含血虛、月經不調、痛經、噁心嘔吐、腹痛泄瀉、跌打損傷、骨折、產後瘀滯腹痛。

防風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的效果,主治症狀包含感冒、流行性感冒、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肌肉痙攣、抽搐、瘀血經閉、痛經、溫熱病、瘡瘍腫毒。

荊芥

荊芥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的效果,主治症狀包含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

羌活

羌活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效果,主治症狀包含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

白芷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的效果,主治症狀包含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

細辛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效果,主治症狀包含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身體痠痛、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寒濕腹痛、嘔吐泄瀉、外感風寒、水飲內停、喘咳、痰多清稀。

蔓荊子

蔓荊子具有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的效果,主治症狀包含感冒、流感、風寒感冒、風熱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頭面諸風疾、痰熱咳嗽、肝陽上亢引起的血壓高、風濕痹痛、肝腎虛損的夜盲及弱視。

乳香

乳香具有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的多種效果,主治疾病包含跌打損傷瘀滯腫痛、外科癰疽腫痛、瘡瘍潰後久不收口、一切瘀滯心腹諸痛。

沒藥

沒藥具有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效果,主治症狀包含心腹諸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瘡癰腫痛。

桃仁

桃仁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的效果,主治症狀包含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癥積痞塊、跌打損傷、腸燥便祕、寒痰咳嗽、痰多無色且稀薄、咳嗽氣喘。

蘇木

蘇木具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破血消癥、疏肝解鬱的效果,主治疾病包括婦科疾患、月經不調、痛經、水腫、癥瘕積塊、肝氣不暢所致的疼痛和不適感。

澤蘭

澤蘭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利水消腫、清熱涼血、和血的效果,主治症狀包含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血腹痛、水腫、跌打損傷、熱性病症、產後水腫、血虛浮腫。

總結

中藥方劑「防風歸芎湯」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止痛、利水消腫、透疹、清肝明目的功效。主治頭部跌打損傷,青紫腫脹等症狀。此方藥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等病症。此外,它還可以治療頭面諸風疾,如頭痛、眩暈、目赤、耳鳴等;痰熱咳嗽;肝陽上亢引起的血壓高,以及風濕痹痛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防風歸芎湯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孕婦、哺乳期婦女、出血性疾病患者、血栓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防風歸芎湯, 出處:《中醫傷科學講義》。 組成:川芎、當歸、防風、荊芥、羌活、白芷、細辛、蔓荊子、丹參、乳香、沒藥、桃仁、蘇木、澤蘭葉。 主治:化瘀宣散。主治:頭部跌打損傷,青紫腫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