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記丹

BEI JI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肺經 15%
大腸經 12%
胃經 12%
肝經 12%
腎經 6%
膀胱經 6%
心經 5%
小腸經 3%
三焦經 3%
膽經 2%
心包經 1%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心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碑記丹方劑中包含石榴,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收斂止血: 石榴皮性收斂,能止血,適用於血崩、月經過多等症狀。碑記丹可能針對女性出血性疾病,以石榴皮收斂止血,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整體療效。

二、 澀腸止瀉: 石榴皮具有澀腸止瀉作用,可治療脾虛泄瀉、久痢不止等。碑記丹若針對脾胃虛弱引發的腹瀉,石榴皮可收斂腸道,固澀止瀉,配合其他健脾和胃藥材,增強療效。

碑記丹方中使用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碑記丹所治疾病多涉及脾胃不和、痰濕阻滯,陳皮的加入可有效改善這些症狀,幫助脾胃運化,化解痰濕。
  2. 調和藥性,增進療效: 陳皮性溫,可調和方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避免過寒傷脾,同時亦可與其他藥物相互協同,增進藥效。例如,陳皮與茯苓配伍,可加強健脾利濕的效果;與半夏配伍,可增強化痰止咳的作用。

碑記丹中加入三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破瘀散結:三稜性味苦辛,入肝脾經,具有破血行氣、消癥散結之效。碑記丹常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癥瘕積聚、經閉痛經等,三稜可有效化解瘀血凝滯,疏通經絡,改善症狀。
  2. 調理脾胃:三稜亦具有健脾消食之功,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問題。碑記丹中加入三稜,可增強脾胃功能,促進藥效吸收,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綜上所述,三稜的加入,既可化解瘀血,又可健脾消食,與碑記丹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藥效,達到治療目的。

碑記丹方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五靈脂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碑記丹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五靈脂能促進血液循環,化解瘀血,緩解疼痛,加速傷口癒合。

2. 舒筋活絡,通經活絡: 五靈脂還具有舒筋活絡的功效,能改善筋骨疼痛、麻木等症狀。碑記丹中往往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碑記丹中包含大戟,乃因其具有瀉下逐水之效。大戟味辛、苦,性寒,歸肺、脾、腎經,能強力瀉下,逐水消腫,主治水腫、腹水、胸水等症。

碑記丹乃治療水腫、腹水、胸水等症的方劑,其組成以大戟為主藥,配合其他藥物,以加強其瀉下逐水之功效。

然而,大戟性峻猛,不可輕易使用,需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病情謹慎辨證施治。

碑記丹中含有芫花,主要原因是其具有較強的利水消腫之效。芫花性溫,味辛,入肺、膀胱經,能溫肺化飲、消腫散結。臨牀用於治療水腫、痰飲、瘰癧、結核等病症。

在碑記丹中,芫花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加強利水消腫之功效,並有助於散寒化痰。但芫花性較烈,使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碑記丹方中含有甘遂,主要原因如下:

  1. 瀉水消腫: 甘遂性峻,善於瀉水消腫,對於水腫、腹水等病症有較好的療效。碑記丹主要用於治療水腫、臌脹等症,甘遂可幫助利水消腫,達到治療目的。
  2. 通利水道: 甘遂具有通利水道的作用,能促進體內水分的代謝,有助於消除水腫,同時也可促進小便排出,對於尿路不通暢引起的病症也有改善作用。碑記丹中加入甘遂,可增強其利水通便的效果。

碑記丹方中含有葶藶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 葶藶子性寒,味辛,入肺、腎經,具有瀉肺利水、消腫散結的功效。碑記丹方多用於治療水腫、胸悶氣喘等症,葶藶子可有效利水消腫,緩解水氣鬱滯所致的症狀。
  2. 降氣止咳: 葶藶子能降氣止咳,對於痰多、咳喘等症狀有一定療效。碑記丹方若用於治療咳嗽、氣喘,葶藶子可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幫助緩解症狀。

