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黃粥

dough yellow porridge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肺經 20%
心經 18%
肝經 18%
胃經 11%
膽經 10%
脾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1. 生地黃

    • 具有清涼、滋陰潤燥的效果,常用於治療陰虛內熱及潤燥等病症,對於改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有良好效果。
  2. 酸棗仁

    • 具有補心安神的功能,有助於改善失眠、焦慮等情況,常被用來治療心悸、失眠等問題,對於促進睡眠和降低壓力有一定的效果。
  3. 大米

    • 大米性平、味甘,能補脾益胃,對於脾胃虛弱引起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傳統服藥法


生地黃汁1合,酸棗仁2兩(水絞取汁2盞)。
上藥水煮同熬數沸,次下米3合煮粥,空腹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過敏反應:對於中藥材或成分過敏者,應避免食用,以免引起過敏反應。
  2. 食用量:空腹食用時,應適量避免過量,建議每次食用不超過一碗,以免造成脾胃負擔。
  3. 孕婦與特殊族羣:孕婦及其餘特殊的健康狀況者(如心臟病、高血壓患者),食用前最好諮詢中醫師或醫護人員。
  4. 保存方式:如未能一次食用完,應將剩餘粥冷藏保存,並於24小時內食用。
  5. 整體調理:食療並非唯一療法,如有嚴重身體不適,應及時就醫並尋求專業建議。

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你更好地準備和享用生地黃粥!

相關疾病


口乾口渴肺結核排尿困難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身體消瘦小便顏色偏黃心情煩燥心胸煩熱吞咽障礙睡眠障礙身體發低熱嘴裡發苦潮熱發燒皮膚顏色發黃心悸夜間易醒

相同名稱方劑


生地黃粥, 出處:《聖惠》卷九十六。 組成:生地黃汁3合,蜜2合,米3合,車前葉(取汁)3合。 主治:小便出血,磣痛。

生地黃粥,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四二引《食醫心鑑》。 組成:生地黃汁1合,紅米1合。 主治:小兒發稀,乍寒乍熱,黃瘦無力。

生地黃粥, 出處:《飲膳正要》卷二。 組成:生地黃汁1合,酸棗仁2兩(水絞取汁2盞)。 主治:虛弱骨蒸,四肢無力,漸漸羸瘦,心煩不得睡卧。

生地黃粥, 出處:《聖惠》卷九十六。 組成:生地黃汁1合,生薑汁半合,蜜1合,粳米2合,淡竹瀝2合。 主治:心膈虛躁,口乾煩渴,不多飲食,小便赤澀。

生地黃粥, 出處:《藥粥療法》引《二如亭羣芳譜》。 組成:生地黃汁約50ml(或用乾地黃60g),粳米60g,生薑2片。 主治: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主治:熱病後期,陰液耗傷,低熱不退,勞熱骨蒸,或高熱心煩,口乾作渴,口鼻出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