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生地黃在補肺法方劑中,其加入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涼血止血: 生地黃性寒,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的功效。肺虛常伴有陰虛火旺,導致咳嗽咯血、口乾咽燥等症狀。生地黃可以清熱涼血,抑制肺熱,達到止血的效果。
2. 補益肺陰: 生地黃入肺經,能滋陰潤燥,補益肺陰。肺虛之人,往往肺陰不足,導致咳嗽氣喘、口乾舌燥等症狀。生地黃可以滋養肺陰,改善肺的生理功能,達到補益肺虛的目的。
因此,生地黃在補肺法方劑中,可起到清熱涼血止血,滋陰潤燥補益肺陰的作用,是常用的藥物之一。
中藥方劑中,補肺法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肺散寒:生薑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溫肺散寒、止咳化痰之效。對於因寒邪侵襲肺經,導致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生薑可以溫暖肺氣,驅散寒邪,改善症狀。
- 助藥力:生薑可引藥入肺,助其他藥物發揮補肺功效。生薑的辛溫之性,可以促進藥物深入肺臟,加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杏仁入肺經,性微溫,味苦甘,具有止咳平喘、潤肺止燥、宣肺降氣的功效。在補肺法的方劑中加入杏仁,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宣肺降氣,化痰止咳:杏仁能宣肺降氣,化痰止咳,對於肺氣鬱滯、痰濁壅肺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潤肺止燥,益氣生津:杏仁性微溫,且具有潤肺止燥、益氣生津的功效,可以緩解肺燥津傷所致的口乾咽燥、咳嗽痰少等症狀,配合其他補肺藥物,更能起到滋陰潤肺、補益肺氣的作用。
因此,杏仁在補肺法的方劑中,可以起到宣肺降氣、化痰止咳、潤肺止燥、益氣生津的作用,對於肺氣虛弱、肺燥津傷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蜂蜜在補肺方劑中常見,其作用源於其潤肺止咳的功效。
蜂蜜性平味甘,入肺、脾經,具有潤肺止咳、清熱解毒、滋陰養血、消炎止痛等作用。其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氨基酸,能滋養肺陰,潤燥止咳,對於肺虛咳嗽、燥咳、乾咳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此外,蜂蜜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有效緩解肺部炎症,促進組織修復。因此,蜂蜜在補肺方劑中能起到潤肺止咳、滋陰養血、消炎止痛等多重功效,是常用的輔助藥材。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補肺法」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多部醫書古籍的記載,可以看出「補肺法」的主要作用在於滋養肺陰、潤肺止咳,適用於久咳、肺虛之證。其治療原理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
1. 滋陰潤燥:
- 生地黃 為方中主藥,其性味甘寒,具有滋陰養血、清熱潤燥之功。《醫學綱目》直接點明此方為「補肺法」,而生地黃的滋陰特性,正是針對肺陰虧虛、肺燥乾咳而設。
- 蜂蜜 亦具滋潤作用,可潤肺止咳,與生地黃搭配,能增強滋陰潤燥之效,緩解因肺陰不足引起的乾咳。
2. 宣肺止咳:
- 杏仁 味苦性溫,能降氣化痰、止咳平喘,可宣通肺氣,使痰液排出,緩解咳嗽症狀。《身經通考》提及「以辛甘潤其肺」,而杏仁的宣散作用正符合此理。
3. 溫肺散寒:
- 生薑 辛溫,具有溫散風寒、溫肺化飲之功,可助肺氣宣發,並可制約生地黃的寒涼之性。對於外感風寒,邪犯肺經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緩解作用。
4. 綜合作用,調和肺氣:
- 「補肺法」之命名,表明其整體作用在於補益肺氣,而非單純止咳。組方中既有滋陰之品,亦有宣散之味,相互制約,達到調和陰陽、補瀉兼施的目的。
各家醫案印證:
- 《濟陰綱目》 提到「五味子湯」治產後喘促,雖非本方,但亦提及「此補肺法,果虛者宜之」,說明補肺法適用於虛證的喘促。
- 《靜香樓醫案》 記載「久咳見血,音暗咽痛...擬錢氏補肺法,聲出則佳」,說明此方可治療肺虛久咳、損傷肺絡的證候。
- 《醫學綱目》、《身經通考》、《赤水玄珠》、《証治準繩‧雜病》、《濟陽綱目》、《類證普濟本事方續集》 等均收載此方,且多記載用於治療久咳、乾咳等症狀,印證其臨床療效。
- 《身經通考》 強調「治咳而無痰者,以辛甘潤其肺」,此方中杏仁、蜜、薑均符合辛甘潤肺的原則,可治療無痰之咳。
- 《柳選四家醫案》 中提及用補肺法治療「久咳見血」,也提示此方可用于肺陰虧損導致的咳血。
總結:
「補肺法」以生地黃為核心,滋陰潤燥為主,搭配杏仁宣肺止咳,生薑溫肺散寒,蜂蜜潤肺和中,整體配伍旨在補益肺氣、潤肺止咳,適用於肺陰虧虛、肺氣不足所致的久咳、乾咳等症。此方之妙在於補瀉兼施,既能滋養肺陰,又能宣暢肺氣,使肺臟功能恢復正常。
傳統服藥法
地黃2斤(生,淨洗),生薑4兩,杏仁2兩,蜜4兩。
上搗如泥,瓦合盛,飯上蒸五七度。
每日五更,挑3匙咽下。
補肺湯(《普濟方》卷二十六)、乾晰補肺膏(《雜病源流犀燭》卷一)、補肺膏(《雞鳴錄》)。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陰補血、潤肺止咳的功效,適合肺虛咳嗽、氣喘等症狀。但陰虛火旺、咳嗽痰黃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肺法, 出處:《續本事》卷五。 組成:地黃2斤(生,淨洗),生薑4兩,杏仁2兩,蜜4兩。 主治:喘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