綜上所述,葶藶子在碑記丹方中起到利水消腫、降氣止咳的功效,是該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

碑記丹方劑中含有桃仁,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活血化瘀: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碑記丹方劑主要針對血瘀所致的症狀,桃仁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情況,有助於緩解疼痛和腫脹。
  2. 潤腸通便: 桃仁亦有潤腸通便之效,能改善便祕情況,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進而改善血瘀。碑記丹方劑中加入桃仁,不僅有助於活血化瘀,亦可兼顧通便之效,更全面地改善身體狀況。

碑記丹中加入淡豆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淡豆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碑記丹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溼熱內蘊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而淡豆豉可清熱解毒,利溼消腫,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作用,緩解咽喉腫痛等症狀。
  2. 宣通氣機,和解表裏:淡豆豉還具有一定宣通氣機、和解表裏的作用。碑記丹方中可能包含一些其他較爲溫熱或寒涼的藥材,加入淡豆豉可以起到調節藥性、平衡陰陽的作用,使藥效發揮更佳,避免寒熱攻伐之弊。

碑記丹方劑中含有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1.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碑記丹旨在治療熱毒積聚、血瘀阻滯所致的病症,大黃可清熱瀉火,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出體內毒素,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活血化瘀: 大黃除了瀉熱通便外,還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碑記丹中常與活血化瘀藥物配伍,以增強其活血化瘀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血瘀,促進傷口癒合。

碑記丹方劑中包含皁莢,主要原因如下:

  1. 消積化痰:皁莢味苦性寒,具有消積化痰、潤腸通便的功效。碑記丹旨在治療積食停滯、痰濕阻滯所致的咳嗽、胸悶、腹脹等症狀,皁莢可有效消解積滯,化解痰濁,促進排泄。
  2. 行氣止痛:皁莢還具有一定的行氣止痛作用,可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胸痛、腹痛等症狀。碑記丹常用於治療胸脅疼痛、腹痛脹滿等症,皁莢的加入有助於緩解疼痛,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碑記丹方中加入烏梅,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斂肺止咳:烏梅性酸斂,入肺經,具有收斂肺氣、止咳化痰的功效。碑記丹主治肺虛久咳,痰少而黏,或久咳不愈,症見咳嗽痰黏,氣短乏力,此類症狀與肺氣虛弱、津液虧損有關,烏梅的收斂作用可固護肺氣,減少津液耗損,達到止咳化痰之效。
  2. 生津止渴:烏梅味酸甘,入肺、脾、胃經,有生津止渴、緩解口乾舌燥的功效。碑記丹中常配伍其他滋陰潤肺的藥材,如麥冬、生地等,烏梅的加入可以輔助生津止渴,改善患者口乾咽燥的症狀。

碑記丹方劑中加入枳殼,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化痰: 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的功效。碑記丹多用於治療痰多咳喘、胸悶氣促等症,枳殼可疏肝理氣,化痰止咳,有助於緩解胸悶、氣短等不適。
  2. 降逆止嘔: 枳殼能降逆止嘔,對於胃氣上逆、嘔吐等症有一定的療效。碑記丹部分組成具有燥性,可能引起胃氣上逆,而枳殼能降逆止嘔,可防止藥物燥性過強而導致的副作用。

碑記丹方劑中包含青皮,主要原因如下: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青皮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脾經。其能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對於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導致的胸脅疼痛、脘腹脹滿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碑記丹可能針對的病症正是此類肝氣鬱結導致的症狀。
  2. 健脾和胃,消食導滯: 青皮亦能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碑記丹中可能還包含其他成分,如山楂、陳皮等,共同起到健脾消食的作用。這對於因飲食積滯、脾胃不和所致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也能起到輔助作用。

碑記丹方劑中加入木香,主要考量其兩方面的功效: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解鬱、疏肝理氣之效。碑記丹所治病症多為氣滯血瘀,肝氣鬱結所致,木香可疏肝理氣,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

