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益阿膠丸

BU YI A JIAO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惠》卷八十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心經 17%
脾經 16%
腎經 15%
肺經 10%
大腸經 8%
胃經 5%
三焦經 2%
膽經 1%
心包經 1%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補益阿膠丸中包含阿膠,主要源於其補血、滋陰、潤燥的功效。阿膠為驢皮熬製而成,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其膠質能補益血虛,滋潤陰液,並能改善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四肢乏力等症狀。同時,阿膠也有潤燥止咳的作用,可緩解肺燥咳嗽、咽乾口渴等症狀。因此,阿膠被廣泛應用於補益氣血、滋陰潤燥的方劑中,成為補益阿膠丸的主要成分之一。

補益阿膠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燥: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潤燥、涼血止血的功效。阿膠性溫,偏於燥性,容易耗傷陰液。生地黃的加入可以平衡阿膠的燥性,避免滋補過度,保持陰陽平衡,達到更好的滋補效果。
  2. 相輔相成: 阿膠補血滋陰,而生地黃滋陰潤燥,兩者互相配合,能更有效地改善血虛、陰虛等症狀。例如,對於血虛面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等症狀,阿膠能補血,生地黃則能滋陰,共同作用,效果更佳。

補益阿膠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通絡,助阿膠補血: 川牛膝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引血下行的功效。阿膠滋陰補血,但偏於滋膩,易於留滯血脈。川牛膝的加入,可以幫助阿膠活血化瘀,使補血功效更佳,避免滋膩阻滯。
  2. 祛瘀生新,促進血肉生長: 川牛膝可以祛除瘀血,促進新血生成,與阿膠的補血功效相輔相成,有助於加速血肉生長,恢復體質。

補益阿膠丸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升陽,固本培元: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託毒生肌等功效。與阿膠配伍,可以補益氣血,提高機體免疫力,從根本上改善因氣虛導致的體虛乏力、面色蒼白、易感冒等症狀,進一步增強阿膠補血滋陰的功效。
  2. 相輔相成,增強功效:阿膠滋陰潤燥,補血養血,而黃耆補氣升陽,二者相輔相成,互相配合,可以達到氣血雙補的效果,使補益作用更加全面,治療效果更佳。

補益阿膠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相輔相成,增強補益功效: 人參性溫,補氣益血,與阿膠的滋陰補血作用相輔相成,能更好地提升補益效果,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體倦乏力等症。
  2. 改善阿膠的寒性: 阿膠性寒,單獨服用容易引起腸胃不適。人參性溫,可以中和阿膠的寒性,減少其對胃部的刺激,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補益阿膠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 白朮性溫,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的功效。阿膠滋陰補血,但容易損傷脾胃,白朮可健脾益氣,有助於脾胃運化,防止阿膠滋膩傷脾。
  2. 燥濕止汗: 阿膠滋陰,容易導致脾虛濕盛,出現頭昏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白朮燥濕利水,可祛除脾胃濕氣,改善阿膠滋膩的副作用。同時,白朮止汗,可防止阿膠滋陰過度而導致汗出不止。

補益阿膠丸中加入柏子仁,乃取其養心安神之效。

柏子仁味甘性平,入心、腎經,能滋養心陰、寧心安神,與阿膠滋陰補血、養血寧神之性相輔相成。

阿膠性溫,易於燥熱,柏子仁則能清心熱、除煩躁,使補益之效更為平和,避免燥熱之弊。

因此,柏子仁的加入,可使補益阿膠丸的功效更加全面,更能達到養心安神、滋陰補血之目的。

補益阿膠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促進阿膠吸收: 阿膠性黏膩,容易阻滯血脈,影響藥效發揮。川芎性溫,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阿膠的吸收利用率,讓藥效更顯著。
  2. 疏肝解鬱,緩解阿膠滋膩之弊: 阿膠滋補過度,容易導致氣機鬱滯,出現頭昏腦脹、胸悶等不適。川芎能疏肝解鬱,調和氣血,避免阿膠滋膩之弊,使補益效果更全面,更易於接受。

