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白蜜膏方劑中加入紫蘇子,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宣肺止喘的功效。
紫蘇子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疏風散寒、潤肺止咳、降氣消痰的功效。其富含揮發油、脂肪油等成分,能有效緩解呼吸道炎症,促進痰液排出,對風寒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此外,紫蘇子與蜂蜜搭配,更能增強潤肺止咳的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適合於肺燥咳嗽、痰少咽乾等症狀。
白蜜膏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止咳化痰: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咳化痰的功效。白蜜膏常用於治療風寒咳嗽、痰多粘稠等症,加入生薑能增強其溫肺化痰、宣肺止咳的功效,助其快速緩解症狀。
- 緩解藥性寒涼:白蜜膏中多含有性寒涼的中藥材,如薄荷、菊花等,加入生薑可起到緩解藥性寒涼的作用,避免過於寒涼刺激脾胃,更適合體質偏寒的人羣服用。
白蜜膏中加入蜂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潤潤燥: 蜂蜜具有潤燥生津、止痛解毒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燥熱引起的皮膚乾燥、口乾舌燥、咳嗽等症狀。同時,蜂蜜的黏稠性也能幫助膏藥更好地粘附於患處,延長藥效。
- 促進吸收: 蜂蜜中的葡萄糖、果糖等單糖易於被人體吸收,能促進藥物成分的吸收,提高藥效。此外,蜂蜜還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
白蜜膏中加入鹿角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強壯: 鹿角膠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生精益髓的功效。白蜜膏本身具有滋陰潤燥、補中益氣的作用,加入鹿角膠可增強其補益強壯之效,適合體虛乏力、腎虛腰痛、筋骨無力者。
2. 促進癒合: 鹿角膠富含膠原蛋白,具有促進組織再生、修復損傷、止血生肌的作用。白蜜膏用於治療外傷、燒傷、燙傷等,加入鹿角膠可加速傷口癒合,減輕疼痛,提高療效。
白蜜膏中加入杏仁,主要原因如下:
- 潤肺止咳:杏仁性味甘平,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宣肺降氣的功效。對於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痰多、咽喉乾燥等症狀,杏仁可以起到潤燥止咳的作用。
- 消腫散結:杏仁還具有消腫散結的功效,可以幫助清除肺部的積痰,改善呼吸道炎症。白蜜膏中加入杏仁,可以增強其潤肺止咳、消腫散結的功效,達到更佳的療效。
白蜜膏方劑中包含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潤燥: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生津之效。白蜜膏以滋陰潤燥為主要功效,生地黃可協同蜂蜜潤燥生津,緩解燥熱症狀,並滋養陰血,使人體恢復平衡。
- 緩解燥咳: 生地黃有清熱涼血、潤肺止咳之效,可有效緩解因燥熱引起的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狀。白蜜膏多用於治療肺燥咳嗽,生地黃的加入有助於清熱潤肺,改善咳嗽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白蜜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久新咳嗽上氣,心胸煩熱,唾膿血」,其病機關鍵在於:
- 久咳傷肺陰:長期咳嗽耗損肺津,導致陰虛內熱,故見心胸煩熱、痰中帶血。
- 痰熱瘀結:咳嗽上氣伴膿血,反映肺中痰熱壅滯,灼傷肺絡,甚則化腐成膿。
- 肺氣上逆:無論新久咳嗽,皆因肺失宣降,氣逆不降而作喘咳。
方中「白蜜」潤肺止咳,「生地黃汁」涼血養陰,二者針對陰虛熱瘀;「紫蘇子、杏仁」降氣化痰,疏通肺氣;「生薑汁」辛散化瘀,「鹿角膠」溫補精血以助修復肺絡。全方著眼於潤燥並行、降氣止血,兼顧久病正虛與痰熱標實。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潤燥止咳(針對陰虛熱咳):
- 白蜜:甘潤入肺,緩急止咳,《本草綱目》載其「和營衛,潤臟腑,通三焦,調脾胃」。
- 生地黃汁:清熱涼血,養陰生津,止血衄,《珍珠囊》言其「涼血生血,補腎水真陰」。
降氣化痰(針對氣逆痰阻):
- 紫蘇子:辛溫降氣消痰,《藥性論》稱其「下氣,除寒溫中」;佐以杏仁苦降,宣利肺氣而平喘。
溫通止血(針對絡傷瘀熱):
- 鹿角膠:溫補肝腎精血,兼能止血,《本經逢原》謂其「散瘀血,治傷中勞絕」。
- 生薑汁:辛散之力助化痰瘀,辛溫之性佐制寒涼,防生地、白蜜過於滋膩。
熬膏緩圖:
以蜜熬膏,增強潤肺之效,且「慢火熬成」使藥性醇和,適用於久咳虛損之證;「溫粥飲調服」藉穀氣培土生金,助藥力徐徐生效。
總結
此方以潤降為核心,融涼血(生地)、溫補(鹿角膠)、辛散(生薑)於一爐,既清熱化痰,又固護肺絡,體現「標本兼顧、動靜結合」之配伍思維,尤宜陰虛痰熱交雜之頑咳。
傳統服藥法
紫蘇子3兩, 生薑汁1合, 白蜜1中盞, 鹿角膠3兩, 杏仁3兩, 生地黃汁1盞。
上藥搗熟,入生薑、地黃、蜜相和,以慢火熬成膏,於不津器中密收之。
每服半匙,以溫粥飲調下,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陰過度,導致痰濕內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白蜜膏, 出處:《雞峰》卷十一。 組成:紫蘇子3兩,生薑汁1合,白蜜1中盞,鹿角膠3兩,杏仁3兩,生地黃汁1盞。 主治:久新咳嗽上氣,心胸煩熱,唾膿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