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聖丸

JI SHE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脾經 21%
心經 12%
胃經 11%
肺經 9%
膽經 9%
大腸經 7%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腎經 2%
肝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膽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集聖丸中加入蘆薈,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蘆薈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瀉火、通便的作用。對於一些由熱毒蘊結引起的疾病,如便祕、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蘆薈可起到清熱解毒、通腑排毒的效果,與方劑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協同作用。

2. 潤腸通便: 蘆薈富含蒽醌類物質,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出宿便,緩解便祕。對於一些因熱結便祕引起的疾病,蘆薈可起到潤腸通便、排毒瀉熱的功效,配合方劑中其他通便藥物,達到整體療效。

集聖丸中包含五靈脂,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止痛止血: 五靈脂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止血之功效。集聖丸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而五靈脂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瘀血消散,減輕疼痛,並有助於止血。
  2. 疏通經絡,消腫止痛: 五靈脂能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集聖丸中常與其他活血化瘀藥物配合使用,共同發揮疏通經絡、消腫止痛的作用,治療跌打損傷等症。

夜明砂為「集聖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加入原因主要在於:

  1. 明目退翳:夜明砂性寒,味苦鹹,入肝經,具清肝明目、退翳散瘀之效。可有效治療肝腎不足、目昏翳障、視力模糊等症狀,與方中其他清肝明目藥物如枸杞子、菊花等相輔相成,增強方劑的療效。
  2. 祛風除濕:夜明砂兼具祛風除濕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風溼痹痛、腰膝痠軟等症。在「集聖丸」中,可有效緩解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疼痛和腫脹,提升整體療效。

集聖丸方劑中使用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理氣健脾: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集聖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氣滯、濕阻中焦所致的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陳皮加入方中,可起到理氣化滯,健脾開胃的作用,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
  2. 行氣止痛:陳皮的理氣作用,對於氣滯引起的胸腹疼痛也有緩解作用。集聖丸中可能含有其他止痛藥材,陳皮的加入可以增強止痛效果,並協調藥效,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集聖丸中加入青皮,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行氣止痛: 青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行氣消滯、止痛化痰的功效。對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胃脘疼痛、腹脹、食積等症,青皮能起到行氣止痛的作用,幫助緩解症狀。
  2. 疏肝理氣: 青皮還能疏肝理氣,調暢氣機。對於因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痞滿、食慾不振等症,青皮能夠幫助疏解肝氣,改善氣機運行,從而緩解症狀。

因此,青皮的加入,能夠在集聖丸中起到行氣止痛、疏肝理氣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集聖丸中加入莪朮,主要原因有二:

  1. 行氣止痛: 莪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破血消癥、止痛之功效。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腹痛、胸痛、跌打損傷等症狀,莪朮能有效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消積化瘀: 莪朮還能促進消化,消食積,對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同時,莪朮也能活血化瘀,對於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總而言之,莪朮在集聖丸中,發揮著行氣止痛、消積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方劑達到治療效果。

集聖丸中包含木香,主要基於其行氣止痛的功效。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其主要藥理作用為:

  1. 疏肝理氣:可緩解肝氣鬱結,暢達氣機,有助於緩解胸腹脹痛、噯氣、腹痛等症狀。
  2. 健脾消食:能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消化功能,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因此,集聖丸中加入木香,可起到疏肝理氣、健脾消食,並輔助治療其他相關病症的作用。

集聖丸方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補血活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效。集聖丸主治血虛證,如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氣短、月經不調等。當歸補血活血,能改善血虛所致的諸多症狀,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運行。

二、調和氣血:當歸可與方中其他藥材相互協同作用,達到調和氣血的效果。例如,當歸與川芎、白芍等藥材配伍,可共奏活血化瘀、養血柔肝之功效,使氣血運行更加通暢,整體療效更佳。

集聖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行氣: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行氣、通經止痛的功效。集聖丸主治血瘀氣滯所致的頭痛、頭暈、耳鳴等症,川芎的活血行氣作用可以有效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從而緩解頭痛等症狀。
  2. 昇陽舉陷: 川芎還具有昇陽舉陷的作用,可以提振陽氣,改善氣血運行,對於氣虛導致的頭暈目眩等症也有一定的療效。集聖丸中加入川芎,可以增強整體方劑的功效,提高治療效果。

集聖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補氣扶正: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效。集聖丸多用於氣虛血弱、體弱乏力、面色蒼白等症,人參能補益正氣,提升機體抵抗力,促進恢復。
  2. 固本培元: 集聖丸常用於虛弱者,人參能補益元氣,固本培元,改善體質,提升身體免疫力,從根本上改善疾病的易感性。此外,人參還有助於提高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利用率,增強藥效。

集聖丸中加入黃連,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黃連味苦寒,性涼,入心、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集聖丸主要用於治療熱病煩躁、心煩不眠、口渴便祕等症狀,黃連可有效清泄心火、胃火,達到降溫解熱、改善症狀的效果。
  2. 抑菌消炎:黃連具有抑菌抗炎作用,可抑制腸道內有害菌的繁殖,並減輕炎症反應。集聖丸中加入黃連,可增強其抗炎效果,進一步促進病患康復。