補益阿膠丸中加入赤石脂,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

赤石脂性寒,味甘,入脾、腎經,有收斂固澀之效。阿膠滋陰補血,但其性潤滑,容易滑腸,造成腹瀉。赤石脂的收斂作用可以防止阿膠的滑腸作用,避免補血的同時造成腸道問題。

此外,赤石脂還可固腎止遺,與阿膠補腎益精的作用相輔相成,提升藥效。因此,補益阿膠丸中加入赤石脂,並非多此一舉,而是爲了增強療效,並避免副作用。

補益阿膠丸中加入艾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經散寒,止痛止血: 艾葉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止血的功效。阿膠性寒,長期服用容易引起寒凝血瘀,而艾葉可溫煦血脈,緩解寒凝血瘀,增強補血效果。
  2. 促進血液循環: 艾葉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助於阿膠中的營養成分更好地被吸收,提高補血效果。

此外,艾葉還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可以預防阿膠丸在製作過程中滋生細菌,提升藥丸的安全性。

補益阿膠丸的組成中包含當歸,主要是因為當歸具有很高的補血和活血功效,對於改善血液循環和滋養身體的作用十分顯著。當歸富含多種活性成分,如精油、揮發油和多種氨基酸,能促進血液生成,並有助於緩解月經不調、生理性貧血等問題。其在補益阿膠丸中的作用,不僅能增強整體的滋補效果,還能在調理脾胃的同時,促進阿膠的效能,使人體更易於吸收其營養成分。

此外,當歸的性質溫和,能與其他補益成分很好地協同作用,有助於強化 方劑的療效,特別是在女性健康方面。因此,當歸在補益阿膠丸中扮演著核心的角色,對於提升整體的療效和促進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補益阿膠丸是一種以補血、滋陰、潤燥為主的中藥方劑,在其組成中包含續斷,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續斷具有補腎益精、強筋骨的作用,適合用於體虛乏力的患者,尤以女性在經期或產後的康復尤為重要。其次,續斷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臟功能,有助於改善氣血虧虛的症狀,如面色蒼白、疲倦無力等,這與補益阿膠丸的補血功能相輔相成。此外,續斷的對於骨骼的保養與修復也有著良好的效果,特別是在年齡增長或外傷後,其修復能力更是提升了整體方劑的療效。總之,續斷的加入不僅增強了補益阿膠丸對於身體虧虛的調理作用,還提升了其整體健康效果,使其在臨牀應用中更具價值。

主治功效


補益阿膠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阿膠、生地黃、川牛膝、黃耆、人參、白朮、柏子仁、川芎、赤石脂、艾葉、當歸、續斷等。該方劑具有補氣、補血、滋陰、止血、活血化瘀、祛風除濕、安胎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產後惡露不下,四肢虛羸乏力,不能飲食等症狀。

  • 阿膠: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 川牛膝: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柏子仁:安神鎮靜、止血、固澀固表、生津止渴、潤燥滑腸、補氣補陰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赤石脂: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排膿、除煩、生肌斂瘡
  • 艾葉:溫經、補陽、調經、止血、祛風除濕、安胎、止咳化痰、溫裡溫中、活絡止痛、通經絡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續斷: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

主治功效:產後惡露不下,四肢虛羸乏力,不能飲食。

傳統服藥法


阿膠1兩(搗碎,炒令熟燥),白芍藥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卷柏半兩,桂心半兩,白龍骨1兩,鹿茸1兩(去毛,塗酥炙令黃),人參1兩(去蘆頭),白茯苓1兩,蒲黃半兩,當歸1兩(銼碎,微炒),白朮1兩,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石斛1兩(去根,銼),黃耆1兩(銼),熟乾地黃1兩,艾葉3分(微炒),芎窮半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4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飲送下;溫酒下亦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身體消瘦面色發黃惡露不下

相同名稱方劑


補益阿膠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 組成: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熟乾地黃1兩,牛膝1兩半(去苗,燒灰),黃耆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白朮半兩,柏子仁1兩,川芎3分,赤石脂2兩,艾葉3分(微炒),當歸3分(銼,微炒),續斷3分。 主治:産後惡露不下,四肢虛羸乏力,不能飲食。

補益阿膠丸, 出處:《聖惠》卷七十。 組成:阿膠1兩(搗碎,炒令熟燥),白芍藥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卷柏半兩,桂心半兩,白龍骨1兩,鹿茸1兩(去毛,塗酥炙令黃),人參1兩(去蘆頭),白茯苓1兩,蒲黃半兩,當歸1兩(銼碎,微炒),白朮1兩,厚朴1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石斛1兩(去根,銼),黃耆1兩(銼),熟乾地黃1兩,艾葉3分(微炒),川芎半兩。 主治:婦人風虛勞損,經血過多,臟腑虛乏,面色萎黃,四肢羸瘦,腹內時痛,不欲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