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苓調脾散
JIA LING DIAO P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鈔類編》卷十九引聶氏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加苓調脾散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如下:
-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脾胃乃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運化失常,導致氣血不足,出現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白朮能補脾胃之氣,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從而改善氣血不足的症狀。
- 燥濕利水: 加苓調脾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濕困,白朮能燥濕利水,祛除脾胃濕氣,配合其他藥物,能有效改善脾虛濕困所導致的腹脹、腹瀉、肢體沉重等症狀。
「加苓調脾散」方劑中加入茯苓,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能健脾利濕,並可滲濕止瀉,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提升脾氣運化水濕的能力,有助於去除體內過多水濕,緩解水腫、腹瀉等症狀。
- 寧心安神: 茯苓亦可入心經,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有助於改善精神狀態,提升睡眠品質。
加苓調脾散方劑中加入神麴,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助消化,消食積: 神麴具有健脾消食、化積止瀉的功效,可幫助消化不良、食積不化所致的脾胃失調。
- 配伍增效: 神麴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茯苓、白朮等,共同起到健脾益氣、利濕化痰的作用,協同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改善脾胃功能。
神麴的加入,既能增強方劑的消食化積功效,又能與其他藥物配伍協同作用,使藥效更顯著,是加苓調脾散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加苓調脾散中加入白芍,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緩解脾胃氣虛所致的腹瀉: 白芍具有養血斂陰、和肝止痛的功效。脾胃氣虛,導致腸道蠕動過快,容易引起腹瀉。白芍能收斂止瀉,緩解脾胃氣虛所致的腹瀉症狀。
- 調節脾胃功能: 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能緩解脾胃氣虛所致的脘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材如白朮、茯苓等共同作用,共同調節脾胃功能,增強脾胃運化能力。
加苓調脾散方中加入白扁豆,主要考量其健脾和胃、消暑解毒的功效。
白扁豆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具有健脾化濕、消暑解毒之效。其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此外,白扁豆還可清熱解毒,對於暑濕之邪引起的發熱、腹瀉等症狀也有良好效果。
因此,加苓調脾散中加入白扁豆,可協同其他藥物,起到健脾和胃、消暑解毒的功效,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
加苓調脾散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脾散寒: 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脾胃虛寒,常伴有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生薑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改善脾胃功能。
- 和中降逆: 生薑具有和胃降逆的作用,可緩解脾胃氣機不暢所導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加苓調脾散主要針對脾胃濕困、氣機不暢,生薑的加入有助於調和脾胃,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加苓調脾散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脾止瀉: 砂仁性溫,味辛,具有溫脾胃、止嘔吐、消食化積的作用。加苓調脾散主治脾胃虛寒、寒濕困脾所致的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砂仁溫脾暖胃,可助脾陽運化,改善脾胃功能,從而止瀉。
- 行氣消脹: 砂仁能行氣消脹,對於脾胃氣滯、脘腹脹滿等症有緩解作用。加苓調脾散中也包含一些理氣藥物,如陳皮、香附等,砂仁的加入可以增強理氣作用,促進脾胃氣機運行,消解脹滿。
加苓調脾散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調和脾胃: 香附具有行氣解鬱、疏肝理氣的功效,能緩解肝氣鬱結、脾胃不和等症狀。加苓調脾散以健脾利濕為主,加入香附可幫助疏通肝氣,使脾胃氣機通暢,利於藥效發揮。
- 配合茯苓健脾利濕: 茯苓為健脾利濕之要藥,香附則能促進茯苓健脾利濕的功效。香附疏肝理氣,可使脾胃功能增強,利於茯苓健脾利濕作用的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加苓調脾散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燥濕化痰:厚朴性辛溫,入脾、肺經,具有燥濕化痰、行氣止痛之效。脾胃濕阻,易導致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痰多等症狀,厚朴可有效化解脾胃濕氣,促進脾胃運化。
- 降逆止嘔:厚朴還具有降逆止嘔之效,可改善脾胃氣逆所致的嘔吐、呃逆等症狀。加苓調脾散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濕阻中焦所致的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症狀,厚朴的加入可以協同其他藥物,更好地改善上述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加苓調脾散」
中藥方劑「加苓調脾散」是一種用於治療痘疹的藥方,方劑中含有白朮、茯苓、神麴、白芍、白扁豆、生薑、砂仁、香附、厚朴等成分。
白朮:性溫,味苦、辛,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神麴:性甘、溫,歸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白芍:性平,味苦、酸,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白扁豆:性平,味甘,歸脾、胃經,具有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等功效。
生薑:性辛、溫,歸肺、脾、胃經,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砂仁: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功效。
香附:性辛、散、苦、降,歸肝、脾經,具有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等功效。
厚朴:性溫,味苦、辛,歸肺、脾、胃經,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加苓調脾散的主治功效是痘疹,同時也適用於脾氣虛弱、泄瀉等症狀。痘疹是一種由痘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以發熱和皮疹為特徵。
脾氣虛弱是指脾臟功能虛弱,表現為消化不良、腹瀉、乏力等。泄瀉是指腹瀉,頻繁排稀便或水樣便。
中藥方劑「加苓調脾散」具有清熱解毒、健脾益氣的功效,可以有效地緩解痘疹的症狀,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白朮、 茯苓、 神曲(炒)、 白芍(酒炒)、 扁豆(去殼,薑汁浸炒)、 砂仁(炒)、 香附(炒)、 厚朴、 炙草。
可加人參。
加爆薑、大棗,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應先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苓調脾散, 出處:《醫鈔類編》卷十九引聶氏方。 組成:白朮、茯苓、神曲(炒)、白芍(酒炒)、扁豆(去殼,薑汁浸炒)、砂仁(炒)、香附(炒)、厚朴、炙草。 主治:痘疹,脾氣虛弱,泄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