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丹砂丸

SHE XIANG DAN SH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3.6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脾經 21%
心經 15%
肝經 9%
胃經 9%
腎經 8%
大腸經 4%
三焦經 3%
膀胱經 2%
膽經 1%
肺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麝香丹砂丸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辛溫,具有開竅醒神的功效,可通達腦竅,改善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丹砂性寒,可鎮心安神,兩者配伍,取其相輔相成之效,共奏開竅醒神之功。
  2. 活血化瘀: 麝香有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對於因氣血瘀滯所致的病症,如中風、跌打損傷等,有較好療效。丹砂則具有散瘀止痛的作用,與麝香共同作用,可更有效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麝香丹砂丸中含有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驚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歸心經,具有鎮驚安神、清熱解毒之效。與麝香、牛黃等藥材配合,可增強鎮驚安神之效,適用於神志恍惚、驚悸不安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硃砂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緩解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麝香丹砂丸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心、肺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丹砂性溫燥,易耗傷津液,而麥門冬可以滋陰生津,緩解丹砂燥熱之弊,平衡藥性,避免燥熱傷陰。
  2. 降火安神:麝香丹砂丸主要用於治療心悸失眠、驚恐不安等症,而麥門冬可清心除煩,安神定志,配合丹砂鎮心安神,增強藥效,使治療效果更佳。

麝香丹砂丸中包含冰片,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涼血止痛: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因熱毒內蘊、血瘀不通所致的疼痛。
  2. 開竅醒神、通竅止痛: 冰片具有開竅醒神、通竅止痛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因熱毒矇蔽心神、經絡不通所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疼痛等症狀。

冰片與麝香、丹砂等藥材配合使用,可起到協同作用,有效提高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麝香丹砂丸方劑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止痛:木香性溫,味苦,入脾、胃經,具有理氣止痛之效。方中丹砂有毒性,易傷脾胃,木香可緩解丹砂對脾胃的刺激,並協同丹砂止痛的作用,減輕患者疼痛感。
  2. 調和藥性:麝香辛溫,丹砂甘涼,二者性質相反,易產生燥熱之弊。加入木香,其性溫和,可調和麝香、丹砂的藥性,使其藥力相輔相成,發揮更佳療效。

麝香丹砂丸中加入丁香,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溫陽散寒: 丁香性辛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與麝香、丹砂等溫陽藥合用,可增強溫陽散寒之力,緩解寒邪凝滯所致的胸悶、腹痛、肢冷等症。

二、化痰止咳: 丁香亦具化痰止咳之效,能疏通氣道,緩解痰阻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與丹砂、麝香等鎮咳平喘藥配合,可協同發揮止咳平喘的作用。

麝香丹砂丸方劑中包含犀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定驚止痙: 犀角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定驚止痙等功效,對於熱毒熾盛、神志昏迷、驚厥抽搐等症狀具有一定療效。
  2. 配伍增效: 犀角與方劑中的其他藥物,如麝香、丹砂等,相互配伍,可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例如,犀角與麝香相配,可增強其開竅醒神的作用;與丹砂相配,可增強其清熱解毒的作用。

然而,由於犀牛已瀕臨滅絕,現今已禁用犀角入藥,應尋求其他藥物替代,以確保藥效和保護野生動物。

麝香丹砂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和藥性: 麝香性烈,丹砂亦有毒性,甘草味甘性平,可緩和二藥之峻猛,避免其對人體造成過大刺激。
  2. 調和藥性: 甘草性平,味甘,可調和藥性,使藥效更為協調,避免藥性相剋,提升藥物療效。

總之,甘草的加入不僅能減輕麝香丹砂丸的毒副作用,更能提升藥效,使藥性更加平和,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麝香丹砂丸中加入人參,主要是為了補氣益血

丹砂性寒,有毒,會耗氣傷陰,而人參則性溫,味甘,能大補元氣,益氣養血。兩者配伍,寒熱相濟,陰陽平衡,既能發揮丹砂的鎮驚安神作用,又能防止丹砂的毒性,避免傷及正氣。同時,人參還能增強心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氣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心悸等症狀,提升治療效果。

麝香丹砂丸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化痰止咳:天南星味辛、苦,性溫,入肺經,具有燥溼化痰、止咳平喘之效。與丹砂、麝香等藥材協同作用,可有效緩解痰多咳嗽、喘息等症狀。
  2. 通竅開竅:天南星性溫,能通經絡、開竅醒神,配合麝香、丹砂的開竅活血功效,可以增強藥物通達病竈的作用,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麝香丹砂丸中加入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芳香化濕,開竅醒神: 藿香性辛溫,具有芳香化濕、開竅醒神之效。方中丹砂性寒,可清熱解毒,但易於寒凝心竅,導致神志不清。藿香則可與丹砂相配,既能化解丹砂的寒性,又能增強其開竅醒神之效。
  2. 疏肝理氣,調和氣血: 藿香還具有疏肝理氣之效。方中麝香性溫,可開竅醒神,但亦可耗氣傷陰。藿香則可與麝香相配,既能緩解麝香的燥烈之性,又能起到疏肝理氣、調和氣血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偏燥。

總之,藿香在麝香丹砂丸中,起著芳香化濕、開竅醒神、疏肝理氣、調和氣血的作用,可提升方劑的療效,並降低其副作用。

麝香丹砂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主要功效在於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方劑中包含防風,這一成分的添加具有重要的臨牀價值。防風屬於芳香類藥物,具有散風解表、健脾和中、止痛的功效。在治療一些因外感風邪而引起的疾病時,防風可以有效地調和人體的衛氣,促進汗液的排出,幫助身體抵禦外邪侵襲。