2. 健脾和胃,消食止瀉: 木香亦能健脾和胃,增進消化功能,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食積、腹脹、腹痛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碑記丹方劑中可能包含其他健脾和胃的藥物,木香的加入更能增強其整體的消食止瀉功效。

綜上所述,木香在碑記丹方劑中,既能疏肝理氣,緩解疼痛,又能健脾和胃,改善消化功能,可有效緩解氣滯血瘀、肝氣鬱結所致的多種症狀。

碑記丹方劑中包含麥芽,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 麥芽性味甘平,入脾經,具有消食健脾、和胃化積的功效。碑記丹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腹脹、食積等症,麥芽可助其消食化積,改善消化功能。
  2. 潤燥滑腸: 麥芽富含澱粉酶,具有潤燥滑腸的功效,可幫助改善便祕等症狀。碑記丹中可能加入麥芽,以緩解藥物對腸胃的刺激,避免便祕等副作用。

碑記丹中加入神麴,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消食化積:神麴為麥芽經發酵製成,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碑記丹常用於治療食積不消、脘腹脹滿等症狀,加入神麴可增強其消食化積作用,幫助脾胃運化,改善食積導致的症狀。
  2. 促進藥物吸收:神麴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吸收,有利於其他藥物的吸收,提高藥效。碑記丹中的其他藥物也能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碑記丹

組成: 石榴,陳皮,三稜,五靈脂,大戟,芫花,甘遂,葶藶子,桃仁,淡豆豉,大黃,皁莢,烏梅,枳殼,青皮,木香,麥芽,神麴。

主治: 胸口疼痛,是因為吃了酒或吃了不潔淨的食物。

碑記丹方藥組成介紹

  • 陳皮: 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大黃: 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 大戟: 瀉下逐水、瀉下、利水消腫、通經絡及散結。

  • 淡豆豉: 散風熱、降氣、除煩、清熱解毒和消食化積。

  • 甘遂: 瀉下逐水、通利二便。

  • 木香: 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 麥芽: 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

  • 青皮: 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 三稜: 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

  • 桃仁: 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

  • 五靈脂: 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調經。

  • 烏梅: 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

  • 枳殼: 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皁莢: 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

  • 神麴: 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 芫花: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驅蟲殺蟲、清熱利尿、止咳化痰。

  • 葶藶子: 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

  • 石榴: 止瀉、止血、止咳。

總結

中藥方劑「碑記丹」是一種複方藥物,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胸口疼痛,是因為吃了酒或吃了不潔淨的食物之療效。

傳統服藥法


石榴6錢7分,陳皮6錢7分,三稜6錢7分,豆霜6錢7分,靈脂6錢7分,大戟(制)6錢7分,芫花6錢7分,甘遂(制)6錢7分,葶藶6錢7分,桃仁6錢7分,豆豉6錢7分,川軍6錢7分,皂角6錢7分,烏梅6錢7分,枳殼6錢7分,青皮6錢7分,木香6錢7分,麥芽6錢7分,神曲6錢7分。
舒肝理氣,去積導下。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5丸,早、晚溫開水送下。
孕婦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食化積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2.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月經期間婦女不宜服用。
  3. 本方有消食化積的作用,因此,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不宜服用。
  4. 本方有瀉下的作用,因此,有便秘症狀者不宜服用。
  5.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碑記丹,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吉林方)。 組成:石榴6錢7分,陳皮6錢7分,三棱6錢7分,豆霜6錢7分,靈脂6錢7分,大戟(制)6錢7分,芫花6錢7分,甘遂(制)6錢7分,葶藶6錢7分,桃仁6錢7分,豆豉6錢7分,川軍6錢7分,皂角6錢7分,烏梅6錢7分,枳殼6錢7分,青皮6錢7分,木香6錢7分,麥芽6錢7分,神曲6錢7分。 主治:舒肝理氣,去積導下。主治:心口疼痛,傷酒傷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