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蜜煎
JIANG MI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四十六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1
熱/寒比例
偏寒 (0.57)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1%
心經 18%
肝經 18%
脾經 12%
胃經 12%
大腸經 6%
肺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薑蜜煎方劑中包含生薑,乃取其辛溫發散之性,以達驅寒止痛之效。
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發散風寒、溫中止嘔、解表散寒、止咳化痰、溫肺止咳之功效。其辛溫之性可溫中散寒,促進血液循環,對於因寒邪入侵所致的各種不適,如風寒感冒、頭痛、胃寒嘔吐等,皆有顯著療效。
而蜜則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養陰生津、解毒潤燥之功效。與生薑搭配,可緩解生薑的燥性,並增強其止咳化痰的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薑蜜煎中添加蜂蜜,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增強藥效: 蜂蜜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潤肺止咳、補中益氣、調和藥性等功效。與生薑的辛溫發散、解表散寒之性相輔相成,能增強藥效,使藥力更易於發揮,更能有效地治療風寒感冒等症。
- 改善口感: 蜂蜜的甜味可以緩解薑的辛辣刺激,使藥物更易於服用,特別是對於兒童或體弱者,可以提高服藥的依從性,有助於疾病的康復。
薑蜜煎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是為了其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能清熱涼血,滋陰潤燥,適合熱病傷陰、口乾舌燥、心煩失眠、血熱妄行等症狀。薑蜜煎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咳嗽痰粘等症,而生地黃的加入能緩解因熱邪入肺所致的口乾舌燥、煩躁不安,同時也能滋陰潤肺,幫助痰液的排出,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薑蜜煎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與功效
薑蜜煎由以下三味中藥組成:
- 生薑: 溫胃止嘔、發汗解表、暖胃止吐、散寒解熱。
- 蜂蜜: 潤肺止咳、滋陰養顏、潤喉護嗓、美容保濕。
- 生地黃: 補血益氣、降火安神、強身健體、調節生理。
古文主治與治療原理
從提供的古文內容分析,薑蜜煎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1. 《聖濟總錄》記載:
- 主治: 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肌體黃瘦。
- 治療原理: 方中生薑溫中和胃,助運化;蜂蜜甘潤補益,益氣養脾;生地黃滋陰補血,合用可補益脾胃,增進食慾,改善消化功能,使氣血充盈,肌體得養。特別適用於脾胃虛弱,兼有虛寒、陰血不足的患者。
2. 《嬰童百問》、《幼科類萃》、《證治準繩‧幼科》記載:
- 主治: 乳癖、谷症、腹中塊痛。
- 治療原理: 這三本古籍中提到的「挨癖丸」並非薑蜜煎,而是另一種藥方,其組成與薑蜜煎不同,且含有巴豆等峻下藥物,主要通過瀉下通便來消除積滯,治療乳食積滯、腹部痞塊疼痛等症狀。與薑蜜煎的溫補脾胃之功不同。
綜合分析
薑蜜煎以溫補脾胃為主,適用於脾胃虛弱、運化無力所致的食慾不振、面黃肌瘦等症狀。其中:
- 生薑汁溫中散寒,和胃止嘔,改善脾胃功能。
- 蜂蜜甘潤補中,益氣養脾,增進食慾。
- 生地黃汁滋陰養血,補益肝腎,與生薑、蜂蜜合用,共奏補益脾胃、滋陰養血之效。
三味藥物協同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脾胃功能,增進食慾,使氣血充盈,肌體得到濡養,從而達到治療脾胃虛弱、飲食減少、肌體黃瘦的目的。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脾胃虛弱、不能飲食、肌體黃瘦者使用。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薑蜜煎,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六。 組成:生薑汁1合,蜜1合,生地黃汁1升。 主治:脾胃氣虛弱,不能飲食,肌體黃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