此外,防風的用於麝香丹砂丸中也有助於加強方劑的整體療效。其性味辛、甘,功能上可以與丹砂、麝香等成分協同作用,不僅能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還能減輕其他藥物的毒性,提高安全性。特別是在治療由於血瘀、氣滯所引起的各類症狀時,防風的搭配使得方劑具有更好的療效。因此,防風的加入不僅是基於其獨特的藥物特性,更是對整體療效的全盤考量。

麝香丹砂丸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固脫: 黃耆為補氣要藥,能益氣固表,升陽舉陷。丹砂丸主治心悸、失眠、健忘等症,多因心氣不足、神志不寧所致。黃耆補氣,能固護心氣,改善心神失養,有助於安神定志,改善失眠、健忘等症狀。
  2. 扶正祛邪: 丹砂丸中丹砂具有一定毒性,需用藥物配伍以減其毒性。黃耆性溫和,能扶正氣,降低丹砂的毒性,使藥物更加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麝香丹砂丸主治功效分析

麝香丹砂丸,源於古籍《奇效良方》,後被多部醫學典籍收錄並沿用,如《聖濟總錄》、《本草簡要方》、《証治準繩‧類方》等。此方劑以麝香、丹砂為君藥,配伍多味藥材,共同發揮其獨特的治療功效。綜合各古籍記載,其主要針對「痰熱、咽膈不利、頭目昏痛」等症狀,深入剖析其治療原理如下:

主要功效:

  1. **清熱化痰,開竅醒腦:**方中「麝香」辛溫,具有開竅醒腦、活血化瘀之功,能助藥力直達病所;「丹砂」性寒,能清熱解毒、安神定驚,兩者一溫一寒,相輔相成。「天南星」經膽汁炮製後能燥濕化痰、祛風止痙,共同發揮清除痰熱之效。
  2. 理氣和胃,疏通咽膈:「木香」行氣止痛,能理氣和胃,促進消化,改善咽膈不利的狀況。「丁香」溫中散寒,暖胃止瀉,與木香協同作用,能加強理氣和胃之功。「藿香」化濕和胃,解暑止噁,能有效改善脾胃運化功能。
  3. 扶正補虛,提升正氣:「人參」大補元氣,益氣生津,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黃耆」益氣固表,能加強人參的補益作用。「甘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之峻烈,同時亦具有益氣之功,輔助諸藥發揮作用。
  4. 清熱解毒,鎮靜止痛:「犀角」性寒,能涼血解毒、定驚止痛,對於熱毒引起的頭目昏痛有良好的療效。「冰片」清熱解毒、鎮靜止痛,亦能輔助犀角清熱。
  5. 養陰潤肺,疏散風邪:「麥門冬」養陰潤肺,清心除煩,能有效緩解痰熱引起的肺陰不足之症。「防風」發汗解表,祛風散寒,能幫助機體疏散表邪,對於風邪引起的頭痛亦有療效。

治療原理分析:

此方劑針對痰熱壅滯、氣機不暢所致的咽膈不利、頭目昏痛等症狀,通過多種藥材的協同作用,達到以下治療目的:

  1. **針對病因:**此方劑能有效清除體內痰熱,解決病根,遏止病情的發展。
  2. **疏通氣機:**此方劑能理氣和胃、疏通咽膈,使氣機通暢,改善咽膈不利等症狀。
  3. **扶正祛邪:**此方劑在清除邪氣的同時,亦能扶助正氣,提高機體的抵抗能力。
  4. **緩解症狀:**此方劑能有效緩解頭痛、頭暈等症狀,使患者感到舒適。

總而言之,麝香丹砂丸是一劑組方精妙、功效全面的方劑,其治療原理是在清除痰熱的基礎上,兼顧理氣、扶正,多管齊下,從而達到治療痰熱、咽膈不利、頭目昏痛等症狀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麝香(研)1分,丹砂(研)1兩,麥門冬(去心焙)3分,龍腦(研)1分,木香1分,丁香1分,犀角末1分,甘草(炙、銼)1分,人參半兩,天南星(牛膽內制者)半兩,藿香(去梗)半兩,防風(去叉)半兩,黃耆(銼)半兩。上為末,拌勻,煉蜜為丸,如雞頭實大。
每服1丸,食後、臨臥嚼破,以荊芥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開竅醒神、化痰散結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痰熱、咽膈不利、頭目昏痛等症。但本方中含有麝香、硃砂等有毒中藥,使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年老體弱者慎用。
  2. 本方中含有麝香,有催產作用,因此孕婦慎用。
  3. 本方中含有硃砂,有毒性,長期服用可引起腎臟損害,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4. 本方中含有冰片,有刺激性,不宜過量服用。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腹瀉多痰眼睛模糊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麝香丹砂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四。 組成:麝香(研)1分,丹砂(研)1兩,麥門冬(去心焙)3分,龍腦(研)1分,木香1分,丁香1分,犀角末1分,甘草(炙、銼)1分,人參半兩,天南星(牛膽內制者)半兩,藿香(去梗)半兩,防風(去叉)半兩,黃耆(銼)半兩。 主治:痰熱,咽膈不利,頭目昏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