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髓煎
DI SUI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草綱目》卷十六引《千金》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中性 (1.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地髓煎方劑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涼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滋陰涼血、養血生津的功效。其性寒,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適合治療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
- 補益腎陰: 地黃入腎經,能滋補腎陰,對於腎陰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因此,地髓煎中加入生地黃,可以發揮其滋陰涼血、補益腎陰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地髓煎方中加入鹿角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壯骨:鹿角膠性溫,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骨、生精益髓的功效。與地髓煎中其他藥物配合,能有效改善腎虛、腰膝酸軟、骨質疏鬆等症狀,達到強筋健骨之效。
- 固本培元:地髓煎以補益肝腎、固本培元為目的,鹿角膠作為補益藥,可促進人體精血生成,增強體質,為其他藥物發揮效力奠定基礎,提升整體療效。
地髓煎方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解表止嘔的功效。地髓煎多用於寒凝血瘀導致的病症,生薑可溫陽化寒,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2. 緩解藥性: 部分地髓煎中所用藥材,如地黃、熟地等,性寒涼,容易傷脾胃。生薑可中和藥性,保護脾胃,避免藥物過於寒涼而損傷正氣。
總而言之,地髓煎中加入生薑,既能溫中散寒,又能緩解藥性,提高藥效,促進病患康復。
地髓煎方劑中加入蜂蜜,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增強藥效: 蜂蜜味甘性平,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潤燥止痛、解毒生肌的功效。與方中其他藥材配伍,可增強藥效,提高療效。例如,若方中含有苦寒藥材,蜂蜜可緩解苦寒之性,使藥效更加柔和。
- 改善口感: 蜂蜜具有獨特的甜味,可改善藥材的苦澀味道,使患者更容易服用,提高服藥順從性。尤其是對於一些口感較差的藥材,加入蜂蜜可以提升患者的接受度,從而更好地發揮藥效。
地髓煎方中加入白酒,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引藥入藥: 白酒性溫熱,能助藥性直達病所,引導藥物深入骨髓,增強藥效。對於寒性疾病或寒凝血瘀的患者,白酒更能起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
- 調和藥性: 白酒味甘辛,能調和方中藥材的寒涼之性,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強烈,損傷脾胃。同時,白酒也能使藥物更易於吸收,提高療效。
總而言之,地髓煎中加入白酒,是為了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主治功效
地髓煎之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地髓煎,為一古方,見於諸多醫籍,其組成以生地黃為主,輔以鹿角膠、生薑、蜂蜜、白酒等藥材,展現出獨特的藥理作用與臨牀應用價值。綜合諸家論述,可歸納出其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如下:
主治功效
地髓煎之主治,總括而言,不外乎以下幾點:
- 滋陰補血,潤燥通便:
- 《古今醫徹》明確指出地髓煎「治血枯便燥結」,此乃其主要功效之一。生地黃性寒,擅長滋陰清熱、涼血止血,配合蜂蜜潤燥、白酒活血,可有效改善陰血虧虛、腸道失潤所致的便祕。
- 補虛益損,強身健體:
- 《本草綱目》言其「大補益」,《喻選古方試驗》亦云「大補益」,可見其補虛作用甚為顯著。鹿角膠乃血肉有情之品,能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生地黃、蜂蜜亦能滋養五臟。此方合用,可補益虛損,強壯體質。
- 調理婦科,改善經候:
- 《御藥院方》記載,地髓煎可「治婦人經氣不調,虛煩發熱,肌體瘦悴,形羸困弱,飲食不進,欲成勞病」,說明其對婦科虛弱症候有良好療效。生地黃善於調經止血,鹿角膠能溫養胞宮,諸藥合用,可改善婦女因血虛、氣虛引起的月經不調、虛勞發熱等症狀。
- 潤澤肌膚,和暢筋脈:
- 《楊氏家藏方》指出,本方可「通經脈,補虛羸,強腳膝,潤澤肌膚,和暢筋脈」,進一步揭示其不僅能補益臟腑,還能改善肌膚與筋脈狀況。此乃血氣充足、陰津滋養的體現。
治療原理
地髓煎之治療原理,主要體現於以下幾方面:
- 滋陰清熱,養血潤燥:
- 生地黃為方中主藥,其性寒味甘,能入腎經、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養血的功效。對於陰虛血熱、陰血虧虛所致的便祕、口乾、咽燥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補腎壯陽,益精填髓:
- 鹿角膠性溫,能入肝腎二經,具有補腎陽、益精血的功效。它能填補精髓,強筋健骨,對於腎陽不足、精血虧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體虛乏力等症狀,有良好的補益作用。
- 溫散寒邪,調和脾胃:
- 生薑辛溫,能入肺脾胃經,具有散寒解表、溫中止嘔的功效。可溫散寒邪,調和脾胃之氣,增強藥物的吸收與利用。
- 潤腸通便,調和藥性:
- 蜂蜜性甘平,能入肺脾大腸經,具有潤肺止咳、潤腸通便、解毒的功效。其能潤滑腸道,促進排便,同時亦可調和藥性,緩和藥物的刺激性。
- 活血行氣,助藥效:
- 白酒性溫,能入血脈,具有活血散寒、通行經絡的功效。其能輔助藥力,促進藥物吸收,增強整體療效。
- 紫蘇子輔助,增強療效
- 紫蘇子辛溫,能入肺、大腸經,有下氣、潤燥、止咳功效,與諸藥同用,能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
綜上所述,地髓煎配伍嚴謹,諸藥合用,可補陰血、滋潤五臟,對於血枯便燥、婦科虛損、體質虛弱等症狀均有良好療效。其治療原理,主要在於滋陰清熱、補腎壯陽、潤燥通便、活血行氣,達到調和陰陽、補益氣血、強身健體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生地黃10斤(洗淨,搗壓取汁),鹿角膠1斤半,生薑半斤(絞取汁),蜜2升,酒4升。
大補益。
文武火煮地黃汁數沸,即以酒研紫蘇子4兩,取汁入煎一二十沸,下膠,膠化,下生薑汁、蜜再煎,候稠,瓦器盛之。
每服1匕,空心酒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陰補血、潤燥通便的作用,但陰虛火旺、便溏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地髓煎, 出處:《本草綱目》卷十六引《千金》。 組成:生地黃10斤(洗淨,搗壓取汁),鹿角膠1斤半,生薑半斤(絞取汁),蜜2升,酒4升。 主治:大補益。主治:血枯便燥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