中藥方劑[集聖丸]的組成中包含[蟾蜍],因為蟾蜍具有解毒化痰、通絡止痛的作用。蟾蜍在傳統中醫中常用於治療痰濕內結、咳嗽和關節疼痛等症狀。它能有效解毒化痰,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由內部濕邪引起的問題。在[集聖丸]中,蟾蜍的加入能夠強化方劑的解毒化痰效果,對於疳疾和其他由濕邪引起的病症有顯著改善作用。

集聖丸中包含砂仁,主要原因有二:

  1. 理氣和胃: 砂仁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消食化積的功效。集聖丸主治脾胃氣滯、食積不化所致的腹脹、腹痛、噯氣、嘔吐等症,砂仁有助於理氣和胃,促進消化吸收,緩解胃腸不適。
  2. 芳香開竅: 砂仁氣味芳香,能開脾醒胃,並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集聖丸除了針對脾胃問題,也常用於治療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砂仁的芳香開竅功效有助於提神醒腦,改善患者的意識狀態。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集聖丸]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以上古籍文獻,集聖丸的主要功效及治療原理可歸納如下:

主治功效:

  • 治療疳證: 集聖丸被廣泛認為是治療各種疳證的基礎方,包括冷熱新久,一切疳證,並無須細分五疳,適用於疳證的初起和久病階段。
  • 消積導滯: 針對因乳食不節、損傷脾胃所致的食積、積滯,集聖丸具有良好的消積作用,能改善腹脹、腹大、不思飲食等症狀。
  • 調理脾胃: 集聖丸能調理脾胃功能,恢復脾胃運化能力,改善因脾胃虛弱引起的消瘦、面黃、發熱等症狀。
  • 治療多種疳證類型: 文獻中提及集聖丸可用於治療多種疳證類型,如丁奚疳、哺露疳、脊疳等,並能改善其相關症狀,如手足細、項小骨高、尻削體瘦、腹大臍突、虛熱往來、頭骨分開、翻食吐蟲等。
  • 治療瘧疾後遺症: 集聖丸可用於治療因瘧疾引起的疳勞,以及瘧疾後身體虛弱、浮腫等後遺症。
  • 配合治療其他疾病: 集聖丸還可用於治療疾病後期的調理,如用於溫補劑後調理,以及慢驚風退後餘熱、不喜飲食的調理。

治療原理分析:

集聖丸的治療原理在於其組方配伍,能夠針對疳證的複雜病機進行綜合調理:

  • 清熱燥濕與活血化瘀: 方中黃連清熱燥濕,針對疳證常見的熱象;五靈脂、當歸、川芎活血化瘀,改善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腹脹等症狀。
  • 理氣健脾與消食導滯: 陳皮、青皮、木香理氣健脾,促進脾胃運化;莪朮消積導滯,消除體內積聚的飲食殘渣。
  • 攻邪殺蟲: 蘆薈具有殺蟲作用,有助於消除疳證中可能存在的寄生蟲感染,夜明砂則有潤肺降火的作用,幫助排除體內邪熱。
  • 綜合調理: 集聖丸的配伍兼顧了清、消、補等作用,不偏寒熱,能全面調理機體機能,改善因疳證引起的各種不適。

總結:

集聖丸以其全面調理的特性,成為古代醫家治療疳證的常用方劑。其功效不僅限於治療疳證本身,還能針對由疳證引起的各種併發症,以及其他疾病後期調理,顯示了其廣泛的應用價值。

傳統服藥法


蘆薈2錢,北五靈脂2錢,好夜明砂(焙)2錢,縮砂2錢,橘皮2錢,青皮(去白)2錢,蓬莪朮(煨)2錢,木香2錢,使君子(略煨,取肉)2錢,鷹爪黃連(淨)3錢,蝦蟆(曬乾,炙焦)3錢。
疳勞瘦弱,加當歸1錢半,川芎3錢。
上為末,雄豬膽2枚,取汁和藥,入膏糊為丸,如麻子大。
每服15丸,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集聖丸, 出處:《直指小兒》卷三。 組成:蘆薈2錢,北五靈脂2錢,好夜明砂(焙)2錢,縮砂2錢,橘皮2錢,青皮(去白)2錢,蓬莪朮(煨)2錢,木香2錢,使君子(略煨,取肉)2錢,鷹爪黃連(淨)3錢,蝦蟆(曬乾,炙焦)3錢。 主治:諸疳。

集聖丸, 出處:《幼幼集成》卷三。 組成:真蘆薈(酒蒸)2錢,五靈脂(炒)2錢,夜明砂(炒)2錢,真廣皮(酒炒)2錢,杭青皮(醋炒)2錢,蓬莪朮(煨)2錢,使君肉(炒)2錢,南木香(屑)2錢,白當歸(炒)2錢,西川芎(酒炒)2錢,人參(切片,焙乾)3錢,正川連(薑制)3錢,乾蟾蜍(酥炙)3錢,西砂仁(酒炒)2錢。 主治:冷熱新久,一切疳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